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 1、将流旋滴庐山瀑,已尽还来海上潮。——苏辙《木山引水二首》
  • 2、庐山石桥天下奇,奔湍赴壑潜冯夷。——仇远《题王师尹所藏三峡图》
  • 3、食力非邀谷口名,灰心已入庐山社。——蓝仁《又次国学生朱士坚游武夷韵》
  • 4、庐山瀑布三千仞,画破青霄始落斜。——曹松《送僧入庐山》
  • 5、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晚灯前。——白居易《山中与元九书,因题书后》
  • 庐山之高谁不识,欲识其真了难得。——楼钥《寄题高汝一少卿识山堂》
  • 6、庐山之高谁不识,欲识其真了难得。——楼钥《寄题高汝一少卿识山堂》
  • 7、庐山淡薄已多时,谁与丛林洗败姿。——释正觉《晖禅人丐盐求颂》
  • 8、庐山根脚含精灵,发妍吐秀丛君庭。——李咸用《远公亭牡丹》

  • 9、庐山道士夜携琴,映月相逢辨语音。——卢纶《河口逢江州朱道士因听琴》
  • 10、劲风湮细雨孟浩然《秀甲东南》
  • 11、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白居易《宿东林寺》
  • 12、食力非邀谷口名,灰心已入庐山社。——蓝仁《又次国学生朱士坚游武夷韵》
  • 13、师从庐山洞,访旧来于斯。——白居易《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五十韵》
  • 14、庐山大似要元亮,江夏安能隐戴良。——赵蕃《次韵何叔信》
  • 15、平生爱庐山,梦寝不可去。——梅尧臣《送僧了素游庐山》
  • 16、星般大县儿难弃舍,晚入庐山社。曹德《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 17、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
  • 18、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李白《登庐山五老峰》

    将流旋滴庐山瀑,已尽还来海上潮。——苏辙《木山引水二首》
  • 19、将流旋滴庐山瀑,已尽还来海上潮。——苏辙《木山引水二首》
  • 20、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白居易《宿东林寺》
  • 21、庐山雾开见瀑布,江西月净闻渔歌。——刘禹锡《送鸿举游江西》
  • 22、庐山雾开见瀑布,江西月净闻渔歌。——刘禹锡《送鸿举游江西》
  • 23、五峰高阂日,九叠翠连云。 ——王贞白《庐山》
  • 24、道人家在海之南,来访庐山老万庵。——白玉蟾《呈万菴十章·参同》
  • 25、却因理发得披文,看尽庐山笔底春。——杨万里《梳头看可正平诗有·却因理发得披文》
  • 26、要识庐山真面目,一溪明月冷於冰。——方岳《赠诗僧·瀑泉癞可能诗最》
  • 27、君在庐山知不群,有疑是鹤又是云。——皎然《寒栖子歌》
  • 28、一诵庐山高,万景不得藏。——梅尧臣《依韵和郭祥正秘校遇雨宿昭亭见怀》

  • 29、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苏轼《超然台记》
  • 30、偶来水绿红花野,自与庐山亦有缘。——白玉蟾《奉酬陈宫教》
  • 31、庐山试问高多少,欲望西川万里桥。——洪咨夔《阻风呈赵史君三绝·迟速乘除转晚飚》
  •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朱元璋《庐山诗》
  • 32、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朱元璋《庐山诗》
  • 33、庐山佳处云英英,鹤归谁识丁佐卿。——陈造《次韵高殿撰题东山》
  • 34、庐山石桥天下奇,奔湍赴壑潜冯夷。——仇远《题王师尹所藏三峡图》
  • 35、夏谷雪犹在,阴岩昼不分。——王贞白《庐山》
  • 36、五字高吟酒一瓢,庐山千名风標。——宋无名氏《陶公醉石》
  • 37、我昔庐山寻瀑布,香炉峰上披烟雾。——屈大均《追答王学士庐山篇见赠之作》
  • 38、庐山瀑布三千仞,画破青霄始落斜。——曹松《送僧入庐山》

  • 39、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张继《江上送客游庐山》
  • 40、并遣巫阳招取来,分坐庐山泉上石。——杨万里《寄题庐山楞伽寺三贤堂,呈南康太守曾致虚》
  • 41、自在庐山,君游鄂渚,两地相思。白鹿洞谁谈旧史?黄鹤楼又有新诗。——周德清《双调·蟾宫曲·送客之武昌》
  • 42、篙师不用匆匆去,遍看庐山群玉峰。——苏辙《舟中风雪五绝》
  • 43、涡水春深战未停,庐山秋老梦方宁。——项安世《赠彭术士·涡水春深战未停》
  • 44、庐山三万峰,一碧天与齐。——岳珂《比闻赵季茂春板舆行春甚乐予跃然效之是日乃》
  • 西湖风景无留恋,南岳庐山拄杖头。——释崇岳《正现上人游庐山》
  • 45、西湖风景无留恋,南岳庐山拄杖头。——释崇岳《正现上人游庐山》
  • 46、湖外庐山已见招,春风好送木兰桡。——杨万里《过鄱阳湖天晴风顺》
  • 47、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晚灯前。——白居易《山中与元九书,因题书后》
  • 48、胜地东林十八公,庐山千古一清风。——黄庭坚《东林寺二首·胜地东林十八公》

  • 49、路遥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百万州。——朱元璋《庐山诗》
  • 50、岸回樊口依稀见,日出庐山紫翠横。——苏辙《自黄州还江州》
  • 51、腰悬竹使符,心与庐山缁。——韦应物《郡内闲居》
  • 52、虽玆山之胜,栖贤盖以一二数矣。——苏辙《庐山栖贤寺新修僧堂记》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