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1、青草洞庭湖,东浮沧海漘。杜甫《寄薛三郎中(据)》
  • 2、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 3、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 4、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湘夫人》
  • 5、惟怜万里外,离别洞庭头。刘长卿《巡去岳阳却归鄂州使院留别郑洵侍御侍御先曾谪居此州》
  • 学生描红、临写。(教师提醒学生的坐姿与执笔方法。)
  • 6、学生描红、临写。(教师提醒学生的坐姿与执笔方法。)
  • 7、故人洞庭去,杨柳春风生。陈子昂《送客》
  • 8、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韩愈《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时自阳山徙掾江陵》
  • 9、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 10、诗名《静夜思》,静静夜里的思念。“思”,有些赏析解释为“思绪”,考虑到后面的“思故乡”,我们觉得解释为“思念”或者更准确。李白的《静夜思》简单明了,朗朗上口,表达一份望月思乡的情感,成为了千古以来妇孺皆知的名诗。只是,在后人的赏析中,出现了不少争议。
  • 11、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寂静的夜晚,诗人站在井边望月的所思所想。
  • 12、【李白静夜思】看到这里,其实我们多少可以猜测出宋代版本的《静夜思》是怎么想的了。既然月光不能照射到床前,那就改成我是在床前看月光,看,那可以看远一点的,比如窗口附近。既然是窗口附近,我还躺在床上,抬起头来,看到窗外远山上挂着的月,这样是可以看到的吧。“举头”是向上看,“抬头”就可以平视远眺,如此解决了室内看月的问题。这样的修补看起来似乎合理,可是深秋谁会开窗睡?而且诗意也减损了很多。

  • 13、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14、部编初中语文教学资源网
  • 15、《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绝小诗。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诗中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达客居思乡之情,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含蓄无穷,历来广为传诵。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创作背景:李白的《静夜思》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扬州旅舍,时李白26岁。同时同地所作的还有一首《秋夕旅怀》。在一个月明星
  • 16、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丈。
  • 17、君山寒树绿,曾过洞庭湖。钱起《江行无题一百首》
  • 【李白静夜思】看到这里,其实我们多少可以猜测出宋代版本的《静夜思》是怎么想的了。既然月光不能照射到床前,那就改成我是在床前看月光,看,那可以看远一点的,比如窗口附近。既然是窗口附近,我还躺在床上,抬起头来,看到窗外远山上挂着的月,这样是可以看到的吧。“举头”是向上看,“抬头”就可以平视远眺,如此解决了室内看月的问题。这样的修补看起来似乎合理,可是深秋谁会开窗睡?而且诗意也减损了很多。
  • 18、【李白静夜思】看到这里,其实我们多少可以猜测出宋代版本的《静夜思》是怎么想的了。既然月光不能照射到床前,那就改成我是在床前看月光,看,那可以看远一点的,比如窗口附近。既然是窗口附近,我还躺在床上,抬起头来,看到窗外远山上挂着的月,这样是可以看到的吧。“举头”是向上看,“抬头”就可以平视远眺,如此解决了室内看月的问题。这样的修补看起来似乎合理,可是深秋谁会开窗睡?而且诗意也减损了很多。
  • 19、窗前洒满了银色的月光,好像地上结了一层薄霜。
  • 20、洞庭贡橘拣宜精,太守勤王请自行。白居易《拣贡橘书情》
  • 21、出自:唐李白《静夜思》扩展资料主题思想:
  • 22、不恨落花有意,恨流水如丝难剪。

  • 23、(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充分相信学生,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注重对朗读的评价,提高朗读能力。)
  • 2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25、经典咏流传:王之涣《凉州词》
  • 26、(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充分相信学生,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注重对朗读的评价,提高朗读能力。)
  • 27、游戏巩固,复习生字
  • 2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29、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 烧处愁云梦,波时忆洞庭。白居易《送客南迁》
  • 30、烧处愁云梦,波时忆洞庭。白居易《送客南迁》
  • 31、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 32、经典咏流传:苏轼《定风波》

  • 33、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王维《送杨少府贬郴州》
  • 34、吴掾留觞楚郡心,洞庭秋雨海门阴。王昌龄《送姚司法归吴》
  • 35、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张说《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 36、1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37、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 38、因为李白本就是个游走的浪子,他一生都在行走,一纸诗歌,半纸山水。
  • 39、《静夜思》这样一首五言小诗,李白可谓真情流露,信手拈来,他根本不会去想什么“举头”和“低头”的重字,却无形中表达出仰俯之间,满满的思乡之情,把天上的明月与心中的思乡自然地联系在了一起,这也恰恰是这首诗之所以如此出名,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原因。它灌输给大家一个概念,望月就会思乡,思乡你就去望月。作为李白自己,也许这思乡的情绪一起来,也便一发不可收拾,于是又写下《秋夕旅怀》去尽情地宣泄自己的思乡之情。
  • 40、光阴不可留,生世如转蓬。
  • 41、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42、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43、湖经洞庭阔,江入新安清。孟浩然《经七里滩》
  • 44、光阴不可留,生世如转蓬。
  • 45、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46、日晚湘水绿,孤舟无端倪。明湖涨秋月,独泛巴陵西。李白《夜泛洞庭寻裴侍御清酌》
  • 47、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寂静的夜晚,诗人站在井边望月的所思所想。
  • 48、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 49、值得一提的是,这首《静夜思》一首古体诗,并非格律诗,所以不合平仄。
  • 50、经典咏流传:苏轼《定风波》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