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什么时候能掀开窗帘进屋,为我拭去绿琴上久积的尘埃。

  • 1、奈南墙冷落,竹烟槐雨。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 2、不图结实来双凤,且要长竿钓巨鱼。王贞白《洗竹》
  • 3、繁紫韵松竹,远黄绕篱落。刘禹锡《百花行》

  • 4、竹亭人不到,新笋满前轩。韩愈《和侯协律咏笋》
  • 5、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高适《听张立本女吟》
  • 6、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高适《听张立本女吟》
  • 7、修竹畔,疏帘里。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 8、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钱起《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暮春归故山草堂诗》
  • 9、竹死不变节,花落有馀香。邵谒《金谷园怀古》
  • 10、爬上崎岖的山坡,看到的是满山的绿草,好象那儿的草上面没有金色,只有一片翠绿.哦,夏天是绿色的。
  • 11、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钱起《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暮春归故山草堂诗》
  • 12、一个人心智越成熟,越能察觉到自己的懒惰,越是能自我反省,越是能找到懒惰的痕迹。
  • 13、但它却决定了整个数轴以后的走向。

  • 14、筠竹千年老不死,长伴神娥盖江水。李贺《湘妃》
  • 15、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 16、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薛涛《酬人雨后玩竹》
  • 17、最爱此君秋一片,湘江烟火晓初晴。仇远《花竹图》
  • 18、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李贺《马诗二十三首》
  • 19、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杜甫《咏春笋》
  • 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浮舟过滕逸人别业》
  • 20、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浮舟过滕逸人别业》
  • 21、这些点点滴滴我都记在心里,从来不敢忘记,这些熟悉温暖的话语以后都不可能在我耳旁响起了。
  • 22、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吴均《山中杂诗》
  • 23、色彩缤纷的包装袋,里面盛满我对夏季的幻想,即使时光逝去,记忆里的甜甜味道,也未曾改变。

  • 24、修竹夹左右,清风来徐徐。白居易《题西亭》
  • 25、石笋如卓笔,县之山之巅。李白《题楼山石笋》
  • 26、瞻彼淇奥,绿竹如箦。《诗经》
  • 27、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 28、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 29、梅花一树映疏竹,茅屋三间围短篱。陆游《初春·漠漠春寒罢对棋》
  • 30、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朱元璋《庐山诗》
  • 31、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浮舟过滕逸人别业》
  • 32、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 33、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李贺《竹》
  • 34、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李贺《竹》
  • 35、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白居易《村居苦寒》
  • 36、可见,夏天是个不讨人喜爱的季节。
  • 37、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 38、不见野蔓草,蓊蔚有华姿。柳宗元《茅檐下始栽竹》
  • 39、岸引绿芜春雨细,汀连斑竹晚风多。齐己《怀潇湘即事寄友人》
  • 40、荷花已经开了不少,有的已经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几乎全展开了,露出嫩小的莲蓬。
  • 41、试问宜楼楼下竹,年来应长新篁。张孝祥《临江仙·试问宜楼楼下竹》
  • 42、白帝城西万竹蟠,接筒引水喉不干。杜甫《引水》
  • 43、篱外清阴接药栏,晓风交戛碧琅玕。贾岛《竹》

  • 44、瞻彼淇奥,绿竹青青。《诗经》
  • 45、修竹傍林开,乔松倚岩列。德隐《新秋晚眺》
  • 46、月明白露秋泪滴,石笋溪云肯寄书。李贺《五粒小松歌》
  • 47、野竹交淇水,秋瓜蔓帝邱。司马光《送云卿知卫州》
  •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李白《姑孰十咏·慈姥竹》
  • 48、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李白《姑孰十咏·慈姥竹》
  • 49、夏天来了,池塘里面开满了荷花,它们在池塘里竞相开放,飘出一股淡淡的清香。
  • 50、石萝引古蔓,岸笋开新箨。李白《游水西简郑明府》
  • 51、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薛涛《酬人雨后玩竹》
  • 52、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 53、繁紫韵松竹,远黄绕篱落。刘禹锡《百花行》

  • 54、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 55、且食勿踟蹰,南风吹作竹。白居易《食笋》
  • 56、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 57、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