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的偎依你啊,我自豪
2023-04-22 22:57:47
4784
1、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龚自珍《湘月·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怀有赋时予别杭州盖十年矣》
- 2、棱棱插巨海,渺渺漾中川。——戴良《望大牢山》
- 3、扬州时有下江兵,兰陵镇前吹笛声。——王维《同崔傅答贤弟》
- 4、江上蟹螯沙渺渺,坞中蜗壳雪漫漫。——许浑《灞上逢元九处士东归》
- 5、绵绵渺渺楚云繁,万里西归望国门。——皎然《送僧之京师》
- 6、扬州时有下江兵,兰陵镇前吹笛声。——王维《同崔傅答贤弟》
- 7、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刘长卿《别严士元》
- 8、白云何渺渺,天地何茫茫。——文天祥《保州道中》
- 9、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 10、菰蒲短短未出水,渺渺春湖如冻云。——黄庭坚《观化十五首·菰蒲短短未出水》
11、星座通霄狼鬣暗,戍楼吹笛虎牙闲。——杜牧《道一大尹存之、庭美二学士简于圣明…四韵呈上三君子》
- 12、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 13、记月榭鸣筝,露桥吹笛,说着也眉皱。——陈维崧《清明感旧》
- 14、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 15、黄鹤楼中吹笛罢,洞庭湖畔醉吟馀。——孙子光《榴皮题壁·黄鹤楼中吹笛罢》
- 16、古戍何人晚吹笛,客船莫向城边系。——刘炳《浔阳行》
- 17、山鸟惊吹笛,江猿看洗兵。——岑参《送郭仆射节制剑南》
- 18、渺渺望天涯,清涟浸赤霞。——钱起《江行无题一百首》
- 19、风沙渺渺客联镳,时拂吟鞭慰寂寥。——马臻《新州道中》
- 20、星座通霄狼鬣暗,戍楼吹笛虎牙闲。——杜牧《道一大尹存之、庭美二学士简于圣明…四韵呈上三君子》
21、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虞集《听雨》
- 22、扬州时有下江兵,兰陵镇前吹笛声。——王维《同崔傅答贤弟》
- 23、一笛横秋风,渺渺心话长。——陈著《和单君范古意六首·牧》
- 24、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横吹曲辞·陇头吟》
- 25、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 26、马上吹笛起寒风,道傍舞剑飞春雪。——储光羲《贻从军行》
- 27、万里山河秋渺渺,一天风雨夜萧萧。——王冕《新店道中·其一》
- 28、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虞集《听雨》
- 29、渺渺予怀,天淡云闲,万事浮埃。——卢挚《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
- 30、曲中复作孤吹笛,玉龙一吟群籁寂。——陈舜俞《双溪行》
31、汉魏名流,临风吹笛,作赋登楼。——卢挚《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
- 32、山鸟惊吹笛,江猿看洗兵。——岑参《送郭仆射节制剑南》
- 33、渺渺钱唐路几千,想君到后事依然。——白居易《送姚杭州赴任,因思旧游二首》
- 34、胡雏吹笛上高台,寒雁惊飞去不回。——杜牧《边上闻笳三首》
- 35、万里山河秋渺渺,一天风雨夜萧萧。——王冕《新店道中·其一》
- 36、浦深烟渺渺,沙冷月苍苍。——白居易《江南喜逢萧九彻因话长安旧游戏赠五十韵》
- 37、孤鹤横江秋度影,商船吹笛夜闻声。——史鉴《送黄景新归豫章》
- 38、梦觉乌鸦渺渺中。——舒岳祥《梦笑》
- 39、两岸各无船,渺渺难济渡。——寒山《诗三百三首》
- 40、列饮杏花阴,吹笛侑羹献。——宋濂《次黄侍讲赠陈性初诗韵》
41、碧水何渺渺,白云亦英英。——皎然《答道素上人别》
- 42、江上蟹螯沙渺渺,坞中蜗壳雪漫漫。——许浑《灞上逢元九处士东归》
- 43、万里山河秋渺渺,一天风雨夜萧萧。——王冕《新店道中·其一》
- 44、棱棱插巨海,渺渺漾中川。——戴良《望大牢山》
- 45、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
- 46、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欧阳修《梦中作》
- 47、渺渺故园情最苦,不知归梦属谁家。——李流谦《送计祖仁雒县丞》
- 48、渺渺钱唐路几千,想君到后事依然。——白居易《送姚杭州赴任,因思旧游二首》
- 49、里中耆旧今已无,忍听邻人更吹笛。——晁公溯《得东南书报乱后东都故居犹存而州北松槚亦无》
- 50、欲借仙家辽海鹤,月明吹笛水晶宫。——林鸿《题吴江垂虹桥》
51、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杜甫《吹笛》
- 52、胡雏吹笛上高台,寒雁惊飞去不回。——杜牧《边上闻笳三首》
- 53、白日上昭昭,青云高渺渺。——白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我年三首》
- 54、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李师中《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
- 55、渺渺兮注海,海苍苍兮路茫茫。——元稹《有酒十章》
- 56、迎来出烟雾,渺渺戏蓬瀛。——张说《道家四首奉敕撰》
- 57、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杜牧《齐安郡晚秋》
- 58、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杜甫《吹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