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风,熏香四溢,丰富的沁香,抬头望着天空,晴朗了许多,云彩白白,衬托了蓝色晶莹。

  • 1、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 2、诗词君:作者在欣赏风景、吟咏诗歌的时候,突然发现眼前村庄里的小桥和原野上的树木,与自己故乡的十分相似,因而产生了思乡的愁绪。有多少人有这样的经历,一点与家乡相似的景物,都会引起深深的乡愁。

  • 3、《望月有感》唐代:白居易
  • 4、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 5、唐杜甫
  •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 6、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 7、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 8、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 9、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 10、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 11、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
  • 12、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 13、《月夜忆舍弟》
  • 14、【思乡的诗歌】小学生试卷:那些脑洞大开的神奇答案
  • 15、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 16、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 17、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 18、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19、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20、但是,回到故乡才发现,不知不觉间,自己早已把那个挥洒了十年汗水与泪水的地方当成了第二个故乡。
  • 21、《滞雨》(唐代)李商隐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 22、《作家美文》小作家学生专栏征稿

  • 23、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 24、译文: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 25、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 26、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27、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 28、为了谋个好前途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已经十年,每天都归心似箭,心心念念都是故乡的风景。
  • 29、诗词君: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寸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 30、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 31、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韦庄《章台夜思》
  • 鉴赏:“何人不起故园情”,听到这笛声的,谁不会动思乡之情呢?联系第一句看,这种游子怀念故园的感情,最初可能是隐藏的、莫可名状的,因偶然听到的笛声突然明朗、强烈起来了。

    32、鉴赏:“何人不起故园情”,听到这笛声的,谁不会动思乡之情呢?联系第一句看,这种游子怀念故园的感情,最初可能是隐藏的、莫可名状的,因偶然听到的笛声突然明朗、强烈起来了。

  • 33、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 34、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 35、【有关思乡的诗句】文字传承思想,阅读启迪心灵
  • 36、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 37、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 38、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袁凯《京师得家书》
  • 39、唐杜甫
  • 40、《出塞二首·其一》唐代:王昌龄
  • 41、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 42、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 43、适合官宣恋情的朋友圈文案
  • 44、心期切处,更有多少凄凉,殷勤留与归时说。
  • 新年来临思乡之心更切,独立天边不禁热泪横流。
  • 45、新年来临思乡之心更切,独立天边不禁热泪横流。
  • 46、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47、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韦应物《闻雁》
  • 48、《夜思》
  • 49、《十五夜望月》
  • 50、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灞上秋居》
  • 51、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 52、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 53、《出塞二首·其一》唐代:王昌龄
  • 54、诗词君: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艺术力量。这种艺术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艺术概括。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