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
2023-05-02 20:43:14
5538
- 1、楼船吹篴汉江流,乘月经过黄鹤楼。——顾璘《重别行送李川甫还沔南兼讯李献吉》
- 2、那么话说回来,“狂人”李白是不是真的因为崔颢写了这首诗在黄鹤楼上,就再也没写过关于黄鹤楼的诗句呢?显然不是,不然“故人西辞黄鹤楼”一句又是怎么来的呢?
3、君不见玉管横吹黄鹤楼,江城五月梅花落。——李远《仆久客钱塘有吹笛月下者同旅闻之凄然皆有归》
- 4、黄鹤楼前吹笛时,白蘋红蓼满江湄。 ——吕洞宾《题黄鹤楼石照》
- 5、正由于此诗艺术上出神入化,取得极大成功,它被人们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 6、李白写完,搁下笔后怅然而去。
- 7、和我君山莫邪笛,与尔同登黄鹤楼。——杨维桢《筚篥吟》
- 8、黄鹤楼前大醉时,撑眼撮与钟离看。——白玉蟾《赠城西谢知堂》
- 9、和我君山莫邪笛,与尔同登黄鹤楼。——杨维桢《筚篥吟》
- 10、黄鹤楼头犹是梦,桃花溪上未全贫。——陈洪谟《初度发夏口》
- 11、平生不面却相识,黄鹤楼前今一鸣。——危稹《上赵总领》
- 1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3、黄鹤楼头玉笛吹,无缘得见蓝桥妪。——张凤翔《红梅》
- 14、扁舟一去无踪迹,黄鹤楼前望五峰。——陈献章《题画云窝》
- 15、黄鹤楼前铁笛鸣,时惊嘹唳两三声。——朱瞻基《潇湘八景画·平沙落雁》
- 16、《黄鹤楼》作者: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17、楼船吹篴汉江流,乘月经过黄鹤楼。——顾璘《重别行送李川甫还沔南兼讯李献吉》
- 18、所以我们有理由,至少从版本学和文献学的角度相信这首诗的原貌,就和李白的《静夜思》一样,它最初的样子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而后来变成今天我们看到的“昔人已乘黄鹤去”呢,其实是和这个清初的金圣叹——这个大才子关系很大,他在选批《唐才子诗》(《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的时候,力主“昔人已乘白云去”大谬不然。说这首诗,好就好在“正以浩浩大笔,连写三“黄鹤”字为奇耳。”甚至他还提出一个疑问,其实昔人若乘白云,则此楼何故乃名黄鹤,此意理之最浅显者。就是说如果是“昔人已乘白云去”,那凭什么这个楼叫黄鹤楼啊?应该叫
- 19、一拳拳倒黄鹤楼,一趯趯翻鹦鹉洲。——释法泰《颂古四十四首·一拳拳倒黄鹤楼》
- 20、事实上,我们也知道时间最为神秘,时间最为永恒。我们反复多次说过,我研究华夏文明史,认为华夏文明最大的特点,不是擅长于空间的拓展,而是擅长于对时间的延续、对时间的理解,所以随着时间的延展和收束,诗人的思绪犹如羽化登仙的缥缈,盘旋而起、飞旋而起。
- 21、简析:这首诗是李白和好友孟浩然在黄鹤楼送别时所写,诗中没有描写黄鹤楼的景色,也没有朋友之间离别的伤感,只有诗人对友人目的地的向往和对友人的一片深情。
- 22、黄鹤楼前一首诗,把将扫箒画娥眉。——释崇岳《惠康伯宣教请{阩堂举张拙秀才问长沙百千诸》
23、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 24、朗读,陶冶情操,升华修养!
- 25、大悲阁前是鼎州,黄鹤楼前鹦鹉洲。——释慧晖《偈颂四十一首·金气黄枫半叶红》
- 26、平生落魄嬴得虚名留,也曾椎碎黄鹤楼,也曾踢翻鹦鹉洲。——解缙《采石吊李太白》
- 27、李白喜欢到处游览。有一次,他与朋友登上黄鹤楼•临江远眺,看见晴空万里,江水滔滔。长江中的鹦鹉洲树木茂盛,对岸的汉阳域草木郁郁葱葱。河山的秀美景色尽收眼底。李白诗兴大发,正想题诗来抒发心中的感受时,忽然看见墙上写着一首崔颢的诗,李白看后,放下了笔,谦虚地说:•崔颢这首诗情景交融,的确好极了,我想不到更好的诗句,不写算了丨’李白没有题诗便走了。黄鹤楼是李白与朋友相聚和离别的地方。李白在游历中,结识了诗人孟浩然。他们常在一起饮酒作诗,由于志趣相投而成为知己•后来,孟浩然要到广陵去,李白专程到黄鹤楼与孟浩然告别,
- 28、崔颢写下这首诗后,唐代诗人竞相传唱及仿真,想与崔颢一较长短,有诗仙之称的大诗人李白,有一次来到黄鹤上,也写下一首〈鹦鹉洲〉诗想与崔颢比赛,传说李白觉得自己写得不如崔颢好,便在黄鹤楼上题下一首打油诗:「一拳击碎黄鹤楼,两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 29、后世有人说了,李白啊,可不是写不出诗来,是有意的在力挺崔浩呢。到底是李白写不成诗呢,还是在力挺崔颢?
- 30、李白写的关于黄鹤楼的诗最著名的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除此之外还有《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江夏送友人》、《望黄鹤楼》等等,李白曾经多次在登临游览黄鹤楼,留下许多关于黄鹤楼的诗歌作品。
- 31、凤无琅玕实,何以赠远游。裴回相顾影,泪下汉江流。
- 32、期君异时明月夜,把酒岳阳黄鹤楼。——黄庭坚《和世弼中秋月咏怀》
33、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又传说费祎登仙驾鹤于此,这首诗就是从楼名之由来写起的。诗人登临黄鹤楼,览眼前景物,即景生情,诗兴大作,创作了这首诗。
- 34、会得此去汉阳不远,不然黄鹤楼前鹦鹉洲。——释智愚《偈颂二十一首·四达皇皇》
- 35、同时,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些古人为黄鹤楼留下的诗文,在以后建成的黄鹤楼内,还制作了一组陶版瓷画,名为《人文荟萃》。
- 36、黄鹤楼前路,轻帆好问津。——方回《晚晴又赋》
- 37、洞庭东下楚天浮,挂席西过黄鹤楼。——周光镐《过武昌阻雪仲和王孙邀登黄鹤楼》
- 38、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39、黄鹤楼前作重九,水精宫里过中秋。——杨万里《送周元吉显谟左司将漕湖北三首·君诗日日说归休》
- 40、觉得还不错要拉到文末点(在看)哦!
- 41、白话文释义:一旦成为贬谪之人,就像贾谊到了长沙,日日西望,望不见长安,也望不见家。黄鹤楼上传来了一声声《梅花落》的笛声,使这五月的江城又见到纷落的梅花。
- 42、崔颢站在黄鹤楼上,感慨的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的愁绪;李白站在黄鹤楼边,许的是“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愿望;毛泽东面对着黄鹤楼遗址以及滔滔江水,坚定了“心潮逐浪高”的志向。三位外地人来到黄鹤楼,居然萌生了如此多的情思!而那些老武汉人呢,他们说自己从来不去黄鹤楼,对于外地人蜂拥而至去爬黄鹤楼的行为也常常感到不解。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老武汉人不爱黄鹤楼吗?
43、讲易白牛谿上,题诗黄鹤楼中。——刘克庄《村居即事六言十首·有时散发松风》
- 44、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
- 45、黄鹤楼中月白,鹦鹉洲前水流。——章甫《太湖秋晚·黄鹤楼中月白》
- 46、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 47、佛法一肩担荷却,黄鹤楼前第一尊。——贾似道《崇恩演福禅增偈》
- 48、那么,为什么我们总是乐此不疲的去别的地方旅游,即便是舟车劳顿、疲惫不堪,即便最后看到的风景还不如自家门前的风景好看呢?因为我们要去看的从来都不是风景,而是想体验新的生活。
- 49、如果说三层是登临黄鹤楼昂扬节奏中的一个间歇,四层便是名符其实****来临前的一个跌宕了。典雅的屏风式幕墙将全层隔成互相独立又相互连通的几个幽室,当代名人的诗文字画含章蕴秀,陈挂其间。当八面来风,飞檐上清心韵耳的铜铃叮当响起的时候;当夜幕垂江,宝顶上航空标志红光喷溢,串串彩灯勾现出巍丽黄鹤楼的轮廓时;当大江初旭,闪闪发光的琉璃瓦将黄鹤楼变成蛇山上一座眩目的太阳宫时,你自然会灵感倏来;诗兴大发,这里早有笔墨纸砚伺候,大可一抒激情。
- 50、讲易白牛谿上,题诗黄鹤楼中。——刘克庄《村居即事六言十首·有时散发松风》
- 51、黄鹤楼前作重九,水精宫里过中秋。——杨万里《送周元吉显谟左司将漕湖北三首·君诗日日说归休》
- 52、诗的起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紧扣题旨,点明送行的地点及自己与被送者的关系。“故人”一词说明了两位诗人的深厚情谊。“黄鹤楼”是天下名胜,是诗人墨客流连聚会之所,又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之处。而今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在此道别,更带有诗意和浪漫色彩。
53、黄鹤楼中传来阵阵《梅花落》笛声,如怨如诉,仿佛五月江城落满梅花,令人倍感凄凉。
- 54、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55、昔别黄鹤楼,蹉跎淮海秋。——李白《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
- 56、与寥廓的宇宙空间相比,人世间的距离感应该是微不足道的,晴日下,辽阔的江汉平原上景物历历在目;鹦鹉洲芳草萋萋更在眉睫之前,但我的乡关却很遥远,非目力可及。
- 57、我们都知道黄鹤楼是武汉的标志性建筑,那么它是怎么来的呢?这里其实有一个债主与欠债人的故事。
- 58、便风转头五百里,吟啸已在黄鹤楼。——詹慥《客谈荆渚武昌怪然有作》
- 59、黄鹤楼前鹦鹉洲,梦中浑似昔时游。——揭傒斯《梦武昌》
- 60、李白喜欢到处游览。有一次,他与朋友登上黄鹤楼•临江远眺,看见晴空万里,江水滔滔。长江中的鹦鹉洲树木茂盛,对岸的汉阳域草木郁郁葱葱。河山的秀美景色尽收眼底。李白诗兴大发,正想题诗来抒发心中的感受时,忽然看见墙上写着一首崔颢的诗,李白看后,放下了笔,谦虚地说:•崔颢这首诗情景交融,的确好极了,我想不到更好的诗句,不写算了丨’李白没有题诗便走了。黄鹤楼是李白与朋友相聚和离别的地方。李白在游历中,结识了诗人孟浩然。他们常在一起饮酒作诗,由于志趣相投而成为知己•后来,孟浩然要到广陵去,李白专程到黄鹤楼与孟浩然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