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陌上惊微尘,游人初乐岁华新。人闲正好路旁饮,麦短未怕游车轮。城中居人厌城郭,喧阗晓出空四邻。歌鼓惊山草木动,箪瓢散野乌鸢驯。何人聚众称道人,遮道卖符色怒瞋。宜蚕使汝茧如瓮,宜畜使汝羊如麇。路人未必信此语,强为买服禳新春。道人得钱径沽酒,醉倒自谓吾符神。

  • 1、似花还似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爱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 2、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 3、碑书于欧阳修逝世后近二十年,无一笔松懈,无一字不缜密。在笔画的披拂之间既得其遭劲,又显示洒脱之美,其捺与撇往往十分舒展,如举手投足之自如萧散。笔笔用力,沉着宽厚,显出雄强;而又巧寓对比,错综变化,显示灵逸。
  • 4、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 5、其散文、书画、诗词等均有极高成就。
  • 释文:此确云同归院,亦不云宿于院中,不知别有文字谬得?是宿学士院为复。只是此家传说如此?乞更批示。轼白。今尝改云:宿学士院为复,且只依旧云宿待漏舍,幸,批示。
  • 6、释文:此确云同归院,亦不云宿于院中,不知别有文字谬得?是宿学士院为复。只是此家传说如此?乞更批示。轼白。今尝改云:宿学士院为复,且只依旧云宿待漏舍,幸,批示。
  • 7、苏轼《宝月帖》书于1065年(治平二年)行书,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 8、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 9、所种者谷,虽瘠土惰农,不生稗也;所种者稗,虽美田疾耕,不生谷也。

  • 10、经典咏流传:《三字经》全文朗读+注音+注释
  • 11、苏轼《新岁展庆帖》书于1081年(元丰四年)纸本,行书,前帖纵2cm,横8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12、他长于行书、楷书,笔法肉丰骨劲,跌宕自然,给人以“大海风涛之气”、“古槎怪石之形”的艺术美感。苏轼的书法,后人赞誉颇高。黄庭坚他在《山谷集》里说:“其书姿媚……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至于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苏)为第一”。明董其昌盛赞他“全用正锋,是坡公之兰亭也”。传世书迹有《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
  • 13、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 14、苏轼的书法,用笔多取侧势,结体扁平稍肥。这与他握笔的姿势也很有关系,苏轼执笔为“侧卧笔”,即毛笔侧卧于虎口之间,类似于现在握钢笔的姿势,故其字右斜,扁肥。其代表作有《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寒食诗》、《醉翁亭记》等。苏轼的书法,后人赞誉颇高。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黄庭坚,他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 15、2010年5月15日,由中国邮政集团总公司发行了《黄州寒食诗》特种邮票。《黄州寒食诗二首》,是苏轼谪贬黄州第三年寒食节所发的人生感叹,内容凄凉悲壮,其书法一气呵成,气势奔腾,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继王羲之的《兰亭序》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后的“天下第三大奇书”。《黄州寒食诗》特种邮票为《中国古代书法—行书》全套之与之同时发行的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 16、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物有深意,故遣幽人在空谷。
  • 17、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 18、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
  •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19、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 20、此卷为苏轼于元符三年(1100)冬十二月写给友人谢民师的一封信,谈他对文学遣词达意的见解。
  • 21、此诗帖书法的意境与诗的意境契合的尤其完美。全帖从第三行“昨夜东风”起至末行“关山”止气势恢宏,一笔贯之,如“川之方至,使人瞠目”(苏辙语)。梅花的美是高洁的、静态的,苏轼诗中的梅花却因“昨夜东风”而骤然飞动。
  • 22、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 23、苏轼擅长行、楷书,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存世作品中最为精彩的代表作,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三行书”。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他的书法特点是:用墨丰腴、结字扁平、横轻竖重、轻重错落、笔画舒展、大小悬殊、妩媚天真。
  • 2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25、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 26、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 27、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 28、Itdoesnotseemlikethehumanworld.
  • 29、译文: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杜鹃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 30、黄好谦,字几道,由于他去世前最后的职务是颍州知州,所以又被称为黄颍州。苏轼、苏辙和黄几道是同一年中举的进士,而黄几道的儿子黄寔则把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苏辙的两个儿子,可见两家的关系相当亲厚,也正因为这样,黄几道去世之后,苏氏兄弟共同为这位同年好友写了祭文。
  • 31、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 32、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 33、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 34、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 35、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 36、(4)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 37、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
  • 38、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39、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物有深意,故遣幽人在空谷。

  • 40、但看低昂烟雨里,不已。劝君休诉十分杯。更问尊前狂副使。来岁。花开时节与谁来。
  • 4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4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43、如果将流传最广的宋词做个排行榜,那么苏东坡的这首《水调歌头》必然位列前茅。这首词以月为意象,围绕中秋月景展开想象,从月之圆缺联想到人的离合,融情其中,富含哲理,读来情韵优美,意境无边,堪称古今绝唱!后世诗家评价此词曰: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俱废!可见这首词历史地位之高!
  • 44、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于熙宁九年(1076)密州知州任上;《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作于元丰二年(1079)湖州知州任上。
  • 4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于熙宁九年(1076)密州知州任上;《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作于元丰二年(1079)湖州知州任上。
  • 46、此卷为苏轼于元符三年(1100)冬十二月写给友人谢民师的一封信,谈他对文学遣词达意的见解。
  • 47、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 48、(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绮(qǐ))户:彩绘雕花的门户。
  • 4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50、此帖曾经明项元汴,清安岐等递藏,后入清内府。安岐将此帖与《岁新展庆帖》合成一帖,并称坡公杰作。《人来得书帖》凝重,笔法流畅,为书牍杰作。
  • 51、苏轼是北宋著名的词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很难有一个人能集如此成就于一身,难以想象没有苏轼的中国文化将是什么样的场景,但有了苏轼的北宋让人领略到了北宋璀璨的诗词文化,我们能感受到他的诗文中的浩然乐观之气、深刻的哲思与其人优雅的生活情趣,深深影响并浸染着我们的内心。
  • 52、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 53、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