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 1、内能战胜自己,外能包容万物,正是修行的目的。
  • 2、过去的事只是记忆,未来的事也是未知,生命只有当下,而能驾驭当下的人才是拥有生命的人。生命的尽头,除了牵挂的人外不再有仇恨的人,而生命的尽头是哪天,我们无从知道,也无从确定,因此为了我们拥有精彩的生命,请记得放下那些我们计较的人或事,让当下更开心。
  • 3、人如果有正确的信仰,你就会坚定地做一个好人,做好人要有点胆量的,做好人也要有点勇气的,做好人更要有点信心的。都说头上三尺有神明”,相信有因果,有善业、有恶业,这是我们人类非常好的一个自律的方法。
  • 4、如果能够真正懂得因缘所生法,你就会很好地珍惜缘起。而当下的这一念心若充满智慧,那你就会是一个自在的人。为什么?因为你不会受烦恼的束缚。
  • 5、如果能够真正懂得因缘所生法,你就会很好地珍惜缘起。而当下的这一念心若充满智慧,那你就会是一个自在的人。为什么?因为你不会受烦恼的束缚。
  • 佛教,是智慧的教育、慈悲的教育。我们要和佛的愿力相应,不能和我们自己的业力相应。对凡夫而言,我执的功高我慢造了铁围山。贪嗔痴慢疑那么重,见不到佛,就是因为我们来娑婆世界是业招感来,因此要有大惭愧心。
  • 6、佛教,是智慧的教育、慈悲的教育。我们要和佛的愿力相应,不能和我们自己的业力相应。对凡夫而言,我执的功高我慢造了铁围山。贪嗔痴慢疑那么重,见不到佛,就是因为我们来娑婆世界是业招感来,因此要有大惭愧心。
  • 7、一个人错了不怕,但一定要发露忏悔,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是非常重要的。善根引发的力量不可思议,常能反省自我,反省的力量不可思议。
  • 8、心是很奇妙的,心能造一切。相是我们心造的。佛陀悲悯我们,让我们找到心。在苦难中不知道回归本源。心是大方广,是无障碍,是解脱。众生不知心,随境轮转,在境界中迷失心。

  • 9、学佛之人想要超出三界,永得解脱证菩提,这是我们所有佛弟子共同的大愿,所以修行不走弯路,能够明理,能够真修。所谓真修,如何才是真修呢?我们佛教里说:但得除妄!妄心除去,真心就显,因为这个真本来是不灭的,只是被二障所遮蔽。
  • 10、学习戒定慧,先从身口制止不如法的行为、不好的语言,再入到微细的心上的功夫。转变身口不好的行为、不好的语言,实际也是在间接地训练我们这颗心。
  • 11、不贪功急进,不张扬自我,成功时低调,失败后洒脱。
  • 12、当我们觉得明白了一点的时候,实际回头一看,可能已经走了大半生,甚至一辈子就要过去了。因此,珍惜年轻的时候,不要去烦恼,没有时间烦恼。听听过来人的,默默地坚持去做应该做的。也许我们渴望人生的辉煌,但辉煌真的是从默默无闻中坚持出来的。
  • 13、每个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产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我们是怎样用它来认识这个情器世间的?识”是有分别的,有分别就有两边,有两边就是迷,我们在现象界里用的是识,所以我们有生死。
  • 14、你内心没有正能量,就会被负能量占据,这明暗、正负两种力量是相互的,明来暗去,阳长阴消,阳气来了,阴气就退掉;光明来了,黑暗就没有了。阳光系数越高,越幸福,幸福是生命的一种质感,这个质感就是你生命里的正能量,你正能量系数越高,你生命的质感就越强,你越幸福。
  • 15、懂得了佛法的道理,回归到自身的当下,就是要学会好好地吃饭、好好地睡觉、好好地工作、好好地去面对一切应该做的事情。
  • 16、学佛之人想要超出三界,永得解脱证菩提,这是我们所有佛弟子共同的大愿,所以修行不走弯路,能够明理,能够真修。所谓真修,如何才是真修呢?我们佛教里说:但得除妄!妄心除去,真心就显,因为这个真本来是不灭的,只是被二障所遮蔽。
  • 17、父母是有形之天地,天地是无形之父母。孝有三个层次,第一种是小孝,在父母膝下承欢;第二孝为大孝,实现父母的心愿;还有一种最大的孝,就是佛弟子出家,如佛教中佛陀第一次回家就带爸爸证得法眼净,此外,为世界打开了解脱之门,造福了全世界,探索生死根本,带领一切如母有情出三界。
  • 18、我师父告诫大家要持心、心持”。不要再想着钻在钱眼里,想着发财。多念经,多打坐,祈求世界太平,多一个人定,多一个人禅定,就多一个稳定的力量,安定的力量。

    对于恭维你的人,一定要用好话回敬。否则,欠了人情。对于批评你的人,一定不要追究他的动机。否则,会让自己错上加错。真正的智慧者,伤害会给他带来慈悲;所谓的聪明者,伤害会给他带来经验;对于愚痴者,伤害会给他带来仇恨。
  • 19、对于恭维你的人,一定要用好话回敬。否则,欠了人情。对于批评你的人,一定不要追究他的动机。否则,会让自己错上加错。真正的智慧者,伤害会给他带来慈悲;所谓的聪明者,伤害会给他带来经验;对于愚痴者,伤害会给他带来仇恨。
  • 20、佛法的智慧,落实在我们的当下,就是要和颜悦意地来说每句话,念念住在正念中。
  • 21、我们没办法制止别人对我们的伤害,但如果我们有了智慧,就可以不接纳伤害。
  • 22、当别人嫉妒你时,不要生气,因为,生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你所要做的,是把别人的嫉妒化为自己向上的力量,鼓足了劲去证明自己,让别人对你心服口服。当你比别人强一点的时候,别人会嫉妒你;当你比他强太多的时候,他就只能敬佩你。
  • 23、观音菩萨那种庄严,耳朵上有耳环、有项链、手镯、脚镯,那是代表他三十七道品、六度万行的庄严功德,那种庄严叫十三种报身佛的严饰。这个装饰品不是有相的物质的装饰品,这是累劫积功修德,救度众生,救苦救难,这样所造下的生命奇迹,这种功德力称为菩萨的庄严。
  • 24、天生万物都有灵性,外形不同,本性并无大小灵愚。众生皆有亲情,鳝鱼牺牲自己的生命救子,不只表现亲情的伟大,也警示世人,不可因一时口欲,让有情众生沦为刀下亡魂、骨肉分离。是否我们必须深思,爱护生命,保护生命,甚至强有力救护生命。
  • 25、佛法讲要发愿,只要我们有善愿有大愿,迟迟早早都会满愿。
  • 26、成就一件善的事情需要多缘多力,需要各方面的缘和力量。
  • 27、不管别人怎么样,也不管外围有多少人在指责我们,确定了自己所做的菩提事业是正确的,就应当努力把自己做好。
  • 28、懂得了佛法的道理,回归到自身的当下,就是要学会好好地吃饭、好好地睡觉、好好地工作、好好地去面对一切应该做的事情。

  • 29、脱离轮回,见境知道一切因心而显,应回归我们的心。心地宝藏需要回归返照。境是苦的,逼迫的,心是自由的。心是解脱,觉悟,境是束缚、迷失。一切众生具足一切诸佛德相。
  • 30、人心就像一个容器,装的快乐多了,郁闷自然就少;装的简单多了,纠结自然就少;装的满足多了,痛苦自然就少;装的理解多了,矛盾自然就少;装的宽容多了,仇恨自然就少。你用它洗东西,它就是一个洗具;你用它做杯子,它就是一个杯具。
  • 31、内能战胜自己,外能包容万物,正是修行的目的。
  • 快乐的真谛,不在于得到后的欣喜,而在于失去后的坦然。过去了不再重提,未来的不去奢望。人生逆境时,记得忍耐,人生顺境时,记得收敛,人生得意时,记得看淡,人生失意时,记得随缘。任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学一种洒脱,学一种恬淡,看人间冷暖,赏天高云淡。
  • 32、快乐的真谛,不在于得到后的欣喜,而在于失去后的坦然。过去了不再重提,未来的不去奢望。人生逆境时,记得忍耐,人生顺境时,记得收敛,人生得意时,记得看淡,人生失意时,记得随缘。任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学一种洒脱,学一种恬淡,看人间冷暖,赏天高云淡。
  • 33、精彩的人生,往往是逼出来的。逼自己一把,才能使自己获得重生,让生命之树开出更加绚烂的花朵。人总是对现有的东西不忍放弃,对舒适平稳的生活恋恋不舍。但是,要想让自己的人生有所突破,就必须在关键的时刻把自己带到人生的悬崖边上,在看似深渊的边缘,才有可能获得另一片蓝天。
  • 34、不贪功急进,不张扬自我,成功时低调,失败后洒脱。
  • 35、天生万物都有灵性,外形不同,本性并无大小灵愚。众生皆有亲情,鳝鱼牺牲自己的生命救子,不只表现亲情的伟大,也警示世人,不可因一时口欲,让有情众生沦为刀下亡魂、骨肉分离。是否我们必须深思,爱护生命,保护生命,甚至强有力救护生命。
  • 36、只有把每个人都看成佛菩萨,才不会失掉尊重别人的心。
  • 37、佛眼看世界,一片光明中,照见大千世界,无边庄严美丽,令人合掌赞歎。这世界一尘就像一花,多么美好,我应日日珍惜;一花就是一世界,多么微妙,我应日日欢喜。
  • 38、每个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产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我们是怎样用它来认识这个情器世间的?识”是有分别的,有分别就有两边,有两边就是迷,我们在现象界里用的是识,所以我们有生死。

  • 39、父母是有形之天地,天地是无形之父母。孝有三个层次,第一种是小孝,在父母膝下承欢;第二孝为大孝,实现父母的心愿;还有一种最大的孝,就是佛弟子出家,如佛教中佛陀第一次回家就带爸爸证得法眼净,此外,为世界打开了解脱之门,造福了全世界,探索生死根本,带领一切如母有情出三界。
  • 40、有时候我们之所以活得累,往往是因为放不下面子来做人。虚荣心无限膨胀,蒙蔽了真实的自我,分不清什么是需要和欲望,把别人的眼光当做行为的最高标准,把别人的恭维当做人生的最高奖赏,完全迷失在世俗的迷宫中。把面子拿下来揣在衣兜里,素面朝天,你会发现原来生活真的没那么沉重。
  • 41、有些事,想多了头疼,想通了心疼。所以,想不开就别想,得不到就别要,干嘛要委屈自己。放下包袱,忘却一切烦恼,开心度过每一天。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眼泪的人,而是含着眼泪依然奔跑的人。耐心点,坚强点,总有一天,你承受过的疼痛会有助于你。有时候真的努力后,你会发现自己要比想象的优秀很多。
  • 42、只有把每个人都看成佛菩萨,才不会失掉尊重别人的心。
  • 43、懂得惜福,才会有福。心中存有幸福,幸福就会在你的身边。每个人都要学会珍惜眼前真正所拥有的,不要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马不停蹄的疲于奔命。谨记,如果只知道盲目的去追寻那虚无缥缈、遥不可及的幸福,你就会错过路边最美的风景。而很多东西,错过了一时,就是错过了一生,将来就不会再有机会挽回。
  • 44、三昧”是正定的意思,安住在人无我、法无我、万法空性的这种状态,从三界牢狱里解脱出来。我们现正在娑婆世界这个牢狱中,怎样从三界牢狱里跳出去呢?只有般若的智慧这钥匙,能让我们从这个监狱里出去,所以我们要常常地安住在般若的正定当中。大三昧”是正定。
  • 有些事,想多了头疼,想通了心疼。所以,想不开就别想,得不到就别要,干嘛要委屈自己。放下包袱,忘却一切烦恼,开心度过每一天。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眼泪的人,而是含着眼泪依然奔跑的人。耐心点,坚强点,总有一天,你承受过的疼痛会有助于你。有时候真的努力后,你会发现自己要比想象的优秀很多。
  • 45、有些事,想多了头疼,想通了心疼。所以,想不开就别想,得不到就别要,干嘛要委屈自己。放下包袱,忘却一切烦恼,开心度过每一天。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眼泪的人,而是含着眼泪依然奔跑的人。耐心点,坚强点,总有一天,你承受过的疼痛会有助于你。有时候真的努力后,你会发现自己要比想象的优秀很多。
  • 46、学习戒定慧,先从身口制止不如法的行为、不好的语言,再入到微细的心上的功夫。转变身口不好的行为、不好的语言,实际也是在间接地训练我们这颗心。
  • 47、学习戒定慧,先从身口制止不如法的行为、不好的语言,再入到微细的心上的功夫。转变身口不好的行为、不好的语言,实际也是在间接地训练我们这颗心。
  • 48、你不愿自己救自己,观音菩萨也拿你没有办法。祈祷观音菩萨,眼睛看到了,都不是真实的,虽然眼睛是心灵的一部分,但是眼睛所見到的是狭隘,所以要用心灵来感受。看到真相,要关闭错误。你看到的未必是真实,应该超越幻觉。

  • 49、心是很奇妙的,心能造一切。相是我们心造的。佛陀悲悯我们,让我们找到心。在苦难中不知道回归本源。心是大方广,是无障碍,是解脱。众生不知心,随境轮转,在境界中迷失心。
  • 50、为人处世的最佳状态是不卑不亢。太在乎别人的眼光和评价,只能让自己做事放不开手脚,犹豫不决,失去自我,失去个性,丢失的价值。坚持自己所选择的,相信自己所坚持的,才是属于你自己的正确道路。别人怎么看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做你自己,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
  • 51、父母是有形之天地,天地是无形之父母。孝有三个层次,第一种是小孝,在父母膝下承欢;第二孝为大孝,实现父母的心愿;还有一种最大的孝,就是佛弟子出家,如佛教中佛陀第一次回家就带爸爸证得法眼净,此外,为世界打开了解脱之门,造福了全世界,探索生死根本,带领一切如母有情出三界。
  • 52、感恩生活当中的一切,这一切就都变成了快乐的境界。
  • 53、菩提心就是发明心地,成佛的心。行菩萨道,是因为一切众生就是我们往昔的父母。发菩提心,无边资粮就可积累,地藏菩萨发的大愿望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十分感人,我们应随学大孝、大愿的地藏王菩萨,同时心中升起惭愧、策励之心。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