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2023-02-02 11:06:19
3400
- 1、总写天门山,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
- 2、天门山:安徽省东梁山和西梁山的合称。两山隔江相对,像天然的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 3、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游历,曾被唐玄宗召入长安,做了三年的供奉翰林,后来受到排挤,辞去官职,继续游历生活。李白是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
- 4、谢谢邀请!天门山从中间断开,长江畅通无阻。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去到这里又洄漩过来。两岸青山互相对峙耸出,远处日边一叶小舟顺流驶来。
- 5、你好、天门山、山上没有住宿的、在说那么早、索道缆车都还没有开始运营!所以不方便看日出!看日出、建议去:森林公园看!
- 6、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将进酒》《蜀道难》等。
- 7、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8、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 9、天门山夹江对峙,所以写天门山离不开长江。诗的前两句即从“江”与“山”的关系着笔。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紧扣题目,总写天门山,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
- 10、天门山是张家界第二个森林公园,到达山顶的索道全长7455米,世界第一。以天门山峡谷为背景演出的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是世界第一台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山水实景音乐歌舞剧,去天门山一定不要错过哦。
- 11、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 12、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第三句承前第一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第四句承前第二句写长江江面的远景,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
- 13、《望天门山》是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春夏之交,二十五岁的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初次经过天门山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 14、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
- 15、望天门山的古诗意思: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
- 16、天门山被长江从中间豁然断开,分为两座山,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浩浩荡荡的长江东流到此(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回旋着向北流去两岸边的青山,相对着不断现出,(令人有两岸青山迎面扑来的感觉)我(仿佛乘坐)着一艘小船(从天边)披着阳光顺流而下。
- 17、至此回:长江东流至天门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
18、★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
- 19、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一作“至北”。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 20、中断:指东西两山之间被水隔开。
- 21、“相对出”的“两岸青山”,与水中的“孤帆一片”,点面结合,动静相衬,构成一幅完整而动人的画面。通览全诗,山形水势,或合说,或分写,或明提,或暗示,密切相关,互映互衬,展现出了极为宏阔壮观的景象。
- 22、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 23、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四句写足也写活了浑阔茫远的水势。
- 24、回:转变方向,改变方向。
- 25、【望天门山古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26、绝句也称绝诗、截句、断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五绝、七绝)两种,也偶有六言绝句。绝句起源于汉魏六朝歌谣,得名于南朝,在梁、陈时已普遍用绝句泛称四句短诗,它的押韵平仄都比较自由,或称古绝句。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格律相当于律诗中前、后或中间的四句;由于唐时模仿古乐府之作已不合乐,唐代诗人大多采用绝句形式写作自己配乐歌唱的歌词,如王维《渭城曲》、李白〈〈清平调〉〉等。从表现手法看,由于绝句篇幅短小,多表现诗人瞬间感受,故借助侧面烘托或深入一点,避实就虚、以少胜多,揭示情思,讲究意境含蓄深远;结构上一般将通篇重点凝聚
- 27、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28、诗的前两句从“江”与“山”的关系着笔。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紧扣题目,总写天门山,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 29、《游园不值》原文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本诗的体裁是:七言绝句游园不值:我在游园时没有遇到主人。古时游园,是游私园,和后世的公园不同.这里是说没有进园游赏。应:可能,大概。怜:爱惜:这个词在此不是“可怜”。苍苔:青苔。小扣:轻轻地敲。柴扉: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屐齿:木屐(一种木质的鞋,鞋底有横木齿。)底的锯齿,可以防滑。今译园主人可能是怕木屐齿踩坏了苍苔,所以客人轻敲柴门才久久地不开。那满园的美丽春色怎能关得住,一枝红色杏花已经早早探出墙来。
- 30、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又回旋向北流去。两岸青山互相对峙美景难分高下,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 31、谢谢邀请!天门山从中间断开,长江畅通无阻。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去到这里又洄漩过来。两岸青山互相对峙耸出,远处日边一叶小舟顺流驶来。
- 32、这首诗是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李白被称为诗仙,他一生喜欢漫游,诗歌的风格豪迈瑰丽,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
- 33、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
- 34、这首诗都用白描,紧扣题中“望”字,句句都是“望”中所得,但都不落“望”字,可见其构思高妙。全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充分显示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
- 35、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 36、天tiān门mén中zhōnɡ断duàn楚chǔ江jiānɡ开kāi,
- 37、同步课程指导,经典内容拓展
38、这首诗是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李白被称为诗仙,他一生喜欢漫游,诗歌的风格豪迈瑰丽,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
- 39、望天门山,原是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40、诗的前两句从“江”与“山”的关系着笔。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紧扣题目,总写天门山,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 41、闪亮古诗词:《竹石》郑板桥
- 42、★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
- 43、【望天门山古诗意思】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天门山,就是安徽当涂县的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合称。两山夹江对峙,象一座天设的门户,形势非常险要,“天门”即由此得名。诗题中的“望”字,说明诗中所描绘的是远望所见天门山壮美景色。
- 44、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 45、(诗词原文)《望天门山》——唐·李白
- 46、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 47、望天门山的古诗意思: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
48、第16首丨第17首丨第18首丨第19首丨第20首
- 49、浩荡的长江把天门山从中劈开,一分为二。东流而去的长江水经过天门山时形成回旋的水流。
- 50、编辑/TongTong
- 51、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现。
- 52、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 53、这首诗都用白描,紧扣题中“望”字,句句都是“望”中所得,但都不落“望”字,可见其构思高妙。全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充分显示了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
- 54、审校:孙梦霞/美编:李悦
- 55、闪亮古诗词:王安石《泊船瓜洲》
- 56、第01首丨第02首丨第03首丨第04首丨第0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