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四句写足也写活了浑阔茫远的水势。从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李白的豪放不羁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的广阔胸怀。

  • 1、白话文释义: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 2、每日读诗:图像法记古诗词——《鹿柴》
  • 3、诗句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又回旋向北流去。两岸青山互相对峙美景难分高下,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 4、每日读诗:图像法记古诗词——《长歌行》
  • 5、大家认真观察,这些山庄有什么特点?
  • 每日读诗:图像法记古诗词——《古朗月行》
  • 6、每日读诗:图像法记古诗词——《古朗月行》
  • 7、进帆天门山,回首牛渚没。
  • 8、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 9、景云元年(710年)开始,李白开始读诸子史籍,开元三年(715年)——喜好作赋、剑术、奇书、神仙。在青年时期开始在中国各地游历。开元五年左右,李白曾拜撰写《长短经》的赵蕤为师,学习一年有余,这段时期的学习对李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0、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 11、画者笔下的李白,头戴乌纱帽、身穿白袍,仙风道骨,随性洒脱
  • 12、15379843865(王女士)
  • 13、材料:16开素描纸,没有就用白纸;彩铅或油画棒等。(实在没有材料就找张纸画黑白的)
  • 14、摄影者:李春,甘肃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摄影摄像工作。
  • 15、闪亮古诗词:《竹石》郑板桥
  • 16、芜湖天门山俗称东梁山(也称博望山),长江北岸为西梁山位于和县,原属于巢湖,现划归马鞍山。在大桥镇未划给芜湖之前,东梁山属于当涂地界,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大桥镇就归划于芜湖,距今已近四十年。但时至今日,仍有人装睡将天门山归咎于马鞍山是非常搞笑的!这也难怪因为教课书注释还没有更正过来。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容易将湖南张家界的天门山与安徽芜湖天门山混淆!虽然均叫天门山,但是地质地貌却大相径庭,一个是天然的山洞形于天门,一个是诗人的想像将两山夹水比喻天门!
  • 17、“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西子,即西施,春秋越国美女,原为浣纱女,后被越王勾践选入宫中,献给吴王夫差为妃。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姿。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 18、画者笔下的李白,头戴乌纱帽、身穿白袍,仙风道骨,随性洒脱
  • 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注释):中断:从中间断开。至此:又作“直此”。回:回旋,打转。(译):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题解):本诗描写了天门山的美景,令人回味无穷。
  • 19、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注释):中断:从中间断开。至此:又作“直此”。回:回旋,打转。(译):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题解):本诗描写了天门山的美景,令人回味无穷。
  • 20、作者:李白朗诵:张筠英

  • 21、简笔画手绘线稿1300
  • 22、芜湖天门山俗称东梁山(也称博望山),长江北岸为西梁山位于和县,原属于巢湖,现划归马鞍山。在大桥镇未划给芜湖之前,东梁山属于当涂地界,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大桥镇就归划于芜湖,距今已近四十年。但时至今日,仍有人装睡将天门山归咎于马鞍山是非常搞笑的!这也难怪因为教课书注释还没有更正过来。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容易将湖南张家界的天门山与安徽芜湖天门山混淆!虽然均叫天门山,但是地质地貌却大相径庭,一个是天然的山洞形于天门,一个是诗人的想像将两山夹水比喻天门!
  • 23、题菊花黄巢咏菊颜远怡飒飒西风满院栽,身披金甲未称王,告戒巢郎不要狂。蕊寒香冷蝶难来。苏轼续诗遭贬职,陶潜爱菊兴斟觞。他年我若为青帝,易安绝唱黄花句,领袖雄词战地章。报与桃花一处开。玉韵声声千古咏,秋光今日胜春光。村秋即景颜远怡秋收季节色缤纷,金浪银波树掩村。鹅鸭溪间戏碧水,桔红十里醉诗魂。
  • 24、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
  • 25、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长江流经旧楚地的一段)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
  • 26、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 27、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28、(原文)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29、审校:孙梦霞/美编:李悦
  • 30、作品不同的绘画手法:(同一首诗,不同的绘画手法,不一样的配画内容)

  • 31、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
  •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
  • 32、★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
  • 33、写字指导。“断”“孤”“帆”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结构的匀称与紧密。“孤”字的右边是“瓜”,不是“爪”,要提醒学生注意,“楚”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的“林”要写得扁一些,下面的“疋”字形比较复杂,建议边示范边指导学生一笔一笔地写。
  • 34、★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
  • 35、天门山从中间断开,给楚江让出奔泻的通道,碧绿的江水,东流到这里,可是又旋转向北流去。两岸青山相对峙,双峰耸立,在那天水相接之处,一片白帆沐浴着灿烂的阳光,从天边漂来。
  • 36、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诗人不写博望、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却说山势“中断”,从而形象地写出两山峭拔相对的险峻:“楚江开”,不令点明了山与水的关系,而且描绘出山势中断、江水至此浩荡而出的气势。
  • 37、水光/潋/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38、简笔画手绘线稿1024
  • 39、闪亮古诗词:王安石《泊船瓜洲》
  • 40、《望天门山》是一首写景诗,诗人使用动态的画面写出了天门山雄伟壮观的景色。随着诗人行舟的方向,我们依次看到: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从日边驶来。全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

  • 41、回:转变方向,改变方向。
  • 42、下面介绍几种动植物的画法步骤:
  • 43、该诗描写诗人舟行江中溯流而上,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天门山为今安徽省芜湖市的东梁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总称。《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 44、从事理疗行业多年,擅长理疗项目:颈椎理疗,腰椎理疗,肩周炎、眼睛保养、面部护理、胳膊麻木疼痛,风湿性关节疼,小腿憋胀疼、手指麻木、富贵包、腹部寒凉,宫寒、手脚冰凉、乳腺增生、产后修复等症状。
  • 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给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 45、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给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 46、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因为被楚江冲开,江水向东流到这里折回
  • 47、开元六年(718年),李白十八岁。隐居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内)读书。往来于旁郡,先后出游江油、剑阁、梓州(州治在今四川省境内)等地,增长了不少阅历与见识。
  • 48、李白创作的《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壮丽的景象,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
  • 49、这首诗就是李白年轻的时候漫游长江三峡所写的。他是怎样写出这首诗的呢?一起来听听下面的故事吧……
  • 50、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诗人不写博望、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却说山势“中断”,从而形象地写出两山峭拔相对的险峻:“楚江开”,不令点明了山与水的关系,而且描绘出山势中断、江水至此浩荡而出的气势。

  • 51、摄影者:李春,甘肃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摄影摄像工作。
  • 52、答案B解析:“青山相对出”说的是青山运动,是把行船作为参照物,看作是不动的,青山相对行船就是运动的,“孤帆一片日边来”是以河岸为参照,船是运动的.故选B.点拨:由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可知判断一个物体运动或静止,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结果不相同.
  • 53、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诗人不写博望、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却说山势“中断”,从而形象地写出两山峭拔相对的险峻:“楚江开”,不令点明了山与水的关系,而且描绘出山势中断、江水至此浩荡而出的气势。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