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讲好中国话,热爱传统文化

  •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 2、对于许多人来说,现在的村庄大多看不到古树,也不见了小桥流水、鸡鸭成群、牧童横笛。可是,没有这些就不是村庄了吗?对于这些心怀念想没有问题,谁心中都会有一个自己的村庄。但是,究竟是谁,还想保留着这样原生态的农村?如果出于对农村乡土历史的研究,这情有可原;出于对乡村旅游前景的考虑,也在可以理解的范畴。可是,如果仅仅是为了让早年逃离乡村的人——如今的新兴的城市人,满足他们的怀乡之心,就要让这样的村庄长久地保持着她的原始模样,那就显得过于矫情或者是自私了。因为,经历过原生态农村生活的人,都会苦恼于在农村谋生的不易、
  • 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 4、我的家乡有大片良好的农田,每到播种季节,一片片绿油油的禾苗,随风摇曳。到了收获的季节,农田便掀到了金黄的一页,这里承载着全村人的希望。然而矿区挖矿没有做好勘测工作,他们在地下采矿,矿洞一直从山的那边挖到我们的农田底下。事情的败露是因为一位伯伯在自己的农田耕作,发现自己的脚在往地里一点一点的下陷。起初他还没有在意,不料几天后,这附近的农田便坍塌了一片。这么一来,说明在农田附近的房屋也不安全了。此事顿时在我村里吵得沸沸扬扬,还说要与矿区打官司。出了这种事,再没有农民敢下地耕作,渐渐地,自然农田就被大量抛荒了。
  • 5、见善则迁,见过则改。《周易》
  •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宋·李纲《病牛》
  • 6、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宋·李纲《病牛》
  • 7、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 8、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 9、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头吟》
  • 10、普天之下,莫非国土。当农民在拆迁中失去了对土地的所有权,而在抗争中又会被弱肉强食的剥夺生命权,或是受到威胁。一个国家的文明取决于对弱者的态度。尽管农民失去土地后会获得相应的补偿,但是失去了最大的财富——土地。而由于严格的户籍制度,他们又无法成为城市人,一方面他们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和家园,另一方面城市的大门并未向他们敞开。这就像船即将沉没,而船上所有的乘客被禁止弃船逃生。
  • 1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登楼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 12、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唐·窦庠《醉中赠符载》
  • 13、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 14、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读书录》卷十
  • 15、所以,在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也能感受到熊培云先生对他所住的小堡村以及类似中国村庄的认识也在一步一步地深化。他是一个建设型的学者,他在叙述着对村庄的依恋,也在用他的力量,试图一点一滴地改变着村庄的面貌。他在他的小县城建起了一座图书馆,以实现他的“两千分之一”的改变——因为中国有2000多个县,如果你改变一个县,就是两千分之一的改变。
  • 16、人生幸福,是人生自身出力造成的,非是上帝所赐,也不是听其自然所能成就的。陈独秀
  • 17、《在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一书中,作者回顾了自己的故乡小堡村的历史,描述了它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宗族制度在农村中的重要性,谈到了农村行政组织的局限性,农村在不断的适应国家的发展,而这一过程充满了痛苦和辛酸。
  • 18、城市化是大势所趋,但也应该合理规划,做好相关的辅助工作。只有在充分保障公民权利,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户籍制度的壁垒,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当农民意识到土体不是他们唯一的安身立命之本,他们的生活不会因为失去土地而无所依靠,社会和政府能够做到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则拆迁不会再如战争一般充满硝烟与鲜血。
  • 19、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 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 20、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 2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 22、任何巨大的财富,在最初积累的时候,往往是由一个很小的数量开始的。邓拓
  • 2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 24、熊培云在序文中讲到“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虽然我不确实是不是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但我知道有大部分人的家乡在沦陷,也包括我的。如果说因为小堡村的村长贱卖了那些曾经见证了几代人生命的树,而让村民们的内心从此失去安宁,那么我就是因为一个采矿集团走进我的家乡而让我内心变得空虚。因为寄托着我的精神的东西受到不可恢复的创伤。采矿集团一到我的家乡,首先遭殃的是那一座座山,的确都变了颜色,一座座黄土山刺痛了我的眼球。从山脚通向村庄的林荫道路,变成了黑乎乎的石子路,还会有些从在矿车掉下来的矿渣。矿区的废水直接排放到村里
  • 25、作者以详实的笔法描述了他眼中故乡——小堡村,一个典型的农村村庄的时过境迁,并对建国以来农民与土地之间生产关系的变迁做了论述。在作者的心里,即使他自己出国留学多年,回国后也不在故乡的小村庄里面住了,但是故乡依旧是他心灵的家园,对故乡的一草一木都有特别的情怀的,当他的家乡遭遇“拆迁”、"卖古树"、土地租给别人建工厂,家乡变得面目全非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成了一个心灵上既没有城市又没有村庄的流浪汉。
  • 26、所以,在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也能感受到熊培云先生对他所住的小堡村以及类似中国村庄的认识也在一步一步地深化。他是一个建设型的学者,他在叙述着对村庄的依恋,也在用他的力量,试图一点一滴地改变着村庄的面貌。他在他的小县城建起了一座图书馆,以实现他的“两千分之一”的改变——因为中国有2000多个县,如果你改变一个县,就是两千分之一的改变。
  • 2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 28、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关汉卿
  • 29、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杂剧
  • 30、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陈毅
  • 31、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 3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 33、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最浪费不起的是时间。丁肇中
  • 34、最浪费不起的是时间。丁肇中
  • 35、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 36、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 37、走不通而不觉得困难,这是庸人。连脚都没有动而心理却虚造出万千困难,这是妄人。陶行知
  • 38、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 39、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 40、造成这种诡异结局的原因,常常会直指那个阻碍城乡交流的户籍制度。好在,冰封了半个多世纪的户籍制度,到今天似乎有了消融的一天。社会的改良和变迁,并不像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那样立竿见影,总是在经历很长的努力后,才艰难地向前迈上一步。所以,我们对于村庄的期待,也不必那么悲观和失望。
  • 41、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
  • 42、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 43、作者以详实的笔法描述了他眼中故乡——小堡村,一个典型的农村村庄的时过境迁,并对建国以来农民与土地之间生产关系的变迁做了论述。在作者的心里,即使他自己出国留学多年,回国后也不在故乡的小村庄里面住了,但是故乡依旧是他心灵的家园,对故乡的一草一木都有特别的情怀的,当他的家乡遭遇“拆迁”、"卖古树"、土地租给别人建工厂,家乡变得面目全非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成了一个心灵上既没有城市又没有村庄的流浪汉。

  • 44、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 45、闻説梅花早,何如北地春。孟浩然
  • 46、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 47、以仁义服人,何人不服。吴敬梓
  •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 48、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 49、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 50、造成这种诡异结局的原因,常常会直指那个阻碍城乡交流的户籍制度。好在,冰封了半个多世纪的户籍制度,到今天似乎有了消融的一天。社会的改良和变迁,并不像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那样立竿见影,总是在经历很长的努力后,才艰难地向前迈上一步。所以,我们对于村庄的期待,也不必那么悲观和失望。
  • 51、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鲁迅
  • 52、任何巨大的财富,在最初积累的时候,往往是由一个很小的数量开始的。邓拓
  • 5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 5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 55、我们是不是可以如熊培云先生那样,不管曾经以何种方式逃离村庄,今天都能够以自己的能力去回馈你的村庄,让她更加富足、文明,自由而富于理性。只有这样,才可以打破人才、资源在农村只出不进的所谓“鱼笱效应”,通过反哺与回流,实现现代乡村的复兴。到那时,你住过的村庄还在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已经不重要了。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