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刘向《三人成虎》

    1、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他就不属于人类。

  • 2、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
  • 3、我是你的,我的祖国!都是你的,我的这心这灵魂;假如我不爱你,我的祖国,我能爱哪一个人?
  • 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5、每一个伟大人物的历史意义,是以他对祖国的功勋来衡量的,他的人品是以他的爱国行为来衡量的。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7、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8、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 9、没有祖国,就没有幸福。每个人必须植根于祖国的土壤里。
  • 10、男儿立志扶王室,圣主专征灭土酋。——岳飞《寄东林慧海上人》
  • 11、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

  • 12、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王维
  • 13、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 14、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
  • 1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 16、工人没有祖国。绝不能剥夺他们所没有的东西。
  • 17、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戚继光《望阙台》
  • 18、斩除顽恶还车贺,不问登坛万户修。——岳飞《题青泥市萧寺壁》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 1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 20、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 21、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刘禹锡《蜀先主庙》

  • 22、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岳飞《满江红写怀》
  • 23、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当与人民同甘苦、共命运。这样,我们党才有威信,国家才有希望。
  • 2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25、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杜甫《为农》
  • 26、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
  • 27、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 28、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 29、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立春日感怀》
  • 30、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李益《塞下曲》
  • 31、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 3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 33、去割慈亲恋,行忧报国心。——李白《杭州送裴大泽赴庐州长史》
  • 34、中华儿女多奇志, 不爱红装爱武装。——毛泽东《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 35、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范成大《州桥》
  • 36、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
  • 37、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 38、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 39、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谢灵运《七里濑》
  • 40、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王维
  • 41、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 42、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李益《塞下曲》
  • 4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 44、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 中原乱。簪樱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朱敦儒《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 45、中原乱。簪樱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朱敦儒《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 46、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陆游《关山月》
  • 47、男儿立志扶王室,圣主专师灭虏酋。——岳飞《寄浮图慧海》
  • 48、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 49、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 50、我怀着比对我自己的生命更大的尊敬神圣和严肃,去爱国家的利益。
  • 51、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 52、中国是古老的民族,也是勇敢的民族。中华民族有两大优点:勇敢,勤劳。这样的民族多么可爱,我们爱我们民族(当然其他民族也有他们可爱之处,我们决不忽视这一点),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 53、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