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虎溪僧、鹤林友、龙山客,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在洞庭柑、东阳酒、西湖蟹。
2023-05-08 06:40:46
5432
- 1、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 2、【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1)中学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前出师表三国诸葛亮(附名家书法真迹)
3、由于中间插入“西风”写触感,变换了描写角度,因而增加了意象的跳跃感,但这种跳跃仍是局部的,不超出秋景的范围。最后一个意象“夕阳西下”,是全曲的大背景,它将前九个意象全部统摄起来,造成一时多空的场面。
- 4、十分明显,《醉中天》是从《赏花时》中脱化而来,模拟痕迹犹在,二曲中出现的意象虽与马曲多有相同之处,但相比之下,皆不如《天净沙·秋思》纯朴、自然、精练。
- 5、(67)小学必背古诗75首——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 6、首先是这个题目的读音,应该是秋思。虽然在《新华字典》里没有这个读音,但是在古代的诗词里,这个思字,很多的地方要读仄声。一方面是诗的平仄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在内容和情绪的表达上,平声往往表示的是思考、思索的动作,而仄声一般表达的是较悲的内容,比如说愁思、旅思、相思,表达这种内容的时候,一般是用仄声。
- 7、笠翁对韵:下卷五歌(国学诵读)
- 8、⑸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处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 9、再看他用字:“枯,老,昏,古,瘦,下一字便觉愁重十分,成一句已经不能自己。至于成篇可让人泣不成声也。最绝处在马之前下一‘瘦’字,妙在欲写人之瘦而偏不写人,由写马之瘦而衬出其人之瘦,其人之清贫。路途跋涉之艰辛。求功名之困苦。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感其心。读此曲而不泪下者不明其意也。
- 10、董解元《西厢记》中有一曲(仙吕·赏花时):“落日平林噪晚鸦,风袖翩翩吹瘦马,一经入天涯,荒凉古岸,衰草带霜滑。瞥见个孤林端入画,蓠落萧疏带浅沙。一个老大伯捕鱼虾,横桥流水。茅舍映荻花。”其中有六个意象出现在马曲之中。
- 11、【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位诗人伫立在树下,望着树上的乌鸦,不由得发出一声叹息。
- 12、再看他用字:“枯,老,昏,古,瘦,下一字便觉愁重十分,成一句已经不能自己。至于成篇可让人泣不成声也。最绝处在马之前下一‘瘦’字,妙在欲写人之瘦而偏不写人,由写马之瘦而衬出其人之瘦,其人之清贫。路途跋涉之艰辛。求功名之困苦。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感其心。读此曲而不泪下者不明其意也。
13、论语诵读——子路第十三(中下)
- 14、(诗词欣赏)母亲节,在古诗词中读懂母爱
- 15、(46)小学必背古诗75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 16、“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
- 17、(美文欣赏)沈从文:我所生长的地方丨
- 18、译文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 19、萧瑟的秋风拂过一片寂静的林子。不,那算不上是林子,只有几棵孤寂的老树。树叶昏黄无力,树杆上绕着几根干枯却顽强的枯藤,一条蜿蜒的小路,通向远方……
- 20、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
- 21、好文章推荐阅读:(点击标题可读)
- 22、总之,在许多学者已经对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作了解读后,我还提出一些不同想法,其结论,也许是加深了对这篇作品的理解,也许只是个人的一种误读,穿凿附会或难避免,希望读者诸君不吝指教。
23、枯竭的藤蔓缠绕着无叶的枯枝,几只归巢的乌鸦迎面飞来,落在将要栖息的树枝上,旅人微微叹了口气,牵着瘦削的老马继续踏在苍苔丛生,残破不堪的石道上,夕阳下落寞的身影越发的悲凉。
- 24、他在年轻时写诗曾献上龙楼,热衷过进取功名,但未能实现。马致远与关汉卿、白朴相近而稍晚,青年时期仕途坎坷,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病逝于泰定元年(1321年)以后,死后葬于祖茔。
- 25、天净沙秋思主要描写了秋天萧瑟的景物: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 26、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 27、(美文欣赏14)庄子名篇《逍遥游》康辉诵读附翻译王宠小楷作品
- 28、天净沙秋思主要描写了秋天萧瑟的景物: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 29、(43)小学必背古诗75首—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 30、(67)小学必背古诗75首——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 31、《天净沙秋思》主要写的是,在一派萧条,凄凉而又悲戚戚的环境里,一位背井离乡的游子骑着瘦骨嶙峋的老马,在万物的自然环境前,一切都是那么的渺小,那么的卑微。使得阅读这篇曲子的人,无时无刻不感觉到深深的哀愁的情绪。
- 32、枯藤缠在老树上,老树上蹲着黄昏时准备栖息的乌鸦。一座小桥,桥下流水潺潺,溪岸不远处一户农民家的小庐。古老的村道上,西风萧瑟,一位旅人骑着瘦弱的马儿走过。此时,正值夕阳徐徐下落,在他乡游历的人忧伤凄楚的心情,就好比要断了肠的一般。
33、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 34、抒写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
- 35、在作者勾勒的秋景图上,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在秋风萧飒中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晖给枯藤、老树、昏鸦涂上一抹金黄的颜色;“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 36、这里是朗读者的聚集地,你来朗读,你来倾听!
- 37、《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一首小令。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独自漂泊的羁旅途中,他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 38、2018年文学考研必备资料《通关宝典+秒杀题集》发售啦!(点击查看详情~)
- 39、首先是这个题目的读音,应该是秋思。虽然在《新华字典》里没有这个读音,但是在古代的诗词里,这个思字,很多的地方要读仄声。一方面是诗的平仄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在内容和情绪的表达上,平声往往表示的是思考、思索的动作,而仄声一般表达的是较悲的内容,比如说愁思、旅思、相思,表达这种内容的时候,一般是用仄声。
- 40、梦烟霏尤悠张芳君白秀萍老墨崔德煌孙文
- 41、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 42、远望黄昏时的乌鸦,正在寻觅枯藤老树栖息,(枯藤老树昏鸦。衬托游子对家乡思念)近看有正依傍着小桥和流水伴居的人家,(小桥流水人家。作者对家乡的情怀想念)眼前只有一匹瘦马驮着漂泊的游子,(古道西风瘦马。抒出自己的悲痛)在秋风古道上慢慢移步。看夕阳的余晖已经昏螟西下。(夕阳西下,)羁旅在外漂泊的人浪迹天涯,思念到肠断。(断肠人在天涯。比喻游子思念家乡的悲心,痛到了“肠断”!)。
43、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百转,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
- 44、(18)小学必背古诗75首——鹿柴(唐)王维(少儿国学经典诵读)
- 45、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
- 46、编辑码字不易,求转发,求点在看,求关注,感谢!
- 47、《天净沙 秋思》是马致远的成功之作,被称为“秋思之祖”,可见其作品之高妙。我们先温习一下这首作品:
- 48、欢迎喜欢阅读喜欢朗读的朋友加入我们!
- 49、经典咏流传:《三字经》全文朗读+注音+注释
- 50、(读经典04)偶拾呼兰河传(节选)与大家分享
- 51、(诗词欣赏)母亲节,在古诗词中读懂母爱
- 52、(读经典07)古文名篇——项脊轩志(高中必背语文)
53、(读经典04)偶拾呼兰河传(节选)与大家分享
- 54、这是马致远著名的小曲,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这支曲以断肠人触景生情组成。从标题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动机。
- 55、徘徊在明月清风的意象中,感受对中国文化的温情与敬意......(于丹)
- 56、前三句共写有九种事物,“枯藤”“昏鸦”言秋末黄昏之景,渲染了悲凉的气氛,第一句第三句中“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一个个的凄凉画面,正是天涯断肠人心境的直接反映(触景生情,因情设景,情景交融)。第二句则以乐景写哀情,反衬离人思乡的愁绪,通过第二句与第一三句的对比。凸现漂泊异乡的人愁肠寸断的悲苦与寂寞。
- 57、在景物的选择上,他为了突出与强化凄惨凉悲苦的情感,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色,最能表现羁旅行人孤苦惆怅情怀的十个意象入曲,将自己的情感浓缩于这十个意象之中,最后才以点晴之笔揭示全曲主题。
- 58、风清梅庐龙佩匡晖姜彬马峥嵘周路平黄莽
- 59、《天净沙·秋思》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这首被赞为秋思之祖的成功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