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1、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 2、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钓竿。

  • 3、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 4、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 5、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 6、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 7、野竹交淇水,秋瓜蔓帝邱。司马光《送云卿知卫州》
  • 8、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 9、竹房苔径小,对日暮、数尽烟碧。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 10、“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郑板桥写竹、画竹凡40年,体味不可谓不深,技艺不可谓不精。“画到生时是熟时”这正是诗人积40年诗、画创作之经验所总结出来的艺术哲理。
  • 11、竹房苔径小,对日暮、数尽烟碧。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 12、释文:客舍新晴,晨起看竹,露浮叶上,日在梢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运笔,又是一格,其实手中之竹,又不是意中之竹也。步步变相,莫可端倪,其天机流露,有莫知其然而然者,独画云乎哉?

  • 13、些小吾曹州县吏下面三首都是题在画上的诗《潍县署中画竹,囊橐萧萧两袖寒。《初返扬州画竹第一幅》二十年前载酒饼。《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云》乌纱掷去不为官,而今再种扬州竹,秋风江上作鱼竿。这是他的诗作,疑是民间疾苦声
  • 14、竹房苔径小,对日暮、数尽烟碧。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 15、华表月明归夜鹤,叹当时、花竹今如此。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 16、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 17、团扇不摇风自举,盈盈翠竹,纤纤白苎,不受些儿暑。文征明《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乱吐》
  • 18、郑板桥在一首题画诗中写道:“一片绿荫如洗,护竹何劳荆杞?仍将竹作笆篱,求人不如求己。”“求人不如求己”这本是一句家常俗语,但一经和画面上竹园四周的竹篱笆联系在一起,便使这浅近的生活哲理意味更浓。还有一首诗云:“新栽瘦竹小园中,石上凄凄三两丛。竹又不高峰又矮,大家谦退是家风。”在人欲横行的官场中,诗人深感人世间卑污甚多,便转而在大自然中寻找做人的真谛。面对互相“谦让”、决不争强出头的短竹矮峰,诗人的心绪是很不平静的。
  • 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开头一个“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再以“不放松”来补足“咬”字,劲竹的个性特征表露无遗。次句中的“破岩”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后二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极言考验之严酷。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
  • 19、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开头一个“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再以“不放松”来补足“咬”字,劲竹的个性特征表露无遗。次句中的“破岩”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后二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极言考验之严酷。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
  • 20、更思僵卧人,岂只食无肉。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 21、下面三首都是题在画上的诗《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诗云》卫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云》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鱼竿。《初返扬州画竹第一幅》二十年前载酒饼,春风倚醉竹西亭,而今再种扬州竹,依旧淮南一片青。这是他的诗作郑燮(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来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22、如啼恨脸,魂断损容仪。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 23、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开头一个“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再以“不放松”来补足“咬”字,劲竹的个性特征表露无遗。次句中的“破岩”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后二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极言考验之严酷。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
  • 24、郑板桥(1693—1765)清代画家、文学家。名燮(xiè),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
  • 25、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 26、郑板桥一生写竹、画竹,更酷爱咏竹。他笔下的竹诗意境隽永,蕴含很强的哲理性。我们常常提笔做文时,会想到他的“删繁就简三秋树”;临窗习字时,会想到他说过“不做前人墨奴”;心情郁郁时,会想到“吃亏是福”“难得糊涂”。翻阅他的诗词文章,隔了200多年的时光,体会他的所思、所惑、所感和所悟,竟然还是如此亲切。
  • 27、【郑板桥写竹子的诗】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 28、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 29、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 30、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 31、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符曾《上元竹枝词》
  • 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陆容《满江红咏竹》

    32、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陆容《满江红咏竹》

  • 33、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 34、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35、茅店儿前,竹篱笆后,初见横枝。赵长卿《柳梢青过何郎石见早梅》
  • 36、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 37、藕风气香,竹风韵凉,等他月照回廊,浴鸳鸯一双。王蕴章《醉太平西湖寻梦》
  • 38、到君栖迹所,竹径与衡门。黄滔《题友人山居》
  • 39、藕风气香,竹风韵凉,等他月照回廊,浴鸳鸯一双。王蕴章《醉太平西湖寻梦》
  • 40、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 41、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 42、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 43、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 44、诗人郑板桥一生坎坷,50岁才入仕途,先后在山东范县、潍县当过12年知县,这期间的咏竹诗可以反映出他的“为官之道”。他在《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一诗中写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作为一个下层地方官,对老百姓的疾苦时时不忘,对他们生活中的一枝一叶的小事情能如此关切,实在是难能可贵,后来郑板桥终因为民请命得罪了豪绅权贵,不得已弃官归里。
  • 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 45、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 46、藕风气香,竹风韵凉,等他月照回廊,浴鸳鸯一双。王蕴章《醉太平西湖寻梦》
  • 47、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48、一丛萱草,数竿修竹,几叶芭蕉。石孝友《眼儿媚愁云淡淡雨萧萧》
  • 49、修竹傍林开,乔松倚岩列。德隐《新秋晚眺》
  • 50、野竹交淇水,秋瓜蔓帝邱。司马光《送云卿知卫州》
  • 51、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