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2023-02-16 02:44:07
3726
- 1、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
2、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 3、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 4、遂令色香味,一日备三绝。报君不虚授,知我非轻啜。
- 5、桃李芬芳艳阳天,钢琴伴奏歌声扬。一年四季春最好,山青地绿树美颜。
- 6、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 7、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8、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儿童喜我至,典衣具鸡黍。
- 9、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 10、食案何萧然,春荠花若雪,从今日老梗,何以供采撷。
- 11、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1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 13、好是佳旦称觞,班衣拜舞,有鹓雏相对。后院婵娟争劝酒,端午彩丝双紧。——王迈《念奴娇》
- 14、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15、青青溪坡寻荠菜,小径深处野花开。往事如同昨夜雨,点点滴滴入梦来。
- 16、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 17、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 18、竞渡歌(节录)(唐)张建封
- 19、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 20、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刘克庄《贺新郎》
- 21、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寂寞暗风潮。
2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23、——宋 张耒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 24、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 25、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 2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27、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28、日落碧簪外,人行红雨中。幽人诗酒里,又是一春风。
- 29、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 3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31、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32、在岁月面前无论是圣贤还是愚人都是瞬息过客,谁知道有几人湮没无闻,有几人名垂青史呢。
- 33、(译: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的细绢,明日端午节用芳兰草沐浴。流香酒般的浴水、油腻布满大晴的江面。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红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或赤灵符)斜挂在耳下的黑色发髻上。与心爱的女子同过端午节,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 34、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 35、作者这首绝句更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尽管后人百般歌颂、祭祀,像屈原沉江这样的悲剧毕竟发生了,如此冤屈是不能简单地洗刷干净的。这首诗言近意远,言简意深,很有力量。
- 36、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龙图腾祭祀,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附会纪念屈原跳江自尽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最后形成如今端午节文化内涵。
- 3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38、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 39、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40、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41、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
42、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 43、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 44、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 45、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 46、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 47、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 4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49、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 50、——宋 刘克庄《贺新郎 端午》
- 51、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
52、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张孝祥《点绛唇》
- 53、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起酒来。
- 54、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 55、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