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早晨,开门炮仗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2023-02-12 20:27:02
1114
- 1、端午节这天小孩子佩戴香囊的习俗据说有避邪驱瘟的含义,而在南方,年轻男女还会通过香囊来表达各自的爱意。香囊形状万千,小巧可爱,但它不仅仅是装饰品而已。香囊内通常会装有中草药、香药、朱砂、雄黄等,具有驱虫防病的功效。外面由丝布包着,再用彩色丝线缠绕固定,最后再用彩绸刺绣,五颜六色的香囊十分炫彩夺目。
2、已讶殊岁时,仍嗟异风俗。——白居易《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弟》
- 3、歌舞散灵衣,荒哉旧风俗。——杜甫《南池》
- 4、文皆正风俗,名共溢寰区。——皎然《陪颜使君饯宣谕萧常侍》
- 5、佩香囊
- 6、鼓手、锣手: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
- 7、浙江湖州粽子
- 8、万古斥卤地,能令风俗淳。——卢楠《闻张鹅山侍御巡按甘肃比岁当还敬以此寄上》
- 9、遗老村巷古,遐荒风俗淳。——蓝智《早发黄州驿赠江上老父》
- 10、一变风俗美,再变礼乐兴。——王冕《仁风》
- 11、舍罪警风俗,流芳播沧瀛。——李白《东海有勇妇》
12、佩香囊
- 13、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 14、规橅载在庙堂上,自使风俗淳浇漓。——苏颂《次韵王宣徽太尉耆年会诗》
- 15、分工:桨手 、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
- 16、淮南风俗事瓶罂,方法相传竟留蓄。——苏轼《扬州以土物寄少游?此诗为秦观作?》
- 17、米质香软,分为咸、甜两种。咸的以新鲜猪肉浸泡上等酱油,每只粽子用肥瘦肉各一片为馅。甜粽以枣泥或豆沙为馅,上面加一块猪板油。蒸熟后,猪油融入豆沙,十分香滑适口。
- 18、劳生共乾坤,何处异风俗。——杜甫《写怀二首》
- 19、传闻共国居大岛,土壤活饶风俗好。——司马光《和君倚日本刀歌》
- 20、吾乡风俗有如此,终古不愧尹母诗。——管讷《尹母行》
- 21、悠然万方静,风俗揖华胥。——杨巨源《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十首》
22、欲知风俗家家厚,看取耕桑处处同。——赵蕃《同谢丈签判送赵台州至灵鹫签判丈道中有诗蕃》
- 23、至今风俗含古意,柔桑渌水招行人。——苏轼《送王伯守虢》
- 24、风俗可怪亦可怜,食无匕箸但用手。——方回《为张都目益题爪哇王后将相图》
- 25、帝途高荡荡,风俗厚誾誾、暇日耕耘足,丰年雨露频。——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
- 26、一人调风俗,万国和且平。——李华《咏史十一首》
- 27、形胜分明在指顾,风俗想像增咨嗟。——顾璘《张司徒所画山国图歌》
- 28、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 29、我缘寡薄非明主,礼乐风俗成规矩。——赵光义《缘识·春色春兮景媚妍》
- 30、南方异风俗,强食鱼尾莘。——苏辙《次韵子瞻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刘莘老》
- 31、时时慰风俗,往往出东田。——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32、
浙江湖州粽子
- 33、民间活动:主要有祭祀屈原、纪念伍子胥、插艾蒿、挂菖蒲、喝雄黄酒、吃粽子、龙舟竞渡、除五毒等。屈原
- 34、能文变风俗,好客留轩盖。——李白《赠从孙义兴宰铭》
- 35、我缘寡薄非明主,礼乐风俗成规矩。——赵光义《缘识·春色春兮景媚妍》
- 36、能文变风俗,好客留轩盖。——李白《赠从孙义兴宰铭》
- 37、形胜分明在指顾,风俗想像增咨嗟。——顾璘《张司徒所画山国图歌》
- 38、
浙江湖州粽子 - 39、至今风俗含古意,柔桑渌水招行人。——苏轼《送王伯守虢》
- 40、是时风俗盖浑灏,其臣拜诵俱坚确。——李东阳《石鼓歌》
- 41、谩取诗言占离毕,徒依风俗验鸣鸠。——梅尧臣《和谢舍人洊震》
42、粽子的起源远早于屈原时期,为了纪念屈原,后人才坚持端午吃粽子,慢慢就形成了这样的习俗。吃粽子的习俗在中国各地都盛行,也是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
- 43、在昔祖宗时,风俗极粹美,人材兼南北,议论忘彼此。——陆游《岁暮感怀以余年谅无几休日怆已迫为韵·在昔祖宗时》
- 44、吾乡风俗有如此,终古不愧尹母诗。——管讷《尹母行》
- 45、时时慰风俗,往往出东田。——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 46、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
- 47、吃粽子
- 48、一人调风俗,万国和且平。——李华《咏史十一首》
- 49、见说巴风俗,都无汉性情。——元稹《遣行十首》
- 50、粽子的起源远早于屈原时期,为了纪念屈原,后人才坚持端午吃粽子,慢慢就形成了这样的习俗。吃粽子的习俗在中国各地都盛行,也是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
- 51、端午吃粽子也是一个重要习俗,粽子又被称为筒粽;、角黍;,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每个地方的粽子口味和馅料都有所不同,粽子最初为了祭祀祖先神灵,但是屈原投江那天也正是五月初五,人们不忍心江中的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便向江中的鱼虾投入粽子。
52、竟岁厌往还,行堤乐风俗。——梅尧臣《寄光化退居李晋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