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嗯,还有没有别的解释呢?“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每天都从这三个方面来反省自己,“三”能不能解释为“三个方面”呢?
2023-03-01 15:38:23
3633
- 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 2、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 3、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 4、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 5、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 8、过犹不及。
- 9、有事弟子服其劳
- 1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 11、“匿怨而友其人”,明明对人有仇怨,可是不把仇怨表示出来,暗暗放在心里,还去和所怨恨的人故意周旋,像这样的人,他的行径就太不对,用心也太奸险了。左丘明作人的态度不屑于这样,我也不屑于这样。
- 12、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论语·八佾》(尽善尽美)
- 13、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 14、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 15、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不怕别人不了解自我,只怕自我不了解别人。)
16、委婉否定,循循善诱。
- 17、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 1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 19、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 20、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 21、不患人之不己知
- 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 23、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 24、以约失之者鲜矣。(用礼来约束自我,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 2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我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 2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终凋谢的。)
- 29、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30、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 31、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 3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 33、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3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3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 37、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 38、君子和而不一样,小人同而不和。译文:君子讲求和谐而不一样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 3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 40、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我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 4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42、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 4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欢乐,有仁德者长寿。)
- 4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 45、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46、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 4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48、在曾子思想中,“忠”的含义比较广泛。(12)总体而言,曾子注重自我的道德修养,强调内心的真诚;注重尽己之所能,承担自己的责任,“为人谋而不忠乎”(13);同时不苛求别人,对别人有一份宽容与善意。一方面,“忠”是指向自我的,自我造就君子人格;一方面,“忠”也是指向他人的,对他人有一份理解、同情与关爱。
- 49、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 5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5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译文:一个人没有长远的研究,必须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53、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 54、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 5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56、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8)
- 5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 58、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元·高明·琵琶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