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猴万载坐高崖,盼客归来手托腮;待到明年春日暖,漫山遍野故人来。《猴子观海》

  • 1、伊昔升绝顶,俯窥天目松。
  • 2、洗澡搓破一颗痣,最后竟然变成癌!身上有这几种痣的要当心了!
  • 3、煤都淮南,历经沧桑,寿春南唐,淮河相伴,八公山下,草木皆兵,古战犹酣。

  • 4、路尽清溪逼画图,乱云深处插天都。
  • 5、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 6、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 7、步步跻攀绝援引,崖石刮耳壁摩鼻。
  • 8、宽围白浪身千叶,峭入青天手一藤。
  • 9、除了描写黄山,李白还写了一首《小桃源》来赞美黟县——“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
  • 10、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11、原文:三十六峰高插天,瑶台琼宇贮神仙。嵩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
  • 12、然而,尽管他们才华横溢,笔力过人,但面对难以描绘的黄山胜景,也不禁发出了文思枯竭的喟叹。如明代的程敏政就有这样的诗句:“眼看奇绝口难名,变态分明似化成。”清代的金照吟道:“黄山变态自天公,移步看看又改容。”。真可谓“一片之云有异势,一尺之松无凡枝”。
  • 13、峭拔虽传三十六,参差何啻一千余。

  • 14、伊昔升绝顶,俯窥天目松。
  • 15、【描写黄山的诗句古诗】平铺峰顶滔天白,五更变幻长空色。望中汹涌如惊涛,天风震撼大海潮。
  • 16、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 17、《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
  • 18、斜汉初过斗,寒云正护霜。
  • 19、我来为访容成侣,试问丹丘果有无。
  • 20、宋吴黯
  • 百道飞泉鸣玉佩,千寻石柱架琼峦。
  • 21、百道飞泉鸣玉佩,千寻石柱架琼峦。
  • 22、《同友人游黄山》
  • 23、丹成兔魄香生杵,影见龙津月在潭。

  • 24、张仲素(杂曲歌辞·宫中乐)奇树留寒翠,神池结夕波。黄山一夜雪,渭水雁声多。李颀(奉送五叔入京兼寄綦毋三)云阴带残日,怅别此何时。欲望黄山道,无由见所思。张仲素(宫中乐五首)奇树留寒翠,神池结夕波。黄山一夜雪,渭水泻声多。武平一(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紫汉秦楼敞,黄山鲁馆开。簪裾分上席,歌舞列平台。马既如龙至,人疑学凤来。幸兹联棣萼,何以接邹枚。
  • 25、黄山确实是笔墨维以描绘、语言难以形容的无穷无尽的奇妙诗篇,怪不得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说:“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 26、峭拔虽传三十六,参差何啻一千余。
  • 27、其实,肃宗念兄弟之情,并未杀永王,而是“以桃代李”,杀了其一下属以震四方,并葬假永王于现江西省南昌县广福镇永木黎村,立王墓告世(现存迹完好并为文物景点)。真正的永王在李白等护送下,到达李曾游历的黄山北麓之龙王山(古诗里),并在此隐居,为躲避政治迫害,剃发为僧,并建龙王庙。后陆续在亲信的努力下,把家人及下属一一接来,男丁剃发为僧,女人削发为尼,离庙两里外建碧玉庵(遗迹尚存),有家室者在山下垒石为屋,过着山人野趣的日子,从此远离长安政治中心。后人为感恩永王的情义特取地名纪念他,如:王义坑、王义岭、王义关等。
  • 28、《因公檄按游黄山》
  • 29、斯为大地一奇观,狮子峰头最耐看。云蒸山顶成沧海,云消山色依然在。
  • 30、道士黄山隐,轻人复重财。皇甫大夫《判道士黄山隐》
  • 31、道士黄山隐,轻人复重财。皇甫大夫《判道士黄山隐》
  • 32、安徽古迹,宏村当先,世界遗产,历史渊源,慕名探访,游人如织,依恋忘返。
  • 33、终待登临最高顶,便随鸾鹤五云车。

  • 34、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
  • 35、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 路尽清溪逼画图,乱云深处插天都。
  • 36、路尽清溪逼画图,乱云深处插天都。
  • 37、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位诗人。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一档《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火爆荧屏,电视上吟诗作赋的场景勾起了许多人心底的诗词情怀。近日,安徽省旅游局向全国推介诗词中的安徽美景,其中6首描写黄山的诗词上榜。现在日报君就带领大家一起去领略诗词中的黄山风光。
  • 38、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 39、斜汉初过斗,寒云正护霜。
  • 40、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 41、《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
  • 42、《题黄山》
  • 43、宋吴黯

  • 44、《黄山歌》
  • 45、译文:肃静的古城与上花园相邻,而黄山与桂宫相近。
  • 46、仙翁何处归来晚,风落松花满石床。
  • 47、步步跻攀绝援引,崖石刮耳壁摩鼻。
  • 48、《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
  • 49、黄景仁随朱筠寻访山水,凭吊古今,沿途创作的诗歌“时而龙吟虎啸”,“时而浅水游鱼”,尽情展现了他飘逸的才情。我们读他游黄山时写下的《慈光寺前明郑贵妃赐袈裟歌》,在借咏前朝史事时,他重写了民间所见的前史。慈光寺始建于明嘉靖年间,郑贵妃佞佛,万历三十八年(1610)钦赐寺额。郑妃生皇三子常洵,深受明神宗宠爱,廷臣怀疑她谋立常洵为太子,激议立储,指斥宫闱,“由是门户之祸大起”。黄仲则将明末数十年史事运于笔端,如朱绶《题黄县丞两当轩诗集》所云:“三千年史入胸鬲,触拨古今聊一演。”
  • 50、嵩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
  • 天生老骨不知疲,眼看松石步登陟。
  • 51、天生老骨不知疲,眼看松石步登陟。
  • 52、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 53、龙惊不敢水中卧,猿啸时闻岩下音。

  • 54、斯为大地一奇观,狮子峰头最耐看。云蒸山顶成沧海,云消山色依然在。
  • 55、石洞歙溪俱可砚,山肥徽路总堪田。
  • 56、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 57、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 58、道路与河流的尽头如图画一样,乱石耸立直入天空。迷雾散开好像虎豹出洞,松林间犹如龙蛇盘驱。
  • 59、宋焦炳炎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