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
2023-02-03 04:46:53
4214
- 1、诚信是一道山巅的流水,能够洗尽浮华,洗尽躁动,洗尽虚假,留下启悟心灵的妙谛。
- 2、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 《墨子》
- 3、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
-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5、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蔡元培
- 6、诚信是人际交往的名片;诚信是立足市场的基石;诚信是人一生的身份证。
- 7、如果友谊一旦破坏了,连爱情也不能够再使它恢复。——《五卷书》
8、不论在什么时候开始,开始后不要停止;不论在什么时候结束,结束后不要悔恨。
- 9、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 10、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做的事,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去的地方,无论有多难、有多远。
- 11、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故也。张载
- 12、1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着一意念,只凭真真诚诚行将去,久则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吕坤
- 13、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 14、诚信经商万万年,欺骗经商一阵烟。
- 15、学习像一杯苦茶,虽苦,但很有味道。
- 16、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 17、子女中那种得不到遗产继承权的幼子,常常会通过自身奋斗获得好的发展。而坐享其成者,却很少能成大业。——培根
18、诚实而无知,是软弱的,无用的;然而有知识而不诚实,却是危险的,可怕的。——约翰逊
- 19、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陶行知
- 20、教于幼正大光明,检于心忧勤惕厉。王永彬
- 21、海纳百川,以诚为先纳天下之才;有容乃大,以信为重领潮流之首。
- 22、出自《荀子·修身》。有辛苦劳累的事情,便去抢着去做,有好的事情却能够让给别人,端庄忠诚,遵守礼法能够明察事理。这样的人周边天下,即便是四方的蛮夷,人们有没有不信任他的。
- 23、我宁愿以诚挚获得一百名敌人的攻击,也不愿以伪善获得十个朋友的赞扬。——裴多菲
- 24、不要为已消逝之年华叹息,须正视欲匆匆溜走的时光。
- 25、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苏霍姆林斯基
- 26、没有一处遗产像诚实那样丰富的了。——莎士比亚
- 27、意志薄弱的人,必须不会诚实。——拉罗什富科
28、春天之所以美好、富饶,是由于它经过了最后的料峭。
- 29、1忠诚的高尚和可敬,无与伦比。——裴多菲
- 30、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毛泽东
- 31、多年后的自己,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奋斗的自己。
- 32、至诚者高尚万人敬,弃信者卑劣千夫指。
- 33、一言之美,贵于千多。——葛洪
- 34、创起诚信校园,树起诚信学风,成为诚信学子。
- 35、人生的旅途漫长,不能因失信而变得短暂。
- 36、言必信,行必果。——子路
- 37、一言之美,贵于千金。 —— 葛洪
38、1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 39、一种美德的幼芽、蓓蕾,这是最宝贵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这就是谦逊;有了这种美德我们会其乐无穷。——加尔多斯
- 40、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 41、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 4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 43、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 44、诚信是品牌,是信誉,更是竞争力。
- 45、诚实自幼养习惯,定能养到成自然;守信从小练内功,一直练到夕阳红。
- 46、你是人生的作者,何必把剧本写的苦不堪言。
- 47、教养决定一切。桃子从前本是一种苦味的扁桃;卷心菜只是受大学教育的黄芽罢了。马克吐温
48、宁失万贯,不失诚信。
- 49、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龄
- 50、智力教育就是要扩大人的求知范围。詹·拉·洛威尔
- 51、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篇》。小的诚信树立了,大的诚信才能树立。
- 52、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即使觉说直话也没有人相信。——伊索
- 53、人与人之间,只有真诚相待,才是真正的朋友。谁要是算计朋友,等于自己欺骗自己。——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 54、诚信像一面镜子,一旦打破,你的人格就会出现裂痕。
- 55、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陶行知
- 56、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 57、1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