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索单调的冬季里,总是在盼望春天。

  • 1、/每日一首诗,诗中岁月长/
  • 2、唐代诗人李商隐为追悼亡妻王氏的诗作。此诗前二句写荷叶的“生”与“枯”,暗示人生的变化;后二句感叹尽管自己此身尚存此情长在,无奈逝者已矣,格调无限凄惋,将前两句所蕴含的绵绵深情推向无以复加的新境。
  • 3、“深知身在情长在”一句无限凄惋,将前两句所蕴含的绵绵深情推向无以复加的诗境。如此一往情深的悼亡语,正如其作于东川的《属疾》诗所云:“多情真命薄,容易即回肠。”他也只不过暂存人世,最为伤心的是常常触绪成悲,哀思难禁。

  • 4、将见衣匣前,泚流似江水。——释德洪《出檀衣赞二首·其一》
  • 5、荷叶生时,万物生,蓬勃生机,阳光明媚,而独自怅惘,春愁来的突然又无奈。荷叶枯时,留得残荷听雨声,万物凋零,而秋恨成。四季之间,岁月更迭,无一不愁肠百结。
  • 孰能稍激长江水,顾使漕河舟亦起。——赵蕃《长江》
  • 6、孰能稍激长江水,顾使漕河舟亦起。——赵蕃《长江》
  • 7、“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身在情长在”,就是李商隐对亡妻或者旧情人的感情,只有到死才会消亡。诗歌的最后一句则回到诗歌的题目《暮秋独游曲江》,写诗人惆怅地望着曲江。江水的意境也常被用来象征生命和时间的流逝,诗人在惆怅望着曲江静静流逝的江水时,想去了亡妻或旧情人,想起了如江水流逝的往事。
  • 8、长淮尽头江水过,千里万里截住为金山。——罗玘《送胡惟峻奉使云贵便道毗陵省母》
  • 9、浓愁深似三江水,都在沧洲白马边。——郑洪《遣闷》
  • 10、春恨:犹春愁,春怨。
  • 11、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李白《秋浦歌·秋浦长似秋》
  • 12、谁家有酒判一醉,万事从他江水流。——戎昱《苦辛行》
  • 13、金山之下长江水,击楫中流书壮志。——戴复古《嘉定甲戌孟秋二十有七日起居舍人兼直学士院》

  • 14、【怅望江头江水声】这首七言绝句是李商隐根据自己情感经历写成的一首诗。像李商隐的大多数无题诗一样,《暮秋独游曲江》这首诗也难以考证具体的本事。有认为是写给亡妻王氏,也有认为是写给情人“荷花”的。
  • 15、“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诗一开头就用缓慢沉重的语气喃喃诉说起作者内心的憾恨。这两句赋中寓比,把无情的曲江荷叶化为有情之物,仿佛荷叶的春生、秋枯都与诗人的哀思有关。句中春生、秋枯,恨生、恨成映衬对比,更丰富了诗的内涵。这样,诗的前半从语气、字句、修辞、写法诸方面无不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悼亡的沉痛感情。
  • 16、后来诗人每见到湖塘里的荷花,心中便泛起阵阵忧伤。他自始至终也不能忘记那清秀美丽的“荷花”姑娘。不论这个传说真实与否,多情文士李商隐的爱情诗,多与荷花结缘则是勿庸置疑的事实。
  • 17、谁堪世事更相牵,惆怅回船江水渌。——刘长卿《戏赠干越尼子歌》
  • 18、可是呀,逃也逃不掉,无路可进,最可怕是连退路也没有。只要身在此时此刻,此世间,万绪牵绊就缠绕周身,逃也逃不掉,跑也跑不脱,只有,独立江头,看江水悠悠,流不尽,许多愁。
  • 19、关于此诗还有一段美丽感伤的爱情故事。相传李商隐与王氏相恋结合以前,曾有一恋人,小名叫“荷花”。荷花天生丽质,清秀可人,心地善良淳朴。李商隐年青有为,相貌出众,才华横溢。两人情投意合非常恩爱。在“荷花”的陪读下,李商隐的才学进步很快,两人一起度过了一段幸福甜蜜的时光。就在李商隐快要进京赶考的前一个月。“荷花”突然身染重病,李商隐回天无术,只能日夜在病榻前陪伴“荷花”。随着病情的加重,一朵娇艳的“荷花”不幸早早地凋零了。“荷花”的早逝,给诗人带来了无比沉重的打击。后来诗人每见到湖塘里的荷花,心中便泛起阵阵忧伤
  •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张籍《春别曲》
  • 20、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张籍《春别曲》
  • 21、行人泪堕岘山下,过客手摹江水边。——吴宽《题何刻工卷》
  • 22、荷叶初生时,春恨已生。荷叶枯时,秋恨又成。深深知道,只要身在人世,情意地久天长永存。多少惆怅,只有那流不尽的江水声。
  • 23、出自:《暮秋独游曲江》唐代:李商隐

  • 24、锦屏山势舞双鸾,影入嘉陵江水寒。——释文珦《锦屏山图》
  • 25、李商隐妻子王氏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秋病故。是年秋冬之际,李商隐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府,前后凡五年。大中十年(856)冬,柳仲郢被命入朝,李商隐随柳氏返京。
  • 26、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着淡红衫。李觏《忆钱塘江》
  • 27、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刘禹锡《杂曲歌辞浪淘沙》
  • 28、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朗读诗词
  • 29、万里乾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李东阳《九日渡江》
  • 30、这种难以排遣的情感,到末句化为一片苍茫江景——“怅望江头江水声”,无可奈何之时,只有满心怅然,遥听水声。“江头江水”,两个“江”字,相隔一音而重叠,回环往复之中,无限缠绵,也是无限怅惘;对于江水,不曰“听”而曰“望”,看似无理,实则神采自具。
  • 31、本诗文字上的重复使诗歌具有一种民间歌谣的格调,和回环往复的音调之美。诗以荷叶的生与枯象征情感和人生的变化,诉说自己直到死亡才会消失的爱。结尾以景结束,以静静流逝的江水象征已经逝去的往事。
  • 32、筠竹千年老不死,长伴神娥盖江水。——李贺《湘妃》
  • 33、天边忽地起轻雷,日耀银戈战阵开。赵朴初《钱塘江观潮》

    荷叶初生时,春恨已生。荷叶枯时,秋恨又成。
  • 34、荷叶初生时,春恨已生。荷叶枯时,秋恨又成。
  • 35、前年边马饮江水,烽火瓜州一水间。——韩元吉《送陆务观得倅镇江还越·前年边马饮江水》
  • 36、将见衣匣前,泚流似江水。——释德洪《出檀衣赞二首·其一》
  • 37、张帆江水秋,伐鼓关月落。——汪广洋《远游陪师西征》
  • 38、落木满江水,离人怀渭城。——许棠《秋江霁望》
  • 39、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韩愈《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 40、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着淡红衫。李觏《忆钱塘江》
  • 41、李商隐妻子王氏于公元851年秋病故。大中十年冬,柳仲郢被命入朝,李商隐随柳氏返京。第二年春上抵达长安。《冯谱》谓其“似十一年春初方还京”,是也。公元858年春,李商隐已病殁于郑州。由此推之,此篇当为李商隐大中十一年(857)秋暮独游曲江之作。
  • 42、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 43、锦江水涸贡转多,宫中尽著单丝罗。——王建《织锦曲》

  • 44、荷叶生时春恨起,荷叶枯时秋恨成。
  • 45、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李白《送别》
  • 46、灵鳌峰在江水边,清赏几时同周旋。——孙蕡《寄罗都事友章》
  • 47、谁堪世事更相牵,惆怅回船江水渌。——刘长卿《戏赠干越尼子歌》
  • 李商隐妻子王氏于唐宣宗大中五年秋病故。大中十年冬,柳仲郢被命入朝,李商隐随柳氏返京。第二年春上抵达长安。《冯谱》谓其“似十一年春初方还京”,是也。大中十二年春,李商隐已病殁于郑州。由此推之,此篇当为李商隐大中十一年秋暮独游曲江之作。
  • 48、李商隐妻子王氏于唐宣宗大中五年秋病故。大中十年冬,柳仲郢被命入朝,李商隐随柳氏返京。第二年春上抵达长安。《冯谱》谓其“似十一年春初方还京”,是也。大中十二年春,李商隐已病殁于郑州。由此推之,此篇当为李商隐大中十一年秋暮独游曲江之作。
  • 49、雷鼓远惊江怪蛰,雪车横驾海门高。刘黻《钱塘观潮》
  • 50、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崔季卿《晴江秋望》
  • 51、前三句是至情语,结句则新境再展,转用婉曲语作收。又值幕秋之时,衰病垂幕的李商隐独游曲江,闻声起哀,触景伤情。“怅望江头江水声”,他似乎在怅望水声,而不是在听水声。表面的视、听错乱,深刻地反映了他内心的怅恨茫然。曲江流水引起他前尘如梦的回忆,往事难追的怅恨,逝者如斯的叹息。诗戛然而止,却如曲江流水有悠悠不尽之势。
  • 52、树无一叶万梢枯,活底秋江水墨图。——杨万里《晚风寒林二首·树无一叶万梢枯》
  • 53、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刘禹锡《杂曲歌辞浪淘沙》

  • 54、意思是:儿童不理解春天的意义,只是盲目的挑人走的地方走。这句诗描写了春天游人踏春的热闹景象,和自己内心的悲凉做对比。
  • 55、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