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除夜雪》

    1、向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

  • 2、这组爱国主义诗篇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的秋天,当时陆游已经六十八岁,罢归山阴(今浙江绍兴)故里已经四年。但平静的村居生活并不能使老人的心平静下来。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
  • 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 4、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面临祖国分裂的剧变时代,早怀报国大志,中年从军西南,壮阔的现实世界、热烈的战地生活,使他的诗歌境界大为开阔。正如他的《示子遹》所追忆的“中年始少悟,渐欲窥宏大”;《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所自述的“诗家三昧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浩气吐虹霓,壮怀郁云霞,自然不是那些玩弄半吞半吐雕虫小技者能望及了。他晚年退居山阴,而志气不衰,铁马冰河,时时入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对中原沦丧的无限愤慨,对广大民众命运的无限关切,对南宋统治集团苟安误国的无限痛恨
  • 5、“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诗一开始劈空而来,气象森严。山河本来是不动的,由于用了“入”、“摩”二字,就使人感到这黄河、华山不仅雄伟,而且虎虎有生气。两句一横一纵,北方中原半个中国的形胜,便鲜明突兀、苍莽无垠地展现出来了。这两句意境阔大深沉,对仗工整。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注释)将晓:天将要亮。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同题诗有二首,这是第二首。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它的长。五千仞岳:指西岳华山。“五千仞”形容它的高。古人以八尺为一仞。王师:指宋王朝的军队。
  • 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注释)将晓:天将要亮。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同题诗有二首,这是第二首。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它的长。五千仞岳:指西岳华山。“五千仞”形容它的高。古人以八尺为一仞。王师:指宋王朝的军队。
  • 7、赏析古典诗文,聆听先贤心声,感受如画意境!古诗文赏析,与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 8、其一: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 9、这组爱国主义诗篇作于公元1192年(宋光宗绍熙三年)的秋天,陆游当时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虽值初秋,暑威仍厉,使他不能安睡。将晓之际,他步出篱门,心头枨触,成此二诗。
  • 10、要想理解第二首诗,必须理解“五千仞岳”,于此有人说是泰山,因为泰山最高,被列在五岳之首,历代君王也多要去泰山封禅,用黄河与泰山作为中原大好山河的象征似乎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赖汉屏认为岳指华山,理由是黄河与华山都在金人占领区内。
  • 11、⑵天汉:银河。《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毛传:“汉,天河也。”

  • 12、陆游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写出了很多抗金杀敌的壮丽诗篇;其风格豪情奔放、悲壮忧愤、成就卓越,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 13、(7)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
  • 14、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赏析组诗的第一首落笔写银河西坠,鸡鸣欲曙,从所见所闻渲染出一种苍茫静寂的气氛。“一再鸣”三字,可见百感已暗集毫端。三四句写“有感”正面。一个“欲”字,一个“怆”字表现了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感慨。
  • 15、第一首:银河向西南坠落,邻鸡啼鸣,因患疾病壮志消磨殆尽的诗人无法入眠起身出门,为平生遭际感慨忧伤。这为下首诗作了铺垫。
  • 16、迢迢万里的银河朝西南方向下坠,喔喔的鸡叫之声在邻家不断长鸣。
  • 17、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赏析组诗的第一首落笔写银河西坠,鸡鸣欲曙,从所见所闻渲染出一种苍茫静寂的气氛。“一再鸣”三字,可见百感已暗集毫端。三四句写“有感”正面。一个“欲”字,一个“怆”字表现了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感慨。
  • 18、陆游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写出了很多抗金杀敌的壮丽诗篇;其风格豪情奔放、悲壮忧愤、成就卓越,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 ⑶搔首:以手搔头。焦急或有所思貌。怆(chuàng):悲伤。
  • 19、⑶搔首:以手搔头。焦急或有所思貌。怆(chuàng):悲伤。
  • 20、三万里河东入,五千仞岳上摩天。
  • 21、译文迢迢万里的银河朝西南方向下坠,喔喔的鸡叫之声在邻家不断长鸣。疾病折磨我几乎把救亡壮志消尽,出门四望不禁手搔白发抱憾平生。

  • 22、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万里黄河奔腾入海,千仞华山高耸入云的壮阔景象,为我们展现出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也侧面表现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后两句写遗民年复一年盼望王师北伐的情形,实际上也是表达着诗人自己的心愿,全诗以以乐景写哀情,就倍发衬托出诗人对最祖国深沉的爱。
  • 23、归计未成留亦好,愁肠不用遶吴门。《出县》
  • 24、(7)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
  • 25、月夜是杜甫写的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归雁是杜甫的作品归雁杜甫闻道今春雁,南归自广州。见花辞涨海,避雪到罗浮。是物关兵气,何时免客愁。年年霜露隔,不过五湖秋。。
  • 26、本诗词中意思是:古代计量单位:一仞(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
  • 27、(出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宋·陆游
  • 28、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
  • 29、整整一天,我为自己凄凉的境遇悲痛欲绝。我没有食物,没有房屋,没有衣服,没有武器,也没有地方可逃,没有获救的希望,只有死路一条,不是被野兽吞嚼,被野人饱腹,就是因缺少食物而活活饿死。
  • 30、起句“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两句一横一纵,北方中原半个中国的形胜,便鲜明突兀、苍莽无垠地展现出来了。然而,大好河山,陷于敌手,使人感到无比愤慨。这两句意境扩大深沉,对仗工整犹为余事。
  • 31、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金错刀行》

    ⑷三万里: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河:指黄河。
  • 32、⑷三万里: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河:指黄河。
  • 3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6)摩天:碰到天。摩:摩擦、接触。
  • 3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 35、(专题)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 36、起句“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两句一横一纵,北方中原半个中国的形胜,便鲜明突兀、苍莽无垠地展现出来了。然而,大好河山,陷于敌手,使人感到无比愤慨。这两句意境扩大深沉,对仗工整犹为余事。
  • 37、第一首:银河向西南坠落,邻鸡啼鸣,因患疾病壮志消磨殆尽的诗人无法入眠起身出门,为平生遭际感慨忧伤。这为下首诗作了铺垫。
  • 38、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的“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而“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 39、本诗词中意思是:接触:摩擦。摩天。
  • 40、“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两句一横一纵,北方中原半个中国的形胜,便鲜明突兀、苍莽无垠地展现出来了。奇伟壮丽的山河,标志着祖国的可爱,象征着民众的坚强不屈,已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然而,大好河山,陷于敌手,使人感到无比愤慨。这两句意境扩大深沉,对仗工整犹为余事。
  • 4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译文)三万里黄河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华山高耸直插云霄。金兵占领地区的百姓在敌人的统治下受尽折磨,眼泪都哭干了,他们盼望南宋军队收复北方失地,解救他们,盼了一年又一年。诗人极写北地遗民的苦望,实际上是在表露(自己心头的失望。)(全诗以「望」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千回百转的心情。这是悲壮深沉的心声。)

  • 42、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的“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而“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 43、这组爱国主义诗篇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的秋天,当时陆游已经六十八岁,罢归山阴(今浙江绍兴)故里已经四年。但平静的村居生活并不能使老人的心平静下来。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
  • 44、其二: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 其二: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 45、其二: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 46、三万里河东入,五千仞岳上摩天。
  • 47、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注释)将晓:天将要亮。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同题诗有二首,这是第二首。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它的长。五千仞岳:指西岳华山。“五千仞”形容它的高。古人以八尺为一仞。王师:指宋王朝的军队。
  • 48、王师:指宋王朝的军队。
  • 49、《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落笔写银河西坠,鸡鸣欲曙,渲染出一种苍茫静寂的气氛,表现了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感慨。第二首写大好河山,陷于敌手,以“望”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千回百转的心情。诗境雄伟、严肃、苍凉、悲愤
  • 50、下两句笔锋一转,顿觉风云突起,诗境向更深远的方向开拓。“泪尽”一词,千回万转,更含无限酸辛。眼泪流了六十多年,早已尽了。但即使“眼枯终见血”,那些心怀故国的遗民依然企望南天;金人马队扬起的灰尘,隔不断他们苦盼王师的视线。以“胡尘”作“泪尽”的背景,感情愈加沉痛。结句一个“又”字扩大了时间的上限。他们年年岁岁盼望着南宋能够出师北伐,可是岁岁年年此愿落空。
  • 5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译文)三万里黄河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华山高耸直插云霄。金兵占领地区的百姓在敌人的统治下受尽折磨,眼泪都哭干了,他们盼望南宋军队收复北方失地,解救他们,盼了一年又一年。诗人极写北地遗民的苦望,实际上是在表露(自己心头的失望。)(全诗以「望」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千回百转的心情。这是悲壮深沉的心声。)

  • 52、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 53、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