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 1、精进勇猛,有大愿力,难的会变为易。疏散放逸,悠悠忽忽,易的也变为难。
  • 2、禅是静虑,要在静中思虑好歹,择善而从。
  • 3、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 4、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
  • 5、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 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 6、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 7、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来即非,盖生即无生也。
  • 8、有智不在年高,无智空长百岁。
  • 9、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 10、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也。
  • 11、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 12、远离粗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修习善语,自利利人,人我兼利。
  • 13、试着打开只有自己的内心,你会发现内心的空间犹如虚空,试着放下只有自己的窗口,你会发现双眼就能眺望广阔的草原,试着读懂别人的难处,你会发现自己的路走的更加平坦,试着卸下自己的面具,你会发现所谓的自尊有时也是一种累赘,宁静的心灵或许是船舶需要的港湾,湖面的涟漪也能成为一种心灵的风景。

  • 14、不住一切处心即是佛心。
  • 15、人命无常,朝存夕亡,如石火电光。
  • 16、何谓戒定慧?防非止恶曰戒。六根涉境,心不随缘曰定。心境俱空,照览无惑曰慧。防止三业之邪非,则心水自澄明,即由戒生定。心水澄明,则自照万象,即由定生慧。
  • 17、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 18、发现自己的错误这就是开悟;改正自己的错误,这就是成就。发现了所有的错误,这就是彻悟;改正了所有的错误这就是圆满。多看自己的缺点才能改正自己的错误;多看别人的优点,才能学到别人的功德。看不见自己的缺点和毛病只能看见别人的缺点和毛病这就是傲慢心这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 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学佛。
  • 19、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学佛。
  • 20、心平何老持戒,行直何须坐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内心非贤;日行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老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 21、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 22、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 23、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 24、你的微笑得不到回应不要紧你的礼敬换来了无礼的粗暴不要紧;你帮助他人却不被接受不要紧;你的信任换来了背叛不要紧;他人不愿意回馈你的善行不要紧;如果真做到了你就走在德”的大道上。怨言失望受伤都源自己的私心无所求持续再持续的在这条大道上迈步这条路就会成为道”之路。
  • 25、但于一切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见法也。
  • 26、试着打开只有自己的内心,你会发现内心的空间犹如虚空,试着放下只有自己的窗口,你会发现双眼就能眺望广阔的草原,试着读懂别人的难处,你会发现自己的路走的更加平坦,试着卸下自己的面具,你会发现所谓的自尊有时也是一种累赘,宁静的心灵或许是船舶需要的港湾,湖面的涟漪也能成为一种心灵的风景。
  • 27、我们不论是佛堂打座、或做家务事,或与人攀谈之时,如同往昔大德所说,应在时时刻刻、不论是在行走坐卧时,即使是系皮带时,都要看这当时的心态是否有参杂烦恼,不论所做何事,都要去对治时时刻刻生起的烦恼,以修法的勇气,在任何空间和时间,都和对治法一同去应对烦恼。
  • 28、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
  • 29、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 30、闭目静思,自己是不是因为心浮气燥而搞砸过很多事?是不是常常被环境、被人所影响?是不是常常为了小事生气,不放过自己?懂得以智慧、慈悲来处理问题,心里就不会经常打结。心里放不下别人,是没有慈悲;心里放不下自己,是没有智慧。
  • 31、修行就是修心,修一个平静的心。我们的心态不安静的时候,外在的东西,营养、卫生搞得再好,对身体也有伤害。我的心态平静了,心情好了,身体自然而然就好。心放正了,一切都会一帆风顺,内心里没有那么多邪知邪见,也没有那么多妄想执着。
  • 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 32、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 33、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

  • 34、你我都是一个心,只因迷悟而不同。
  • 35、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 36、夸我们的,赞美我们的,那都不是明师;骂我们的,不管对与否,这才是真正明师。刺激我们的时候,就是在成就我们。忍辱波罗蜜,不要说我要忍辱,亦不是感觉自己在忍辱,或压抑自己,这还有相,而是对境不觉得,这才叫做忍辱。如人家骂你时,你不觉得人家在骂你。
  • 37、众生无明,是因为迷雾遮障、看不清真相;一味追求金钱名利,放弃良心与良知,所以贪念、嗔恨、痴迷、傲慢、怀疑”才会充斥内心,即便享尽荣华,但内心依然感觉不到快乐。要拨开迷雾看到真相、根治五毒的唯一出路与方法,就是闻思佛陀正法,专一精进的实修。去我、去执、去我执。
  • 38、闭目静思,自己是不是因为心浮气燥而搞砸过很多事?是不是常常被环境、被人所影响?是不是常常为了小事生气,不放过自己?懂得以智慧、慈悲来处理问题,心里就不会经常打结。心里放不下别人,是没有慈悲;心里放不下自己,是没有智慧。
  • 39、食也有利有害。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古人一心在道,野菜充饥,必定菜根香。如潭州龙山和尚那样:一池荷叶衣无数,满地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
  • 40、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 41、人生最可贵的事就是结善缘”,结缘却很简单,一句赞美、一件善事、一个微笑、一点帮助,就能给我们的人生广结善缘。人生追求的无非幸福和快乐,通向幸福和快乐的道路,不是岁月累积,也非执著追求,而是珍惜遇到的每个人,每件物,每份缘;能为人着想,助人为乐,生活必然回馈。
  • 42、若自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 43、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故。

  • 44、不论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参禅也好,总要认定一门,蓦直干去,永不退悔。今天不成功,今世不成功,来世一样干。沩山老人所谓: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
  •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 45、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 46、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 47、不论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参禅也好,总要认定一门,蓦直干去,永不退悔。今天不成功,今世不成功,来世一样干。沩山老人所谓: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
  • 48、即心名慧,即佛乃定。 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 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 49、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 50、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51、一念之慈,是一切美好的开始;一念之恶,是一切杯具的源头。善与恶,只一纸之隔。人生时时刻刻都行走在善恶的中间,稍左是善,稍右即恶。人生无时不在选择,一念之间的抉择,决定之后若干时日的悲喜,甚至是一生的繁华与苍凉。心存一善,胜过百日修行。百事以善为先,即是创造无限的幸福。
  • 52、一念之慈,是一切美好的开始;一念之恶,是一切杯具的源头。善与恶,只一纸之隔。人生时时刻刻都行走在善恶的中间,稍左是善,稍右即恶。人生无时不在选择,一念之间的抉择,决定之后若干时日的悲喜,甚至是一生的繁华与苍凉。心存一善,胜过百日修行。百事以善为先,即是创造无限的幸福。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