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上册”→语文、数学、外语、综合上册资源
2023-02-19 03:18:36
4145
- 1、这首诗应当是作于713—741年(唐开元)年间游历江南之时,当时正是盛唐时期。此诗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是诗人寓居在今绍兴县东南五云溪(即若耶溪)的作品。
- 2、(唐诗三百首3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本文来源于:古诗文赏析gswsx.cn
- 4、⑴鸟鸣涧:鸟儿在山涧中鸣叫。
- 5、此诗可谓王维融画法入诗的力作。
- 6、“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 7、(唐诗三百首11)张九龄《望月怀远》
- 8、②颔联“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直写汉江景观,气象壮美,出语雄伟有力,所写之景亦真亦幻,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如同意境幽远的水墨画,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
- 9、“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山翁,即山简,晋人。《晋书·山简传》说他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当地习氏的园林,风景很好,山简常到习家池上大醉而归。诗人要与山简共谋一醉,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此情也融合在前面的景色描绘之中,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 10、楚塞:楚国边境地带,这里指汉水流域,此地古为楚国辖区。三湘:湖南有湘潭、湘阴、湘乡,合称三湘。一说是漓湘、蒸湘、潇湘总称三湘。
- 11、这首《汉江临泛》可谓王维融画法入诗的力作。
- 12、(唐诗三百首5)沈佺期《杂诗》
13、不过,这首诗是王维题友人所居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五首诗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因此,以解释为山中此时实有的春桂为妥。
- 14、鉴赏:全诗含蓄深厚,曲折别致,独具匠心,耐人寻味。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
- 15、这种所见景象如此悲凉而伤感,所思也是那样广阔而渺远。把推象中的思妇情思和哀哀叹息,放置在那样一个广阔背景之下用以衬托,显得格外深沉。
- 16、赵珈婧云:王维·鸟鸣涧
- 17、接着,诗人的笔墨从“天地外”收拢,写出眼前波澜壮阔之景:“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正当诗人极目远望,突然间风起浪涌,所乘之舟上下波动,眼前的襄阳城郭也随着波浪在江水中浮浮沉沉。风越来越大,波涛越来越汹涌,浪拍云天,船身颠簸,仿佛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风浪之前,船儿是平缓地在江面行驶,城郭是静止地立于岸边,远空是不动地悬于天际;风浪忽至,一切都动了起来。这里,诗人笔法飘逸流动。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却说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明明是波涛汹涌,浪拍云天,却说成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诗人故意用这种动与静的错觉
- 18、在《鸟鸣涧》这首诗中,王维以娴熟精炼的笔法,用“以动衬静”的表达手法,营造出静谧的意境,仅仅用二十个字便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一幅幽静宜人的春山月夜图。起初,诗人感受到的是夜深人静,万籁俱寂。忽然,月光穿云而出,仿佛给大自然披上了一层轻盈的薄纱。
- 19、唐王维辋川图绢本设色日本圣福寺
- 20、【汉江临泛王维】(唐诗三百首26)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 21、1《冬日游览》 唐·王维
- 22、字词典故“郡邑”:(府县。秦汉后,郡比县大。)“浦”:(水边。)
23、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
- 24、(唐诗三百首71)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 25、2《雪中忆李楫》 唐·王维
- 26、沿江的郡邑,恰似浮在水面之上;水天相接的边际,波涛激荡滚动。
- 27、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鸟鸣涧》
- 28、读过王维的这三首诗才明白,总是有些孤独被放在那里,处好了,人就通透了。
- 29、“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语工形肖,一笔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作为画幅的背景。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诗虽未点明汉江,但足已使人想象到汉江横卧楚塞而接“三湘”、通“九派”的浩渺水势。诗人将不可目击之景,予以概写总述,收漠漠平野于纸端,纳浩浩江流于画边,为整个画面渲染了气氛。
- 30、(答案:桂花、春山、明月、山鸟;突出山涧的幽静。)
- 31、【鸟鸣涧王维】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32、汉江流域是中华的大粮仓,沿途有不少郡县。有些赏析把“波澜”解释成“大浪翻滚”,这是不正确的。我们前面说了,汉江中游河道宽阔,她的确是一条性情温顺的母亲河。宽阔的江面是不存在什么惊涛骇浪的,这很类似“洞庭湖”,不禁又让人想起孟浩然那著名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平湖缓江的水波是比较平比较宽的,看起来就像是天地在摇,倒影在晃,于是有了王维的“动远空”,孟浩然的“撼岳阳”。
33、唐诗鉴赏‖王维:桃源行
- 34、《汉江临泛》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五律。
- 35、(唐诗三百首44)李颀《琴歌》
- 36、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
- 37、(诗评:这首诗是山水名篇,可谓一句一画,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 38、经典咏流传: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39、⑶荆门:山名,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战国时为楚之西塞。九派:指长江的九条支流,长江至浔阳分为九支。相传大禹治水,开凿江流,使九派相通。这里指江西九江。
- 40、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41、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 42、桂树枝叶繁茂,而花瓣细小。花落,尤其是在夜间,并不容易觉察。因此,开头“人闲”二字不能轻易看过。“人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有此作为前提,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被觉察到了。诗人能发现这种“落”,或仅凭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触觉,或凭声响,或凭花瓣飘坠时所发出的一丝丝芬芳。总之,“落”所能影响于人的因素是很细微的。而当这种细微的因素,竟能被从周围世界中明显地感觉出来的时候,诗人则又不禁要为这夜晚的静谧和由静谧格外显示出来的空寂而惊叹了。这里,诗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环境气氛,是互相契合而又
43、据《新唐书·王维传》记载,王维于开元初进士及第后授太乐丞,因坐伶人舞黄狮事被贬为济州同仓参军,直到开元二十三年(735)张九龄执政才返京任右拾遗。
- 44、这首诗通过描写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景,营造出春天的山谷中的一派生机,而这些动景更衬托出一片静谧的意境,以动衬静,韵味无穷。
- 45、《鸟鸣涧》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作于开元年间游历江南之时,其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此诗描绘山间春夜中幽静而美丽的景色,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全诗紧扣一“静”字着笔,极似一幅风景写生画。诗人用花落、月出、鸟鸣等活动着的景物,突出地显示了月夜春山的幽静,取得了以动衬静的艺术效果,生动地勾勒出一蝠“鸟鸣山更幽”的诗情画意图。全诗旨在写静,却以动景处理,这种反衬的手法极见诗人的禅心与禅趣。
- 46、✦郡邑:指汉水两岸的城镇。✦浦:水边。
- 47、这首诗写春山之静。“静”被诗人强烈地感受到了。由于“人闲”,也就是人静。人静缘于心静,所以觉察到桂花的坠落。
- 48、明月升起光辉照耀,惊动了山中栖鸟;不时地高飞鸣叫,在这春天的溪涧中。
- 49、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 50、我願留在此地,陪伴常醉的山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