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是公元725年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途中行至天门山,初次见到天门山时有感而作的。
2023-03-10 02:57:39
6295
- 1、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浩浩荡荡的长江东流到此(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回旋着向北流去。两岸边的青山,相对着不断现出(,令人有两岸青山迎面扑来的感觉)。我(仿拂乘坐)着一艘小船(从天边)披着阳光顺流而下。
2、天门山夹江对峙,所以写天门山离不开长江。诗的前两句即从“江”与“山”的关系着笔。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紧扣题目,总写天门山,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
- 3、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的诗意)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本诗描写了天门山的美景,令人回味无穷。
- 4、古诗《望天门山》的意思为: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
- 5、家长:对,流经古代楚国的这一段叫楚江,终点在天门山,天门山以东是吴国,流经吴国的长江段,叫吴江。
- 6、【望天门山诗意】从这里我们看到了诗人李白的豪放不羁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的广阔胸怀。
- 7、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 8、刘秀成,男,1978年生,一级教师。黑龙江省优秀教师,哈尔滨市“翱翔杯”语文教学大赛特等奖获得者,双城区朗诵协会会员,现就职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东官学校。《品月诗话》栏目文字撰稿人成员之一。
- 9、《望天门山》是一首写景诗,诗人使用动态的画面写出了天门山雄伟壮观的景色。随着诗人行舟的方向,我们依次看到: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从日边驶来。全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
- 10、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 11、天门山夹江对峙,所以写天门山离不开长江。诗的前幅即从“江”与“山”的关系着笔。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长江流经旧楚地的一段)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
12、读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两岸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
- 13、这首诗便在描绘出天门山(今安徽省当涂县境内)雄伟景色的同时突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
- 14、【望天门山诗意】从这里我们看到了诗人李白的豪放不羁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的广阔胸怀。
- 15、译文:长江之水犹如一把巨斧,将天门山的巍峨的雄峰从中劈分为两座山。
- 16、“待我长发及腰”的下一句,你知道吗?
- 17、伟大的文学家总是赋予作品以灵魂,这种灵魂来自于诗人内在的功底和对生命的热爱,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在他们的笔下都会有巨大的生命力。读李白的诗,总能被他的豪放和挚情所感染。
- 18、长安元年(701年),李白,字太白。其生地今一般认为是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后避玄宗讳改为昌明)青莲乡。祖籍为甘肃天水。其家世、家族皆不详。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
- 19、走进《早发白帝城》,对比两首古诗,探寻李白的一生。
- 20、手机太差,画面相当模糊。看着象是几个人在冶炼。秋浦歌李白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 21、家长:宝贝,知道天门山在哪里吗?为什么叫天门山吗?
22、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 23、长江好像大斧子劈开了天门山,
- 24、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 25、玄机二:到底是谁出?又是谁来?
- 26、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因为被楚江冲开,江水向东流到这里折回
- 27、望天门山的诗意: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注释①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所以叫“天门”。②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③至此回:长江东流至天门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回:转变方向,改变方向。④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⑤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
- 28、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
- 29、“待我长发及腰”的下一句,你知道吗?
- 30、景云元年(710年)开始,李白开始读诸子史籍,开元三年(715年)——喜好作赋、剑术、奇书、神仙。在青年时期开始在中国各地游历。开元五年左右,李白曾拜撰写《长短经》的赵蕤为师,学习一年有余,这段时期的学习对李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31、这首诗便在描绘出天门山(今安徽省当涂县境内)雄伟景色的同时突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
32、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
- 33、听诗、读诗、背诗的本质,其实是一种爱的教育,也是我们华夏民族流传千年的教育方式。给孩子早期的诗歌启蒙,不仅可以让他们领略中国文字和古诗词的音节之美,更可以锻炼孩子的吐字、用气,提升他们的语音语感,对这个时期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 34、两liǎnɡ岸àn青qīnɡ山shān相xiānɡ对duì出chū,
- 35、玄机一:到底是天门山的力量更大,还是长江水的力量更大?
- 36、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 37、《望天门山》是公元725年(开元十三年)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行至天门山,初次见到天门山时有感而作的。
- 38、截稿日期:2017年10月19日下午6:00
- 39、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四句写足也写活了浑阔茫远的水势。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
- 40、望天门山每句的诗意是: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出现,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飞速飘来。《望天门山》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
- 41、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相对”二字用得巧妙,使两岸青山具有了生命和感情;
42、(A.混浊的B.清澈的C.不知道)。
- 43、《望天门山》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诗,全文原文如下:
- 44、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
- 45、玄机二:到底是谁出?又是谁来?
- 46、星垂平野阔: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
- 4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48、【望天门山诗配画】一周一诗|囧囧陪你学古诗《游子吟》
- 49、古诗望天门山的意思
- 50、写江水的绵远不直接点出水,而是写水上的船,让人们从“日边来”中去想象江水的渺远。纵目远眺,天空无物。楚江碧水,烟波浩渺,孤帆红日,江山如画。这首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跟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
- 51、使命:让每个家庭弥漫诗香,滋养诗意童年;
52、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 53、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 54、紫菀品月感恩有你一路前行!
- 55、撰稿人:朱虹闫晶柏新凤刘宏福高翔春沈士娟
- 56、家长:作者就是乘帆从日边而来,远远看山,渐渐观山,细细赏山的,所以李白为这首诗取名“望天门山”。诗中却无一个望字,这才是李白作诗的神奇所在
- 57、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的诗意)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本诗描写了天门山的美景,令人回味无穷。
- 58、作者:李白朗诵:张筠英
- 59、望天门山的诗意: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注释①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所以叫“天门”。②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③至此回:长江东流至天门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回:转变方向,改变方向。④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⑤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