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2023-03-27 08:53:05
2725
- 1、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对志气不大但做事稳重的人急难之时可以依靠。)
- 2、我们给我们的悲痛以某种借口,但引起悲痛的常常不过是利益和虚荣。拉罗什富科
3、(注释):义方:做人的正道。
- 4、(白文):对人刻薄而发家的,决没有长久享受的道理。
- 5、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和品德坏的人混在一起,时间长了必受牵累之害。)
- 6、(原文):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 7、(原文):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 8、(译文):对人施了恩惠,不要记在心里,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常记在心。
- 9、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 10、爱是抵御忧伤的盾牌。夸西莫多
- 11、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 12、在悲哀里度过的时间似于是格外长的。莎士比亚
13、(原文):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 14、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自己所需的一切必须节约,宴请客人也要有节制,不要整天沉迷在里边。)
- 15、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潘大临《江间作四首·其三》
- 16、(译文):做了好事,而想他人看见,就不是真正的善人。
- 17、忧愁好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会,被它压倒,两个人就轻而易举把它从路上搬开。豪夫
- 18、(译文):自己生活节俭,以做人的'正道来教育子孙。
- 19、(译文):社会上不正派的女人,都是*淫和盗窃的媒介;美丽的婢女和娇艳的姬妾,不是家庭的幸福。
- 20、(译文):听信妇人挑拨,而伤了骨肉之情,那里配做一个大丈夫呢?看重钱财,而薄待父母,不是为人子女的道理。
- 21、(原文):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 22、眼光放远一点,得失看淡一点。罗曼·罗兰
23、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屈原《国殇》
- 24、(注释): 厚奁(lián):丰厚的嫁妆。
- 25、(原文):凡事当留馀地,得意不宜再往。
- 26、《》原文和翻译1
- 27、(译文):如果能够这样做人,那就差不多和圣贤做人的道理相合了。
- 28、(原文):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想。
- 29、(原文):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 30、郁结不发的悲哀正像闷塞了的火炉一样,会把一颗心烧成灰烬。莎士比亚
- 31、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三》
- 32、(原文):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33、(原文):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 34、(原文):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 35、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屈原《国殇》
- 36、(注释): 厚奁(lián):丰厚的嫁妆。
- 37、临祸忘忧,忧必及之。左丘明
- 38、忧虑像一把摇椅,它可以使你有事做,但却不能使你前进一步。席勒
- 39、(原文):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 40、我发觉忧虑的最佳解毒剂是运动。艾迪·伊根
- 41、一切都优于被压抑的叹息。别林斯基
- 42、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杜甫《小至》
43、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姬妾娇艳,也只能带来灾祸,不会是家门福气。)
- 44、忧郁是黄昏的暮景,苦痛在那里消融,变成了一种黯淡的欢乐。忧郁是愁苦人的快乐。雨果
- 45、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见了美色便起淫邪之心,将来会在妻女身上报应。)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背后用暗箭伤人,将来会在子孙身上遭报应。)
- 46、伦常乖舛,立见消亡。(伦理道德谬误也会使家庭衰败的。)
- 47、飧,晚饭。
- 48、(原文):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想。
- 49、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自己所需的一切必须节约,宴请客人也要有节制,不要整天沉迷在里边。)
- 50、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杜甫《为农》
- 51、刻薄成家,理无久享。(冷酷刻薄建立起来的家业是不会长久的。)
- 52、(译文):如果能够这样做人,那就差不多和圣贤做人的道理相合了。
53、(译文):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 54、(原文):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想。
- 55、悲哀是懒惰的一种。索尔·贝娄
- 56、(译文):看到美貌的女性而起邪心的,将来报应,会在自己的妻子儿女身上;怀怨在心而暗中伤害人的,将会替自己的子孙留下祸根。
- 57、一定的忧愁、痛苦或烦恼,对每个人都是时时必需的。一艘船如果没有压舱物,便不会稳定,不能朝着目的地一直前进。叔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