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 1、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杨万里《竹枝词》
  • 2、爱国主义的力量多么伟大呀,在它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了什么呢?车尔尼雪夫斯基
  • 3、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范成大《州桥》

  • 4、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杨继盛《就义诗》
  • 5、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李白《战城南》
  • 凡是不爱自己国家的人,什么都不会爱。拜伦
  • 6、凡是不爱自己国家的人,什么都不会爱。拜伦
  • 7、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李白《西施》
  • 8、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9、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 10、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 11、梅似雪,柳如丝。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 1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13、爱国的名言

  • 14、断魂还逐晚潮回,相映枝头红更苦。郑文焯《玉楼春》
  • 1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16、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杜审言《渡湘江》
  • 17、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周邦彦《瑞龙吟大石春景》
  • 18、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天涯暮。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 19、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 20、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刘彻《武帝求茂才异等诏》
  •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地图》
  • 21、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地图》
  • 22、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 23、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 24、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 25、躞蹀青骊马,往战城南畿。吴均《战城南》
  • 26、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 27、爱国的古诗
  • 28、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赵秉文《青杏儿》
  • 29、春思远,谁叹赏、国香风味。周密《绣鸾凤花犯赋水仙》
  • 30、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
  • 31、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 32、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杨继盛《就义诗》
  • 33、此马非凡马,房星是本星。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四》

  • 34、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 35、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刘彻《武帝求茂才异等诏》
  • 天相汉,民怀国。史达祖《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
  • 36、天相汉,民怀国。史达祖《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
  • 37、添衣策马寻亭堠。周邦彦《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
  • 38、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车耀先
  • 39、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 40、素臣称有道,守在於四夷。田锡《塞上曲》
  • 41、如果一个人没国家民族观念,即使富有,也实在令人惋惜。李嘉诚
  • 42、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43、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高適《送魏八》

  • 44、西北大风起,东南战血多。风吹铁马动,还我旧山河。杨虎城
  • 45、莫避春阴上马迟。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 4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 47、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 48、唐杜甫
  • 49、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曲》
  • 50、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 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吴潜《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 51、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吴潜《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 52、断魂还逐晚潮回,相映枝头红更苦。郑文焯《玉楼春》
  • 5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 54、唐杜甫
  • 55、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 56、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徐锡麟《出塞》
  • 57、臣子恨,何时灭。
  • 58、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 59、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 60、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四》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