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塘摇艳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萍。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温庭筠《莲》

    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 2、③“总—分—总”式:如2013河北中考说明文《中国第五大发明——汉字》第一部分(第①段):总述汉字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的原因;第二部分(第②~④段):从三个方面说明汉字的价值;第三部分(第⑤段):总结全文,说明汉字具有独特的形式和经久不息的生命力。如《被压扁的沙子》中第①段总说关于恐龙灭绝的新观点的争论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第②~⑯段具体说明了关于恐龙灭绝的两种对立理论;最后一段总说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
  • 3、金壶中的漏水滴了一夜,吴王宫山的欢宴还没有结束,吴王起身看了看将要坠入江波的秋月。
  • 4、即把相关或不相关的名词及名词性短语并列在一起做标题,里面没有形容词谓语却能写景抒情,没有动词谓语却能叙事抒情。这种方法适宜于散文的拟题,如“诗人?明月?黄花”“诗?酒”等都是列锦式标题的成功范例。列锦式标题通过意象的组合构成一幅幅生动感人的画面,营造了优美的意境。
  • 5、俗语谚语:不到黄河心不死;黄河黄,长城长,英雄百战走四方;黄河百害,惟富一套我怀着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决心,来到了九曲连环、波澜壮阔的中华母亲河——黄河,黄河水清,是中华民族的砥柱中流,她拥有着气吞山河、波涛汹涌的气势,象征了中华儿女的伟大坚强。(长江大河)指长江和黄河。形容气势磅礴,奔腾不息。(带河厉山)带:衣带;河:黄河;厉:通“砺”,磨刀石;山:泰山。黄河细得像条衣带,泰山小得像块磨刀石。比喻国基久远,国祚长久。(问鼎中原)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
  • 薄bó稀薄báo薄饼bò薄荷
  • 6、薄bó稀薄báo薄饼bò薄荷
  • 7、年三夜四了,谈谈岁月、春节和年吧!
  • 8、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维则《狮子林即景》
  • 9、作用:准确简明/严密精确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
  • 10、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
  • 11、我当李白对明月,月与李白安能知?

  • 12、马行十步九回头。
  • 13、《春》《济南的冬天》
  • 14、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宋·苏舜钦《沧浪亭》)
  • 15、你看,襄楷这位京城道士,居然能胡乱联想,危言耸听,将黄河清这一自然现象,解读成诸侯要谋反。不过,话又说回来,当时汉桓帝确实因宠用宦官,多采宫女,滥杀大臣,使至朝廷人心向背。襄楷两次上书,直言天象有异,是借此劝谏皇帝要遵守天道,勤政为民,否则江山不保。果真,第二年桓帝就驾崩了,灵帝继位后,国运分崩离析,不幸被其言中了。
  • 16、是非吹入凡人耳,万丈黄河洗不清。
  • 17、时间如同一架天平,它能称量奋斗者成果的重量;
  • 18、部编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重难点总结
  • 19、截至2003年7月,我国已有29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有:故宫、长城、颐和园、天坛、秦兵马俑、黄山、苏州园林等。
  • 部编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重难点总结
  • 20、部编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重难点总结
  • 21、说了那么多,还未说出“黄河清,圣人出”之典出,现在要给答案了,原来它出自三国时期魏国李康写的《运命论》一文里。该文综合了《乾凿度》《潜潭巴》二书后,演化出一句完整的话:“夫黄河清而圣人生,里社鸣而圣人出,群龙见而圣人用。”该文后被南朝梁太子萧统编入《文选》(又名《昭明文选》)里,终于广泛流传。

  • 22、她携着神奇的小花篮,把五彩的鲜花撒向山坡,撒向田野;
  • 23、具体、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 24、f.作诠释,对事物或事理某些性质或特点作分析说明。如《中国石拱桥》中介绍大拱肩上的两个小拱时,诠释了这样设计的作用。
  • 25、即使我们只是一颗星星,也要在黑暗中闪出自己的光芒;
  • 26、当一个人怀疑自己的时候,他忘记了建立自信是一种习惯;
  • 27、黄河的地理位置在中国北部,它的源头在青藏高原与渤海入海口5000公里的地方。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中华文明最伟大最神圣的开端,在这里,有我们熟知的仰韶文化、山东龙山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等文明。为了将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表现出来,人们亲切的称呼它为中华母亲河。母亲河一直孕育着中华儿女,可以说整个中国人民都依赖着母亲河生活,在黄河以南黄河以北的人们,尽管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性,但却因为这条河,紧紧地相拥在一起。黄河像是一条纽带,将中华儿女的心牵连在一起。
  • 28、马看牙板,树看年轮。
  • 29、【苏州园林的诗句俗语名言】判断方法:①从标题着眼。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出其特征。看标题中的修饰、限制成分。如《时间的脚印》中“脚印”就暗示了时间流逝是有痕迹的。
  • 30、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
  • 31、在民国时期,黄河清的现象再次出现,而与明朝时期黄河清造成的灾害又异曲同工之妙。民国时期的黄河水清澈过后,中国出现了长达十年左右的干旱期,不少百姓常年颗粒无收,饥荒现象严重。干旱灾难过去之后,中华大地都无法立刻调整过来,而随之而来的又是大型的洪涝灾害,一时之间,民不聊生,而这两次自然灾害也应证了那句俗语“黄河清,必有大灾”。

  • 32、——虎丘花雨亭联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
  • 33、黄河的水,长江的浪——源远流长。
  • 原为方言
  • 34、原为方言"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因为晋语等方言"鞋子"叫"孩子",于是在流传过程中俗语变形为"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
  • 35、阳光从云中穿过,留下了缕缕温暖;
  • 36、好马不停蹄,好牛不停梨。
  • 37、我当李白对明月,月与李白安能知?
  • 38、①心里有了信念,成功往往就会成为必然。②钻心的痛苦,是下了大决心的必然。
  • 39、当一个人志得意满的时候,他忘记了谦逊为怀是一种习惯。
  • 40、具体、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 41、B.西方人习惯在见面时拥抱、吻手、接吻以及握手等,来直接表达自己亲密、亲热的情感。

  • 42、地翻好,又耙了几遍,/耙得又平又顺溜,看起来/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
  • 43、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来到这里,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 44、③“总—分—总”式:如2013河北中考说明文《中国第五大发明——汉字》第一部分(第①段):总述汉字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的原因;第二部分(第②~④段):从三个方面说明汉字的价值;第三部分(第⑤段):总结全文,说明汉字具有独特的形式和经久不息的生命力。如《被压扁的沙子》中第①段总说关于恐龙灭绝的新观点的争论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第②~⑯段具体说明了关于恐龙灭绝的两种对立理论;最后一段总说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
  • 45、时间如同一架天平,它能称量奋斗者成果的重量;
  • 46、特点:用简洁的语言、科学的术语对某一事物的本质特性或某一概念的内涵作规定性的说明。一般用“……是……”或“这就是……”的格式表述。
  • 47、幸福是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
  • (三维地形图)全球高清3D大图全集
  • 48、(三维地形图)全球高清3D大图全集
  • 49、作用:准确简明/严密精确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
  • 50、爱心是黑夜里的一座灯塔,使迷失方向的航船找到停靠的港湾。
  • 51、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 52、宋词,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朵奇葩,它与唐诗、
  • 53、黄河挤出人群来到山上,他并不是怕员外来抓他,自己从来是箭不虚发的,这次没有射中,他觉得老大的丢脸。他决心在深山老林中苦练武艺,练好后再去救姑娘。过了一年,黄河把武艺练得更好了,于是动身去救那姑娘。中午时分觉得肚子饿了,一箭射下个大鸟。大鸟开口说:“好汉你不要害我,我能告诉你那姑娘的情况。”黄河一听,忙把箭从大鸟身上拔了下来。
  • 54、同样的,与这句俗话伴随着的还有一句,这就是俗语“黄河水清,必有大灾”。在公元1556年的时候,也就是明嘉庆34年。有一场8级的特大地震爆发。地震带来的破坏力是无法预计的,而且地震很难有效的预测,所以当年地震带来的损失是非常巨大的。
  • 55、航船,如果害怕风浪,那它永远不能到达彼岸。
  • 56、如:《苏州园林》是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为苏州园林。《看云识天气》是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为怎样通过云朵变化预测天气变化原理。
  • 57、我当李白对明月,月与李白安能知?
  • 58、马行十步九回头。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