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60年代,李鸿章掀起洋务运动,创建北洋水师,丁汝昌被调往北洋水师任职。1888年,北洋水师正式组建军队,丁汝昌出任海军提督。他治军有方,对北洋水师的建设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为北洋水师培养了诸如邓世昌等将领。

    1、他曾是杨靖宇同志的亲密战友,还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的创始人。他对坚持和发展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了抗日,他出生入死、英勇奋战,最终把满腔热血洒在了东北大地上。

  • 2、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特别是数学研究事业之中。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了200余篇学术论文,10部专著,其中8部为国外翻译出版,有些已列入本世纪数学经典著作之列。他还写了10余部科普作品。他的名字已载入国际著名科学家的史册.他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 3、据不完全统计,数十年间,华罗庚共发表了152篇重要的数学论文,出版了9部数学着作、11本数学科普着作。他还被选为科学院的国外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家的院士。从初中毕业到人民数学家,华罗庚走过了一条曲折而辉煌的人生道路,为祖国争得了极大的荣誉。
  • 4、另外,华罗庚在典型群、多复变函数论的研究领先西方数学界10多年,是国际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国学派”领导者。而对我国的数学发展来说, 华罗庚是头号功臣,他开创了中国数学学派,并带领学生在一些领域内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培养出众多出了一批优秀数学家,如王元、陈景润、万哲先、陆启铿、龚升等。而他在数学教育与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贡献就不一一赘述了。
  • 5、从初中毕业生到一个大学教师,华罗庚只花了六年半时间.他后来对友人说:“人家受的教育比我多,我必须用加倍的时间以补救我的缺失,所以人家每天8小时的工作,我要工作12小时以上才觉得安心.”华罗庚在清华大学的4年中,在数论方面发表了十几篇论文,自修了英、法、德语.25岁时他已成为蜚声国际的青年学者.华罗庚迅速由助理提升为助教、教员,以后又被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聘为研究员.
  • 华罗庚十九岁那年,染上了极其可怕的伤寒病.这场大病,几乎毁了他的一生.从旧历腊月廿四日开始,他足足病了半年,从此因病左腿残疾,走路要左腿先画一个大圆圈,右腿再迈上一小步.对于这种奇特而费力的步履,他曾幽默地戏称为“圆与切线的运动”.
  • 6、华罗庚十九岁那年,染上了极其可怕的伤寒病.这场大病,几乎毁了他的一生.从旧历腊月廿四日开始,他足足病了半年,从此因病左腿残疾,走路要左腿先画一个大圆圈,右腿再迈上一小步.对于这种奇特而费力的步履,他曾幽默地戏称为“圆与切线的运动”.
  • 7、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他家境贫穷,决心努力学习.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余五五数之余七七数之余问物几何?”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从此,他喜欢上了数学.
  • 8、རིམས་འགོག་དཔའ་རྒོད།—ཀྲོང་ནན་ཧྲན།
  • 9、抗战胜利后,华罗庚再次得到了去美国讲学的机会,幸运的是,这次他被伊利诺斯大学聘为终身教授。当时,妻子吴筱元也带着3个孩子一起到美国生活。在美国,华罗庚时来运转,他不光收入很高,而且家住洋房,出有小车,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完全和之前国内的生活不可同日而语。当时,大家都以为华罗庚会一直在美国生活下去,过有钱人的生活。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他在美国只待了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便再一次选择回到了国内。
  • 10、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中央电视台青少中心等单位联合发起并主办的“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简称“华杯赛”)是国内最具普及性、权威性的少年数学竞赛活动。自1986年举办首届竞赛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届,有全国近100个城市3000多万中、小学生参加了比赛。“华杯赛”是以教育广大青少年从小学习和弘扬华罗庚教授的爱国主义思想、刻苦学习的品质、热爱科学的精神;激发广大中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智力、普及数学科学为宗旨的赛事。
  • 11、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出生在意大利半岛南端西西里岛的叙拉古.父亲是位数学家兼天文学家.阿基米德从小有良好的家庭教养,11岁就被送到当时希腊文化中心的亚历山大城去学习.在这座号称"智慧之都"的名城里,阿基米德博阅群书,汲取了许多的知识,并且做了欧几里得学生埃拉托塞和卡农的门生,钻研《几何原本》.

  • 12、伽罗华生于离巴黎不远的一个小城镇,父亲是学校校长,还当过多年市长.家庭的影响使伽罗华一向勇往直前,无所畏惧.1823年,12岁的伽罗华离开双亲到巴黎求学,他不满足呆板的课堂灌输,自己去找最难的数学原著研究,一些老师也给他很大帮助.老师们对他的评价是“只宜在数学的尖端领域里工作”.
  • 13、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1415926与1415927之间.并得出了π分数形式的近似值,取为约率 ,取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数是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π值的分数.祖冲之究竟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一结果,现在无从考查.若设想他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384边形,这需要化费多少时间和付出多么巨大的劳动啊!
  • 14、他失学回家后,一边帮助父亲照顾小店,一边继续自学数学。杂货店的生意不太好,父亲白天帮人收购蚕丝,晚上算账。有一天晚上,算来算去账上错了一千多元,把父亲急得满头大汗。伙计点上香烛,求狐仙帮忙,可还是没算清。华罗庚在屋子里闻到香气,就出来说“不要求狐仙了,让我来帮你们算账吧。”父亲开始还不相信儿子有这本事,把两大本账册往他面前一推。结果华罗庚没花多少时间就把账目全部理清了。父亲一看,儿子学数学还真有用,这才不反对他学习了。
  • 15、堆垒素数论▪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函数论▪数论导引▪典型群▪统筹方法平话及补充▪优选法平话及其补充▪从单位圆谈起▪从杨辉三角谈起▪优选学
  • 16、他失学回家后,一边帮助父亲照顾小店,一边继续自学数学。杂货店的生意不太好,父亲白天帮人收购蚕丝,晚上算账。有一天晚上,算来算去账上错了一千多元,把父亲急得满头大汗。伙计点上香烛,求狐仙帮忙,可还是没算清。华罗庚在屋子里闻到香气,就出来说“不要求狐仙了,让我来帮你们算账吧。”父亲开始还不相信儿子有这本事,把两大本账册往他面前一推。结果华罗庚没花多少时间就把账目全部理清了。父亲一看,儿子学数学还真有用,这才不反对他学习了。
  • 17、华罗庚的主要事迹写法如下:华罗庚小时侯很爱动脑筋,下课了,小伙伴们都出去玩了,他还在教师里想老师讲的问题,有时候思考问题过于专心,同学们叫他都听不见。久而久之,同学送他一个外号,叫他“罗呆子”。
  • 18、1950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了祖国,而且还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动员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在信中坦露出了一颗爱中华的赤子之心:“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虽然数学没有国界,但数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华罗庚从海外归来,受到党和人民的热烈欢迎,他回到清华园,被委任为数学系主任,不久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从此,开始了他数学研究真正的黄金时期。他不但连续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突出成绩,同时满腔热情地关心、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
  • 19、内容:石家庄市新华书店儿童书城
  • 华罗庚不仅对数学肯动脑筋,对语文也很用心。有一次,老师把自己收藏的文学大师胡适的书分给学生,让每人看完后写一篇读后感。
  • 20、华罗庚不仅对数学肯动脑筋,对语文也很用心。有一次,老师把自己收藏的文学大师胡适的书分给学生,让每人看完后写一篇读后感。
  • 21、华罗庚十九岁那年,染上了极其可怕的伤寒病。这场大病,几乎毁了他的一生.从旧历腊月廿四日开始,他足足病了半年,从此因病左腿残疾,走路要左腿先画一个大圆圈,右腿再迈上一小步。对于这种奇特而费力的步履,他曾幽默地戏称为“圆与切线的运动”。

  • 22、先后在山东、浙江、福建等地抵御倭寇,在浙江和福建的抗倭战场上展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 23、时间不长,随着第五个孩子的降临,华罗庚一家的生活更是捉襟见肘,穷困中的华罗庚却依旧笑对生活。当时,他给新生的儿子起名为“华光”,他常常开玩笑地对大家说:“华光华光,全部花光……”虽然是玩笑话,但也从中看出华罗庚的生活确实过得不太如意。
  • 24、凭着这一点改进,再加上他擅长心算,华罗庚在当时上海的珠算比赛中获得了冠军。
  • 25、每天晚上杂货铺关门后,是华罗庚自学的大好时光。他拿出从老师那里借来的数学书,还有上海出版的《科学》杂志,在昏暗的油灯下苦读钻研。他学习并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把学过的知识化繁为简,触类旁通。华罗庚后来成了令人敬仰的数学大师,一生研究硕果累累。
  • 26、当初激情燃烧的年轻人,一个接一个老去,但许多老观众心里,还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青少年时期,一连几个晚上冒着寒风,追着放映队到方圆几里外的各村去看露天放映的《英雄儿女》的场景。
  • 27、他刚入校的时候,许多老师和同学都认为他“平庸、低能”,他暗暗发誓,一定要用优异的学习成绩来回击这种偏见!从此,华罗庚全身心地钻到数学里,如同着了魔似的.他的脑袋里装满了数学公式,攻克数学难题成了他最大的乐趣.白天,他连走路时都在思索着解题方法;夜里,他守着小油灯不知疲倦地演算着……就这样,华罗庚攻下了一道道难题,并从中享受到了无穷的快乐.
  • 28、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1年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29、【华罗庚事迹】华罗庚特别爱动脑,对于一些别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往往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提出一些似乎希奇的问题。有一次,他同别人一块去城郊玩耍,见一座荒坟旁有石人石马,就问比他大的同伴:“这些石人石马有多重?”同伴回答说:“这怎么能知道呢。”华罗庚却不甘心,沉思片刻,说:“以后总会有方法知道的。”
  • 30、为了抽出时间学习,他经常早起.隔壁邻居早起磨豆腐的时候,华罗庚已经点着油灯在看书了.伏天的晚上,他很少到外面去乘凉,而是在蚊子嗡嗡叫的小店里学习.严冬,他常常把砚台放在脚炉上,一边磨墨一边用毛笔蘸着墨汁做习题.每逢年节,华罗庚也不去亲戚家里串门,埋头在家里读书.大家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罗呆子”.
  • 31、原型是众多吕梁英雄的杂合,有兴县排雷英雄,有汾阳蒋有孝义徐瞎子,任胡子,马烽是孝义居义村人,在汾阳演武长大。

  • 32、一年半后,华罗庚攻下了清华大学数学专科的全部课程,并且自修了英语和法语。接着,他的数学论文在国内外刊物上陆续发表。1934年,在熊庆来的推荐下,任命华罗庚为数学系助教。不久,校领导又任命他为数学教授。
  • 33、每天晚上杂货铺关门后,是华罗庚自学的大好时光。他拿出从老师那里借来的数学书,还有上海出版的《科学》杂志,在昏暗的油灯下苦读钻研。他学习并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把学过的知识化繁为简,触类旁通。华罗庚后来成了令人敬仰的数学大师,一生研究硕果累累。
  • 华罗庚早年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论,他在解析数论方面的成就尤其广为人知,国际间颇具盛名的“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即华罗庚开创的学派,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
  • 34、华罗庚早年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论,他在解析数论方面的成就尤其广为人知,国际间颇具盛名的“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即华罗庚开创的学派,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
  • 35、263名教职工中,有江苏省特级教师2人,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2人,常州市学科带头人32人、常州市青年骨干教师39人。获全国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华杯赛”金牌教练等国家荣誉20人,获江苏省级教学基本功大奖赛、江苏省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等省级荣誉21人,每年教师发表论文百余篇。
  • 36、项羽力拔山、气盖世、古今未有,他勇猛善战,叱咤风云,显赫一时,在击败秦军,推翻秦王朝的过程中建立了伟大的功绩,这样一个英雄豪杰在政治上却极为幼稚,在推翻秦朝统治以后,他目光短浅,策略错误,企图恢复春秋、战国时代的封建贵族政治,烧杀破坏,以至丧失民心,终军败身亡。
  • 37、由此可见他在治学上的顽强毅力和聪敏才智是令人钦佩的.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密率,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为了纪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有些外国数学史家建议把π=叫做"祖率".
  • 38、1946年秋天,迫于国内的白色恐怖,华罗庚再次出国,美国伊利诺大学把华罗庚聘为终身教授,并给了他相当优厚的待遇,希望他把那里建成世界级的代数研究中心。1950年,祖国解放的消息传到美国,华罗庚毅然放弃优厚的条件,举家回国。
  • 39、华罗庚特别爱动脑,对于一些别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往往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提出一些似乎希奇的问题。
  • 40、“余热未尽献,老骥不偷闲”是于蓝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 41、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中央电视台青少中心等单位联合发起并主办的“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简称“华杯赛”)是国内最具普及性、权威性的少年数学竞赛活动。自1986年举办首届竞赛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届,有全国近100个城市3000多万中、小学生参加了比赛。“华杯赛”是以教育广大青少年从小学习和弘扬华罗庚教授的爱国主义思想、刻苦学习的品质、热爱科学的精神;激发广大中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智力、普及数学科学为宗旨的赛事。

  • 42、途中闲暇无事,华罗庚题出上联一则:”三强韩、赵、魏,”求对下联。这里的“三强”说明是战国时期韩、赵、魏三个战国,却又隐语着代表团团长钱三强同志的名字,这就不仅要解决数字联的传统困难,而且要求在下联中嵌入另一位科学家的名字。
  • 43、据不完全统计,数十年间,华罗庚共发表了152篇重要的数学论文,出版了9部数学着作、11本数学科普着作。他还被选为科学院的国外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家的院士。从初中毕业到人民数学家,华罗庚走过了一条曲折而辉煌的人生道路,为祖国争得了极大的荣誉。
  • 44、途中闲暇无事,华罗庚题出上联一则:”三强韩、赵、魏,”求对下联。这里的“三强”说明是战国时期韩、赵、魏三个战国,却又隐语着代表团团长钱三强同志的名字,这就不仅要解决数字联的传统困难,而且要求在下联中嵌入另一位科学家的名字。
  • 45、故事发生在孔融四岁的时候,孔融的父亲挑了一担梨,但他和哥哥们一起的时候吃梨却总是拿小的吃,有大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我年龄小,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这则故事告诉人们,做人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
  • 46、另外,华罗庚在典型群、多复变函数论的研究领先西方数学界10多年,是国际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国学派”领导者。而对我国的数学发展来说, 华罗庚是头号功臣,他开创了中国数学学派,并带领学生在一些领域内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培养出众多出了一批优秀数学家,如王元、陈景润、万哲先、陆启铿、龚升等。而他在数学教育与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贡献就不一一赘述了。
  • 47、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出生在意大利半岛南端西西里岛的叙拉古.父亲是位数学家兼天文学家.阿基米德从小有良好的家庭教养,11岁就被送到当时希腊文化中心的亚历山大城去学习.在这座号称"智慧之都"的名城里,阿基米德博阅群书,汲取了许多的知识,并且做了欧几里得学生埃拉托塞和卡农的门生,钻研《几何原本》.
  • 事后,有人不解地问华罗庚,国外的生活条件这么好,为何会选择回到国内“受苦”?华罗庚异常平静地回答道:“祖国培养了我,我当然要时刻记得报效自己的祖国。一个人只有踏实做事,不慕浮华,才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 48、事后,有人不解地问华罗庚,国外的生活条件这么好,为何会选择回到国内“受苦”?华罗庚异常平静地回答道:“祖国培养了我,我当然要时刻记得报效自己的祖国。一个人只有踏实做事,不慕浮华,才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 49、这个想法在旁人看来简直有点异想天开,当时华罗庚先生是万人仰慕的大数学家,不知有多少四肢健全的人以作华罗庚先生的学生为荣,他怎会收下像陆启铿这样的残疾青年呢?陆启铿反复思考之后,终于鼓足勇气给华罗庚先生写了一封信。他很快收到回信。在华罗庚的悉心指导下,陆启铿后来成为颇有造诣的数学家。
  • 50、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很爱动脑筋,下了课,小伙伴们都出去玩了,他还在教室里想老师讲的问题,有时候思考问题过于专心,同学叫他都听不见。久而久之,同学送他一个外号,叫他“罗呆子”。
  • 51、【华罗庚事迹】华罗庚特别爱动脑,对于一些别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往往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提出一些似乎希奇的问题。有一次,他同别人一块去城郊玩耍,见一座荒坟旁有石人石马,就问比他大的同伴:“这些石人石马有多重?”同伴回答说:“这怎么能知道呢。”华罗庚却不甘心,沉思片刻,说:“以后总会有方法知道的。”

  • 52、1936年,华罗庚26岁,由清华保送到英国留学,就读的是最著名的剑桥大学.数学首席教授哈代托人告诉华罗庚他只要一年就可以获得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需要一年专心研究一个问题,但华罗庚说:“我来剑桥,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的.”他放弃了博士学位,作为访问学者同时攻读七八门学科,在剑桥的两年时间写了20篇论文.论水准,每一篇论文都可以拿到一个博士学位.他提出的一个理论被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改进了哈代的结论,哈代说:“太好了,我的著作把它写成是无法改进的,这回我的著作非改不可了!”华罗庚被认为是“剑桥的
  • 53、另外,华罗庚在典型群、多复变函数论的研究领先西方数学界10多年,是国际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国学派”领导者。而对我国的数学发展来说, 华罗庚是头号功臣,他开创了中国数学学派,并带领学生在一些领域内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培养出众多出了一批优秀数学家,如王元、陈景润、万哲先、陆启铿、龚升等。而他在数学教育与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贡献就不一一赘述了。
  • 54、华罗庚爱动脑筋总喜欢追求更简便的算法
  • 55、华罗庚也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 56、40年代,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这一历史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此结果在数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G·H·哈代与J·E·李特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的改进,至今仍是最佳纪录。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他把数学方法应用于实际,筛选出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的优选法和统筹法,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 57、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吗,可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仔细地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
  • 58、从初中毕业生到一个大学教师,华罗庚只花了六年半时间.他后来对友人说:“人家受的教育比我多,我必须用加倍的时间以补救我的缺失,所以人家每天8小时的工作,我要工作12小时以上才觉得安心.”华罗庚在清华大学的4年中,在数论方面发表了十几篇论文,自修了英、法、德语.25岁时他已成为蜚声国际的青年学者.华罗庚迅速由助理提升为助教、教员,以后又被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聘为研究员.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