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车胤传》,“胤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这个时间背诵诗文。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

  • 1、通过此次的分享活动,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更让他们学到了名人身上勤于苦读的精神品质,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涯画上了有意义的一笔。
  • 2、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无数名人轶事。听古人的故事,从中学习名人做人做事的方法,学习他们的思维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帮助孩子寻找自己的人生目标。
  • 3、等他披着衣出门一看,原来是下了大雪,是白雪把窗口映亮了。孙康心想:既然白雪能映亮窗口,那么一定也可以用积雪照着读书吧。想到这里,他便捧起书跑到门外,一个人蹲在雪地里,借着积雪映出的微弱亮光来读。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搓搓手脚。

  • 4、车胤,年幼时好学不倦,勤奋刻苦。他白天帮大人干活,夜晚便捧书苦读。但就是由于家境贫寒,常常没钱买油灯,书也读不成了。他为此十分苦恼。
  • 5、高尔基救书
  • 明代马皇后谏察错案
  • 6、明代马皇后谏察错案
  • 7、岳飞(1103——字鹏举,出生于北宋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的一户佃农家里,青年时代,正遇上金女真贵族对宋发动大规模掠夺战争。他亲眼目睹北宋灭亡前后的惨痛史实,和当时中原沦陷区的人民呼吸相通,有坚决抗击女真贵族民族压迫,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和要求。
  • 8、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遵守公序良俗。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是中国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教育人们凡事应该遵守公序良俗。
  • 9、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
  • 10、孙中山先生一生酷爱读书,他有每天都读些书的习惯,许多人都十分钦佩他“手不释卷”的苦读精神,称他为“无不博览的表率”
  • 11、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
  • 12、东晋人车胤,年幼时好学不倦,勤奋刻苦。他白天帮大人干活,夜晚便捧书苦读。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常常没钱买油灯,书也读不成了。他为此十分苦恼。
  • 13、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思考。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忙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 14、他忽然心中一动,要就是把这些萤火虫聚集在一齐,借它们的光不就能够读书吗?于就是,他开始捉萤火虫,捉了十几只,此时把它们装在白纱布缝制的口袋里,挂在案头。从此,他每一天借着萤光苦苦地读书。
  • 15、通过此次的分享活动,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更让他们学到了名人身上勤于苦读的精神品质,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涯画上了有意义的一笔。
  • 16、他高兴地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找来一把凿子,在墙壁下方偏僻处凿了个小小的窟窿。顷刻间,灯光照亮了一小块儿地方。匡衡连忙从床头翻出《诗经》,凑到那一小块儿宝贵的光亮处,专心致志地苦读起来。匡衡的父母看到匡衡如此刻苦,都感到特别欣慰,同时又倍感酸楚。
  • 17、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 18、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
  • 如果你们喜欢这个故事,请动动手指点个赞,也请帮忙转发给更多喜欢听故事的小朋友或家长。记得把名字留下来,赵雪雯小语名师工作室每期都会为坚持听故事并留言的小朋友和家庭颁奖,评出“金耳朵奖”和“悦读e家称号”,快来点赞参与吧!
  • 19、如果你们喜欢这个故事,请动动手指点个赞,也请帮忙转发给更多喜欢听故事的小朋友或家长。记得把名字留下来,赵雪雯小语名师工作室每期都会为坚持听故事并留言的小朋友和家庭颁奖,评出“金耳朵奖”和“悦读e家称号”,快来点赞参与吧!
  • 20、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要赐给他的儿子一些肥美的土地。他的儿子没有接受,只请求将“寝丘”那块荒地封给自己,楚王痛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结果一直到汉代,孙氏家族在那里一直得到繁衍。
  • 21、问世间情为何物,却叫人生死相许.面对你我情不自禁,冥冥中注定我意乱情迷.痴痴的想你难以自拔,为何爱得越深,痛得越深?自古多情空佘恨呀,好梦向来都系最易醒的.昔日的海誓山盟,天荒地老,海枯石烂,成了刺痛我真城的心的谎言.谁叫我那么多情那么痴.......爱你越深越心桶
  • 22、在整个童年,张海迪以顽强的意志,认真学习,自学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实现了轮椅上的梦。用她自己的话说,她没有愧对自己的童年,也没有愧对那些完美的光阴。
  • 23、唐太宗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 24、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 25、2007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生前,他工作兢兢业业,学习积极上进,团结同志,热心助人,深受领导和战友的好评。2012年4月,“孟祥斌”姓名被注册商标,其生前所在部队出面维权。
  • 26、我国古代的有以下三个:战国时苏秦和汉朝时儒学大师孙敬悬梁刺股(悬梁——主人公汉朝人孙敬;刺股——战国时期人物苏秦);西汉匡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囊萤是晋代车胤;映雪是晋代孙康)。现代的就太多了,不列举。
  • 27、晋朝人孙康自幼聪敏好学,但是家中很贫穷,根本没有上学读书的机会。有一年冬天,天气格外寒冷,三天两头下一场大雪。冬夜,孙康盖着薄被正蜷缩在床上,面对着北风呼啸的窗口又在背书。背着背着,突然发现窗口越来越亮,他甚至怀疑是到了快要出太阳的时候了,
  • 28、李白的故事李白小时候很贪玩,经常逃学。一次,他从学堂跑出来,到河边玩,看到一位老婆婆正拿着一根铁棒在石头上磨来磨去,李白很惊讶,就问老婆婆磨铁棒做什么。
  • 29、苏秦听后感惭愧而暗自伤心,于是发愤读书,读得困倦了,就用锥子刺一下大腿。惊醒之后接着再读,最终做了六国的宰相,成为六国的合纵长,后用”刺股”比喻刻苦攻读。
  • 30、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 31、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自幼天资过人,但是由于家境贫寒,家里无钱买纸买笔,欧阳修的母亲郑氏为了让儿子习文练字,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用荻草代替毛笔教小欧阳修写字。欧阳修勤奋刻苦,练成了一手好字,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
  • 出版社名称:东方出版社
  • 32、出版社名称:东方出版社
  • 33、清朝末年,我国派出了第一批出国留学生。他们都是些少年。有个才12岁的少年叫詹天佑,十分聪明好学,又立志为国效力。后来他学习工程技术毕业,回到了国内。可清朝政府对本国人才不信任,像修铁路,就都让外国人主持。詹天佑尽管有才干,也只能当助手。

  • 34、译文:人应当怀抱高远的志向。
  • 35、范仲淹断齑划粥。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 36、范仲淹断齑划粥。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 37、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立刻,一道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
  • 38、陈景润不懂就问,别看他平时沉默寡言,但向老师请教时却毫不羞涩和胆怯。他的求教方式很特殊:看到老师外出或者老师从高中部到初中部去,他就紧追上去,和老师一起走一段路,并且一边走,一边问问题。
  • 39、比喻:在艰苦的条件下设法坚持学习的精神。
  • 40、比喻:在艰苦的条件下设法坚持学习的精神。
  • 41、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只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
  • 42、1999年的阿里巴巴创办者马云,对梦想从不放弃。他曾经想考重点小学,但却失败了;考重点中学也失败了;考大学更是考了三年才考上;想念哈佛大学也没有成功。但他有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通过自已的努力,最终成功了。他说:梦想,要脚踏实地,和眼泪是息息相关的。
  • 43、一有空闲就看起来。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他重读了解放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他反对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重点书他总是一篇篇仔细研磨,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都细细滤过。

  • 44、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周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通常认为,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
  • 鲁迅嚼辣椒驱寒
  • 45、鲁迅嚼辣椒驱寒
  • 46、李白小时候很贪玩,经常逃学。一次,他从学堂跑出来,到河边玩,看到一位老婆婆正拿着一根铁棒在石头上磨来磨去,李白很惊讶,就问老婆婆磨铁棒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又问“这么粗的铁棒何时能磨成针呢?”老婆婆说:“只要有恒心,铁棒一定能磨成针。”李白听完很惭愧,从此刻苦学习,终于成为伟大的诗人。
  • 47、毛姆的“乐趣”读书法:英国作家毛姆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你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一天都有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热情。”
  • 48、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 49、车胤囊萤映雪
  • 50、译文:人应当怀抱高远的志向。
  • 51、高尔基救书
  • 52、通过此次的分享活动,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更让他们学到了名人身上勤于苦读的精神品质,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涯画上了有意义的一笔。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