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态度:不要抄近道,否则会白跑。

    1、人生烦恼无数,想开就是晴天。

  • 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 3、观日观月,观来观去,观他人总有高低。
  • 4、一花一世界,一叶菩提。
  • 5、关注并转发,功德无量……
  •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 6、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 7、不料,洞山禅师听了小和尚的问话,却大声笑着说:“好啊!现在我没有闲名了,还是小和尚聪明呀!”于是坐下来闭目合就此离去。
  • 8、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 9、生活中善看别人的优点,用一颗坦然、平和的心面对人世间的潮起潮落,云卷云舒。人前带着十分的真诚,欣赏的笑意,人后就会有十分的自由,熨贴的心绪。心越宽,快乐幸福就越多…
  • 10、【禅语人生每日一禅】活着的气度则是要刚柔并济,胸中有天地。要坚韧不拔,顽强不屈。要傲骨侠肠,正直勇敢。
  • 11、世界不为谁存在,也可以为自己存在。

  • 12、提倡什么安详禅生活禅,实际上就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保持静中观察,慢慢就有了定力。
  • 13、佛家禅语主要指从佛门中传出的精华语句,话语平朴,含意深远,对人生思想等方面有着精神食粮的作用。由于禅语的文雅和隽永,常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得到应用。
  • 14、世界不为谁存在,也可以为自己存在。
  • 15、邻里团结,家庭美满,职业安定,环境优美,这是众生应求的幸福。能慷慨地施舍,能诚心地服务,无怨无悔,这是最大的幸福。
  • 16、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 17、而禅语是证悟的高僧禅师们的证悟偈,不是出于佛经,但和佛经的内容吻合。
  • 色即是空,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
  • 18、色即是空,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
  • 19、一切众生皆自空寂,真心无始,本来自性清净。
  • 20、此乃六祖慧可的悟禅之言。意在说明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执着,才能明心见性,自证菩提。
  • 21、是啊,所谓“闲名”者,就是没有用的名望。它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加之于人心反而是一种沉重,不得自由。不过,大多数人不仅不懂得除去闲名的道理,反而极其功利地去追求,最终弄巧成拙。

  • 22、每一个在你生命里出现的人,都有原因,都有使命。喜欢你的人给了你温暖和勇气;你喜欢的人让你学会了爱和自持;你不喜欢的人教会了你宽容和尊重;不喜欢你的人让你知道了自省和成长。没有人是无缘无故出现在你生命里的,每一个人的出现都是缘分,都有原因,都值得感恩。
  • 2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译文:人的清静本性不象树那样的实在事物,心性的光明也决非镜台那样的物体,精神境界本来空寂无形,那实体的灰尘又怎能沾染我们空寂的人性.
  • 24、“那你为什么要那样问呢?”
  • 25、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切莫刻意的寻求,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到此境界,才是开悟。
  • 26、摄摩腾(?年—公元73年)、竺法兰(生卒年不详),皆为中天竺(古印度)人,东汉明帝时受邀来到中国,在都城洛阳长期居住,皆卒葬洛阳。
  • 27、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
  • 28、未成佛果,先结善缘
  • 29、人生的高度,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而是你看轻了多少事。心灵的宽度,不是你认识了多少人,而是你包容了多少人。做人如山,望万物,而容万物。做人似水,能进退,而知进退。我们是轮回里漂泊的众生,走在一起就不会迷失。
  • 佛曰:白云无心,真如佛性。
  • 30、佛曰:白云无心,真如佛性。
  • 31、虽更无功德可得,我欲心亦不休。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在乎世事的曲折。心不迷失,苦从何来?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没有痛失就不会有记取,没有悲伤则无法领会欢愉的意义。吾于五浊恶世,教化如是刚强众生,令心调伏,舍邪归正。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如干草积等须弥,投芥子火必烧尽,供养诸佛少功德,必断烦恼至涅槃。太古清音发指端,月当松顶夜堂寒,悲风流水多呜咽,不听希声不用弹。麻砖作镜不为难,忽地生光照大千。堪笑坐禅求佛者,至今牛上更加鞭。

  • 32、最小的善行胜过最大的善念
  • 33、未成佛果,先结善缘。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
  • 34、生活中善看别人的优点,用一颗坦然、平和的心面对人世间的潮起潮落,云卷云舒。人前带着十分的真诚,欣赏的笑意,人后就会有十分的自由,熨贴的心绪。心越宽,快乐幸福就越多…
  • 35、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 36、恐惧不会产生智慧,只有恬静的心境才会盛开智慧的莲花。私欲使人患得患失,私欲使人身不由己。
  • 37、对不起是一种真诚,没关系是一种风度。如果你付出了真诚,却得不到风度,那只能说明对方的无知与粗俗。
  • 38、色即是空,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
  • 39、在平淡的流年里静享欢喜。
  • 40、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静心体味生活的悲与喜,笑看起起落落。
  • 41、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

    梦想是一个幸福的念想,想着想着就快乐了,它执着地立在那里,是生活的一个界标,代表着活力与向上。
  • 42、梦想是一个幸福的念想,想着想着就快乐了,它执着地立在那里,是生活的一个界标,代表着活力与向上。
  • 43、最小的善行胜过最大的善念
  • 44、虽更无功德可得,我欲心亦不休。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在乎世事的曲折。心不迷失,苦从何来?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没有痛失就不会有记取,没有悲伤则无法领会欢愉的意义。吾于五浊恶世,教化如是刚强众生,令心调伏,舍邪归正。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如干草积等须弥,投芥子火必烧尽,供养诸佛少功德,必断烦恼至涅槃。太古清音发指端,月当松顶夜堂寒,悲风流水多呜咽,不听希声不用弹。麻砖作镜不为难,忽地生光照大千。堪笑坐禅求佛者,至今牛上更加鞭。
  • 45、两位禅者走在一条泥泞的道路。走到一处浅滩时,看见一位美丽的少女在那里踯躅不前。由于她穿着丝绸的罗裾,使她无法跨步走过浅滩。“来吧!小姑娘,我背你过去。”师兄说罢,把少女背了起来。过了浅滩,他把小姑娘放下,然后和师弟继续前进。师弟跟在师兄后面,一路上心里不悦,但他默不作声。晚上,住到寺院里后,他忍不住了,对师兄说:“我们出家人要守戒律,不能亲近女色,你今天为什么要背那个女人过河呢?”“呀!你说的是那个女人呀!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到现在还挂在心上?”古人智慧:“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
  • 46、趁还年轻,还来得及,去奋斗,
  • 47、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 48、未成佛果,先结善缘。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
  • 49、最小的善行胜过最大的善念
  • 50、洞山禅师走了出来,脸上洋溢着净莲般的微笑。他看着满院的僧众,大声说:“我在世间沾了一点儿闲名,如今躯壳即将散坏,闲名也该去除。你们之中有谁能够替我除去闲名?”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