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李白《赠裴十四》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 1、王昌龄的“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
  • 2、此诗是借乐府古题以及古老的渡河故事写下的一首狂放而怫郁的悲歌。从诗中对黄河的描述看,它那狂暴肆虐、滔天害民之形,似乎颇有象征意味;至于“白齿若雪山”的“长鲸”,似乎更是另有所指。
  • 3、镌刻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
  • 4、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 5、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
  •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 6、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 7、九曲黄河十八湾 一碗河水半碗沙

  • 8、讲述黄河故事,传承黄河文化
  • 9、罗隐在当时讲求出身门第、贿赂趋奉的科举制度下,他摆脱不了“十试不第”的命运,所以他的诗多有感时伤事、讽刺怒张之作。这首诗便是他抒泄心中愤懑不平之气的杰作,表面上借用黄河的特点和典故来对其施以赋咏之辞,实则为借事寓意,抨击和讽刺了唐代腐败的科举制度,令士心为之一振。
  • 10、王维的“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
  • 11、向东时,洛水则先注入渭水
  • 1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唐)李白
  • 13、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 14、砥柱中流、海晏河清、河清海晏、河山带砺、黄河水清、砺山带河、鲤鱼跳龙门、俟河之清、中流砥柱。
  • 15、背起棺材过黄河——连后路都准备好了。
  • 16、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
  • 17、饱受河患的黎民才得生路

  • 18、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之一》:羽族禀万化,小大各有依。周周亦何辜?六翮掩不挥。愿衔众禽翼,一向黄河飞。飞者莫我顾,叹息将安归?
  • 19、背起棺材过黄河——连后路都准备好了。
  • 20、总而言之,“黄河清,圣人出。”仅此一句演引出来的马屁文化,就不知成就了几多人,也不知害死了几多人,是为考辨。
  • 公乎跃马扬玉鞭,灭没高蹄日千里。
  • 21、公乎跃马扬玉鞭,灭没高蹄日千里。
  • 22、行复见城市,宛然有桑麻。
  • 23、这首诗的开篇,只用寥寥数笔,就在“昆仑”、“龙门”的震荡声中,展现了“西来”黄河的无限声威。其后再用尧帝、大禹治水的典故展示黄河水的狂暴肆虐。接着写到公无渡河的故事,以夸张的笔墨,痛歌狂叟的溺死浪波,经过李白的再创造,带有了更强烈的悲剧色彩。那位“狂而痴”的披发之叟,似乎正苦苦地追求着什么。其中未尝没有诗人执着追求理想的影子在中。
  • 24、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 25、黄河的水——不清不白。
  • 26、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黄河清,圣人出黄河百害,惟富一套跳进黄河洗不清黄河面恶心善,长江面善心恶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
  • 27、最后夺淮河入海口东入大海

  • 28、辽阔的华北平原摆在黄河眼前
  • 29、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
  • 30、黄河在今兰考西北再度溃堤决口
  • 31、雪原雷动下天龙,一路狂涛几纵横。雪原雷动下天龙,一路狂涛几纵横。裂壁吞沙惊大地,兴云致雨啸苍穹。急流奔涌,瀑泻雷鸣。
  • 32、黄河河道变宽,流速放缓
  • 33、承载了数不尽的恩怨情仇
  • 34、或者冲入运河,或者冲入淮河
  • 35、一座座水电站在黄河中上游建立
  • 说尽黄河只为水。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是非吹入凡人耳,万丈黄河洗不清。黄河百害,惟富一套。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下黄河富宁夏。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泪不流。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跛至天涯。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跳到黄河洗不清。
  • 36、说尽黄河只为水。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是非吹入凡人耳,万丈黄河洗不清。黄河百害,惟富一套。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下黄河富宁夏。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泪不流。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跛至天涯。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跳到黄河洗不清。
  • 37、《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 38、二十三弦何太哀,请公勿渡立徘徊。
  • 39、下有狂蛟锯为尾,裂帆截棹磨霜齿。
  • 40、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
  • 41、今天最爱君就跟大家一起
  • 42、金哀宗开兴元年(1232年)
  • 43、有关黄河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庄子及门徒《秋水(节选)》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
  • 44、有三本书给出了三种不同的记载
  • 45、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 46、《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 47、反面典型出在明朝嘉靖皇帝身上,据张廷玉编的《明史》记载,嘉靖七年三月,灵宝县黄河变清,皇帝派人祭祀黄河神。大学士杨一清、张璁等多次上疏请求祝贺,御史鄞人周相上奏疏反驳说:“黄河没变清,不亏陛下之德。如今好谀事的大臣夸大文辞美化这事,谗佞之风一旦开始,献媚的人将接踵而至。希望取消祭告,停止称贺,下令天下巨子和百姓不要奏报祥瑞,但水灾旱灾蝗灾要随时奏报。”嘉靖帝看了奏折后非常生气,就把他下狱拷打,又在朝廷上施杖刑,贬他到韶州去当个小官。

  • 48、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49、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 50、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
  • 镌刻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
  • 51、镌刻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
  • 52、与黄河相联系的“厄运”并没有就此终结
  • 53、黄河河道变宽,流速放缓
  • 54、是非吹入凡人耳,万丈黄河洗不清。
  • 55、俗语谚语:不到黄河心不死;黄河黄,长城长,英雄百战走四方;黄河百害,惟富一套我怀着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决心,来到了九曲连环、波澜壮阔的中华母亲河——黄河,黄河水清,是中华民族的砥柱中流,她拥有着气吞山河、波涛汹涌的气势,象征了中华儿女的伟大坚强。(长江大河)指长江和黄河。形容气势磅礴,奔腾不息。(带河厉山)带:衣带;河:黄河;厉:通“砺”,磨刀石;山:泰山。黄河细得像条衣带,泰山小得像块磨刀石。比喻国基久远,国祚长久。(问鼎中原)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
  • 56、这是古代中国第一部介绍地理的著作
  • 57、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

  • 58、“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样。相传,上古时代,因这座山堵塞了黄河的河道,河水不能畅通。夏禹治水时,凿宽山两侧的河道,使河水分流而过,这座山就像一根高大的石柱,矗立在黄河的急流之中,砥柱山就由此得名。
  • 59、一座座水电站在黄河中上游建立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