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的快乐乃建立在调伏自心、认识自心的基础上。纵然他拥有财物名利,也一点都不执着,而仅会以平静的心去享受这一切。无执并不意味着什么都没有感觉或反应,而是说一个人不必去操心,让其顺其自然。会得到的就会得到,得到了,也不必太强烈的去执着它。
2023-01-26 22:03:04
5097
- 1、别人说你不好,欺负你烦你的时候,一定要修安忍,原谅并且和蔼地面对他。因为说你不好时要观察自己:确实不好,就要改变;没有不好,也损害不了你。说你很好,反而会让你生起傲慢心,你会更差;说你不好,让你知道自己的毛病,确实有帮助,你会有进步,这是最大的进步。所以要感恩说你的人,骂你的人。
- 2、你可以相信眼睛看到的,但眼睛只是负责看到,至于看到了什么,却是一个判断题,因此还需要依赖心智!
- 3、我们一向都把自己的身体看得很重,既然看得很重,那就一定要学会利用它。怎么利用呢?用它来利益他人,帮助众生。这样的话,你这个身体也很宝贵的,也是个仁波切,也是个如意宝。你不会利用的话,这个身体也会让你变成造恶业的工具。所以大家一定要学会放下贪执,如理如法地学习怎么利益众生。
- 4、有的人把自己的毛病也看成是一个修为和功德,而将他人的功德、修为和人格看成毛病和烦恼。这种人喜欢讲,喜欢看他人过失,其实这些看到的所谓不对的地方、毛病,都是自己的毛病。所以有毛病的人才会看到毛病,有烦恼的人才会看到烦恼,所有看到的不对都是自己的不对!
- 5、酒醉了还有醒的时候,钱醉了就醒不过来了。
- 6、别人说你不好,欺负你烦你的时候,一定要修安忍,原谅并且和蔼地面对他。因为说你不好时要观察自己:确实不好,就要改变;没有不好,也损害不了你。说你很好,反而会让你生起傲慢心,你会更差;说你不好,让你知道自己的毛病,确实有帮助,你会有进步,这是最大的进步。所以要感恩说你的人,骂你的人。
- 7、有人认为出离心就是逃避这个社会,但是不管你逃到哪里,还是在六道轮回里流转,还是逃脱不了轮回。真正的出离心是什么?利用你身边的一切,随时准备放下,放下才是出离心。
- 8、一切的发生皆是依赖因缘,已经发生的请放过自己,即使经历是痛心的,没有发生的请听听心声,即使现象是诱人的!
9、有的人认为学佛就要丢掉生活和工作,因为那是另外的一个世界,是两个方向,这样想就完全错了。一个真正的学佛人,是用佛陀的慈悲和智慧,上师的教言和窍诀来面对社会和家庭,面对生活和工作,这就是作为一个在家居士最好的修行。生活和工作是我们修行最好的对境,把日常生活变成修行,才是真正的修行。
- 10、你会认为自私就是保护自己,但是越自私你心灵的空间就越小,最终却囚禁了自己!你会认为放纵就是自由,但是越放纵越会觉得空虚,最终却迷失了自己!
- 11、一个人全身心投入工作或者学佛,很好的,也很重要的。但是你的脑子一直沉浸在钱财等外境的发展,而忘掉自己的身体也不行的。还是要给自己一点时间来休养身心,调理身体,因为一个健康的身体才是你努力进取的保障。你的境界,你的发展才会非常完美,你才有希望圆满你的世出世法,所以健康的身体很重要。
- 12、也许已经烂熟于他教授的菩提心、慈悲心、烦恼”这些概念,但真正将其融入内心,依然是一个困难的过程。如果我们只知晓而不应用,就好比闲置着配好的药物,对病情根本毫无帮助。
- 13、有的居士学了一点佛法,明白了一些佛教的道理以后,就用所学到的法来看他人的过患,这就变成了法执,这是个错误。你了解了佛法的内容以后,要用来对治自己的烦恼习气毛病,改变自己,这才是佛法真正的内涵,你也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 14、很多人总以为他人很过分,很欺负看不起自己,但要观察自己有没有自私自利我执傲慢,如果我执非常重,非常傲慢自私自利,那说不定你过分了,你在欺负他人,所以先观察做好自己很重要,如果没有特别的自私自利,才不会做过分的事情,所以要学会利益他人,帮助他人,多关心他人,这是和谐快乐的一个根本。
- 15、所有众生都同样的想得到快乐和幸福,人们不断地寻找快乐,但是都往外找,以为快乐就在财产、金钱等这些外在条件上。快乐并不在外,它是一种心的概念,它就在你的心里。所以大家要满足于自己的生活,过一种平常的生活。放松你的心情,你就会得到快乐,快乐就在你的心里,祝愿你幸福快乐!
- 16、很多人怕被别人议论,怕被别人说不好,挑自己身上的毛病。说了以后自己也很不开心,非常烦恼。其实假如你希望自己有人格,今生来世能越来越增上的话,一定要让别人说你的毛病你才会有进步,才会有发展。别人说我们,骂我们的时候,不能生气,学会感恩,只有这样你才会有进步,才会逐步地超越这个自我。
- 17、每个众生都用样的想得到快乐,不想痛苦,那一定先要认识痛苦的根本和快乐的根本是什么?如果认识到了痛苦的根本,就把它扔掉;知道了快乐的根本,就积极努力地去做。这样才会得到快乐,才可以去除痛苦,因此认识根本”很重要。
- 18、若哪一天他人的得失也如自己的得失般,那菩提心的影子才显现在你的心境中,若哪天得失都不在成为困扰你心境的理由时,智慧的光才能投射到你的身心!
19、我们作为一个学佛人每天都要面对众生,那怎样来面对呢?脸上要以微笑来面对众生;眼里要生起欢喜心来看众生;嘴里也一直要讲他人的功德,说让他人开心的话;身体也一直要服务他人。最重要的是心里,一直要以利益他人的心来发心为他人做事,一定要生起利他心,这很重要!
- 20、平常修行的时候,道理都明白,却生不起体会和境界,那是为什么呢?因为没有福报!修行需要积累资粮修福报。修福报有两个对境:一是佛,一是众生。对佛修福报感觉有点摸不着看不见,但退后一步就是无量的众生,对众生好就是对佛最好的供养,两个福田都摄集在众生身上,所以积累资粮最好的对境就是众生。
- 21、有的人平常没有烦恼的时候感觉很慈悲,但是一遇到不好的对境,有人来烦扰的时候,嗔恨心立刻就生起来。所以我们要在来了一些烦恼,遇到不好的对境时生起慈悲心。因为没有对境就无法修安忍,更无法修无上的菩提心。所以越对你不好的人面前越要修安忍,要感恩。
- 22、我想我抓不住时间,就像你留不住青春,最美的不是在假想的永恒中陶醉,而是从无常的真实中出离,此刻我们不需要逃脱什么,因为恐惧来源于你我颠倒的认知!
- 23、以解决事情的目的修行佛法,佛法容易成为救命稻草,并且你会认为自己非常虔诚,但那只是有目的性的伪装;若是以了悟事情的本质修行佛法,佛法容易变为智慧,容易撕掉你所有的伪装,同时也解决了你所要解决的事情!
- 24、看它落向何处,但曾经你我也在枝头翘望,千年古刹之中,谁曾断丝丝红尘之恋;对错只为是非,好坏只为分别,如实修何时能照见自性!
- 25、一个人全身心投入工作或者学佛,很好的,也很重要的。但是你的脑子一直沉浸在钱财等外境的发展,而忘掉自己的身体也不行的。还是要给自己一点时间来休养身心,调理身体,因为一个健康的身体才是你努力进取的保障。你的境界,你的发展才会非常完美,你才有希望圆满你的世出世法,所以健康的身体很重要。
- 26、无有善业无快乐;无有信心无证悟;无有悲心无菩堤;无有上师无一切。
- 27、我们相遇几世才能今世相识,但无明却让我们认为那只是偶然;我们种下多少善因才能直遇佛法,但无知却让我们认为那只是巧合;如果偶然和巧合总是不期而遇,我们为何还把一切的怨恨归咎于他人,而不是偶然或者巧合呢?
- 28、世界上有一个最好的朋友是菩提心,如果有这个朋友跟随,就会获得幸福。
29、不管哪个国家,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乃至人与环境之间的真爱很重要。什么是真正的爱呢?比如你把喜欢的树砍了卖钱,或是利用它来修房子、做成生活用品等等,都可以算是一种喜爱。然而这不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是你好好地保护这棵树,精心培育,始终爱护有加,让它茁壮成长。
- 30、若没有一颗珍惜的心,再好也只是为了错过;若没有一颗付出的心,再多也只是更加吝啬;若没有一颗善良的心,再强也只是为了伤害;你永远不曾看到心在哪里,但你拥有什么样的心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佛法只为修心!
- 31、人人都知道自己会有死的那一天,却没有人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为了今生和来世,应随时做好死亡的准备,因为我们无时无刻不处在无常中。
- 32、或者可以不见,或者可以相见,若是终究离散,不如此生不见;或者可以相惜,或者可以相离,若是烦恼相对,有如此生未见!
- 33、每个众生都用样的想得到快乐,不想痛苦,那一定先要认识痛苦的根本和快乐的根本是什么?如果认识到了痛苦的根本,就把它扔掉;知道了快乐的根本,就积极努力地去做。这样才会得到快乐,才可以去除痛苦,因此认识根本”很重要。
- 34、我们相遇几世才能今世相识,但无明却让我们认为那只是偶然;我们种下多少善因才能直遇佛法,但无知却让我们认为那只是巧合;如果偶然和巧合总是不期而遇,我们为何还把一切的怨恨归咎于他人,而不是偶然或者巧合呢?
- 35、我们每个佛弟子都有自己的上师,也需要一个上师,这是我们脱离轮回解脱成就的保障。可是我们依止了上师后,光靠供养承事能不能解脱呢?还是很难说的。还是勤修上师的法,听从上师的教言比较稳固,解脱成就才有希望。所以依止上师后,闻思修行很重要。
- 36、有时忙着忙着都忘记了,那么亲的人都已离去,有时想着想着也忘记了,如此亲的人都会离去,人间看似繁华,却是一条单行道,或者自己,或者他人,不停地赶
- 37、越现代,越梦幻,人类总是在编织一个接一个的梦境,深怕自己醒来一切皆是泡影,夜上海,不眠的追逐!
- 38、我知道有一天我会融化在这阳光底下,但是我希望每一滴水都会灌溉身边的有情,因此很庆幸我是在快乐的融化,但是我也确定融化的只是我的躯体,而我的灵魂始终守护在信仰的殿堂中!
39、你会认为自私就是保护自己,但是越自私你心灵的空间就越小,最终却囚禁了自己!你会认为放纵就是自由,但是越放纵越会觉得空虚,最终却迷失了自己!
- 40、平常修行的时候,道理都明白,却生不起体会和境界,那是为什么呢?因为没有福报!修行需要积累资粮修福报。修福报有两个对境:一是佛,一是众生。对佛修福报感觉有点摸不着看不见,但退后一步就是无量的众生,对众生好就是对佛最好的供养,两个福田都摄集在众生身上,所以积累资粮最好的对境就是众生。
- 41、一个人贪心很重的话,对名闻利养会有永远也填不满的欲望之沟壑。得到会有不餍足的痛苦,得不到也会有不成功的挫败之苦,怎么都是痛苦。那怎样才能幸福呢?要挣脱痛苦之根源贪心的桎楛。懂得放下,保持一颗平常心,恬淡随缘。成功也好,失败也罢,内心不起大的波澜,才会得到快乐,放下才是快乐。
- 42、有人说,佛法里面讲的放下,就是要舍弃生活中的一切物欲,那也不一定。你是个学佛人的话,也缺不了衣食住行,也得拥有诸多财物,这些也是需要的。但是除此之外,为了名利地位而去贪求执着这些,就不会有满足的时候,也就不会得到幸福,这才是要放下的。佛法里面所说的放下,指的是放下这些。
- 43、很多人非常执着今生的财产金钱,特别在意放不下当下的生活,就像永远活在这个世界上一样。不知道已经在往生的路上排着队了,最多也就几个十年,几分钟或者几个小时。因此大家一定要修一个暇满的人身,解脱才有希望。
- 44、若那业风再起,我又会飘向哪里,是否如我来时一般,无所相依;若这一生只是注定路过,我又在徘徊什么,是否我的心如来时般,又有所眷恋;带不走的忧愁如斩不断的情绪,送不走的故人如放不下的情缘,尘世间只是忙碌于交替的一个游戏!
- 45、平常修行的时候,道理都明白,却生不起体会和境界,那是为什么呢?因为没有福报!修行需要积累资粮修福报。修福报有两个对境:一是佛,一是众生。对佛修福报感觉有点摸不着看不见,但退后一步就是无量的众生,对众生好就是对佛最好的供养,两个福田都摄集在众生身上,所以积累资粮最好的对境就是众生。
- 46、沉痛中唤醒了什么,可能才是祭奠逝去的亲人最好的安慰,或许我们喜欢逃避无常这个认为不太吉祥的话题,但这并不代表不吉祥的就不会发生,因此当发生的这些灾难之后,我们若还是无法明白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么还将会继续输给无常,愿逝者安息,更愿为逝者祈祷的人能懂得生命的可贵!
- 47、我们生下来就选择了以哭的方式来到这个世界,但当我们接触到爱时就选择了用微笑来面对这个世界,或许微笑并不是用来解决问题,而是对待问题的一种心境,因此无论我们经历多少,微笑的确可以让我们放松,并且愉悦。
- 48、不要期待太完美的人生,这样会让你此刻体验的人生变的不完美,不要不相信有完美的人生,这样容易失去对人生完美的期待,每个人只有懂的把握人生节奏,才能拥有美妙悦耳的人生乐章!
49、也许已经烂熟于他教授的菩提心、慈悲心、烦恼”这些概念,但真正将其融入内心,依然是一个困难的过程。如果我们只知晓而不应用,就好比闲置着配好的药物,对病情根本毫无帮助。
- 50、有的居士学了一点佛法,明白了一些佛教的道理以后,就用所学到的法来看他人的过患,这就变成了法执,这是个错误。你了解了佛法的内容以后,要用来对治自己的烦恼习气毛病,改变自己,这才是佛法真正的内涵,你也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 51、作为一个修行人,身口意里面的意很重要。磕头、念经、持咒是修行的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内心没有生起烦恼,每个念头都不是恶,这才是修行真正重要的意义。
- 52、细雨中缠绵了谁的往事,梵香中缭绕了谁的心绪,不剪不断,尘埃落心头,不了不悟,梦幻如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