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沉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 1、若自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 2、死生之变亦大矣,衲僧家坐断报化佛头,不立纤毫知见,直下透脱。
  • 3、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 4、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 5、佛说: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
  • 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
  • 6、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
  • 7、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 8、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 9、何为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
  • 10、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 11、道贵无心,禅绝名理忘怀泯绝,乃可趣向回光内烛,脱体通透。
  • 1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 13、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 14、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忘记别人的缺点吧!
  • 15、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 16、法界无界,唯是一心,一心现六凡,一心现四圣。
  • 17、菩提无是处,佛不得,众生亦不失菩提,但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 18、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何谓戒定慧?防非止恶曰戒。六根涉境,心不随缘曰定。心境俱空,照览无惑曰慧。防止三业之邪非,则心水自澄明,即由戒生定。心水澄明,则自照万象,即由定生慧。
  • 19、何谓戒定慧?防非止恶曰戒。六根涉境,心不随缘曰定。心境俱空,照览无惑曰慧。防止三业之邪非,则心水自澄明,即由戒生定。心水澄明,则自照万象,即由定生慧。
  • 20、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
  • 21、刹那便是永恒。
  • 22、真正的布施,是把烦恼、忧虑、分别、执著,通通放下。
  • 23、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
  • 24、无明不过是本性中缘起之幻相。
  • 25、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
  • 2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27、众生习气毛病有八万四千烦恼,所以佛就有八万四千法门来对治,这是佛的善巧方便。你有什么病,就给你什么药。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 28、稻穗成熟,头自然低下。

  • 29、不睹恶生嫌,不观善劝措,不舍智就愚,不抛迷就悟。
  • 30、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无净无无净,即是毕竟净。)
  • 31、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 但契本心,不用求法。
  • 32、但契本心,不用求法。
  • 33、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 34、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35、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 36、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 37、善用心者,心田不长无明草,处处常开智慧花。
  • 38、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 39、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 40、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随分世缘无挂碍,涅盘生死等空华。
  • 41、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 42、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
  • 43、生命可置之度外,因果不可昧于毫厘。
  • 44、若自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 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 45、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 46、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
  • 47、学道深宜退步体究,但以生死为念,世谛无常,是身非坚久,一息不来,便是异世。
  • 48、不识本心,求无上佛道,无异煮沙成饭。

  • 49、乐天知命,无喜无忧,妙性朗然,其乐难述。
  • 50、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 51、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无证无无证,是名毕竟证。)
  • 52、妄生取舍者,这个病根拔尽。生死海里浮沉,真是无出头时。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