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我不打算对两首诗进行自己的解读和评论,只是发出来,诸君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而感觉之。

  • 1、谨以本文,告慰曾经亲密无间的朋友们和没有把握住的情感,以及在将来难以割舍、但又不得不放弃的人和事。
  • 2、你马上就要像黄鹤一样振奋玉羽,西飞到长安城——帝王州去。

  • 3、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 4、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江南三大名楼”之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 5、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富二代李白也应不会付不起酒钱,但坐落在现武汉长江边的黄鹤楼,自古以来却都是文人墨客题诗作词的热门之地,李白看到崔颢的诗后,肯定想一较高下,但实在是难以超越,或许真成了李白的心结,直到多年之后,才比较满意地作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此诗现已成为国人背的最熟唐诗之知名度似乎远超过崔颢之作。
  • 长天搂上凭栏处,十里东湖雨色朦;天问阁前参屈子,磨盘碑下拜朱公;遥村近郭云山外,暮霭晨烟碧水泷;雨后岚光亭榭绿,风摇树影透花红。《游东湖》[原](七律)
  • 6、长天搂上凭栏处,十里东湖雨色朦;天问阁前参屈子,磨盘碑下拜朱公;遥村近郭云山外,暮霭晨烟碧水泷;雨后岚光亭榭绿,风摇树影透花红。《游东湖》[原](七律)
  • 7、水碧翠微秀,花繁松柏森;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绝妙两经佛,神奇五百尊;汉西第一境,楚国佛丛林。《游归元寺》[原](五律)
  • 8、黄鹤高楼已槌碎,黄鹤仙人无所依。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
  • 9、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凤无琅玕实,何以赠远游?徘徊相顾影,泪下汉江流。——唐李白《江夏送友人》
  • 10、何人夜吹笛,望远不胜愁。
  • 11、常闻云梦泽,空阔自天开。
  • 12、令尹乘时暇,使君同祖筵。

  • 13、坐在黄鹤楼中,听着耳边传来《梅花落》笛曲,感觉江城五月梅花满天飘落。梅花虽美,可却是是寒冬开放的,江城五月落梅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
  • 14、良工改写归图画,俯仰令人一慨然。
  • 15、译文:我本是像那个接舆楚狂人,高声唱着凤歌去嘲笑孔丘。手里拿一根镶绿玉的棍杖,大清早辞别著名的黄鹤楼。
  • 16、芳草莫重悲赋客,江边鹦鹉已无洲。
  • 17、江边黄鹤古时楼,劳置华筵待我游;
  • 18、虽然不能用前四句逐一对比来评价两首诗的水平高低,但李白当然知道崔颢之诗,已经表达到淋漓尽致,难以超越,也应知自己比较满意的这首写黄鹤楼的诗仍不如崔颢之诗。因此,之后又专门模仿崔颢《黄鹤楼》题诗《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 19、长天搂上凭栏处,十里东湖雨色朦;天问阁前参屈子,磨盘碑下拜朱公;遥村近郭云山外,暮霭晨烟碧水泷;雨后岚光亭榭绿,风摇树影透花红。《游东湖》[原](七律)
  • 总是平生未行处,醉来堪赏醒堪愁。
  • 20、总是平生未行处,醉来堪赏醒堪愁。
  • 21、紫箫吹彻还惆怅,不见仙人骑鹤回。
  • 22、诗仙李白,不顾世俗礼节,为人洒脱,放荡不羁,这从他的诗词中就可以看出来,比如《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还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再者让高力士脱靴等等事件,这样的人注定怀才不遇,在仕途上不得志呢就纵情山水。李白24岁的时候开始行万里路,逛遍祖国大好河山。

  • 23、《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唐代: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 24、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 25、欲尽残春酒,登临事已违。
  • 26、滩头日落沙碛长,金沙熠熠动飙光。
  • 27、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 28、舟系城边官柳发,笛吹江上野梅开。
  • 29、gù rén xī cí huáng hè lóu,yān huā sān yuè xià yáng zhōu。
  • 30、“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诗中颔联。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是人非、鹤去楼空。人们留下什么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她不是别的,她是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也割舍不断的绵绵乡恋、悠悠乡情。本句具有一种普遍包举的意味,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因而成为深值关注和反复品味的名句。
  • 31、李白兴冲冲地走过去,刚提笔,突然看到了此门上还留着崔颢写下的《黄鹤楼》。
  • 32、振衣上更上,眼底何泱漭。

  • 33、我本是像那个接舆楚狂人,高声唱着凤歌去嘲笑孔丘。
  • 因为有了这则故事,虽然那座题写了这两首诗文的黄鹤楼在后来被毁,但人们又在黄鹤楼的旁边,修建了一座亭子,并为这座亭子取了一个有趣的名字,名为“搁笔亭”。
  • 34、因为有了这则故事,虽然那座题写了这两首诗文的黄鹤楼在后来被毁,但人们又在黄鹤楼的旁边,修建了一座亭子,并为这座亭子取了一个有趣的名字,名为“搁笔亭”。
  • 35、铁笛横时江水阔,夕阳红处楚山多。
  • 36、李白写完,搁下笔后怅然而去。
  • 37、譬如送别孟浩然时,那默然望着小船背影的伤感与不舍;譬如在黄鹤楼中听玉笛时,那历经人生悲戚之后的沧桑与恋乡。
  • 38、沧江势为高楼曲,楚客愁因落日多。
  • 39、“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唯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可是谁又能说是单纯写景呢?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不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吗?诗人的心潮起伏,不正象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吗
  • 40、传闻当时李白登上黄鹤楼,逸兴遄飞,正欲提笔赋诗,然而当他看到崔颢的题诗后,甚为惊叹,便写了这样两句充满遗憾和赞美的诗句。
  • 41、柳暗西州供聘望,草芳南浦遍离情。
  • 4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43、李白兴冲冲地走过去,刚提笔,突然看到了此门上还留着崔颢写下的《黄鹤楼》。
  • 4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
  • 45、由于崔颢的《登黄鹤楼》使得黄鹤楼,在唐朝时就名声大噪。更有传说李白初登黄鹤楼,感慨良多欲题诗于此。但提笔便见崔颢的诗作,于是戏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于是后人在黄鹤楼附近建造了“搁笔亭”,传说诗仙李白就搁笔于此。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我们留下了三月去扬州的理由。更在贬谪途中,再登黄鹤楼写下《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让我们看到诗仙的落寞之情。
  • 46、山光水色只如此,兴会大似非从前。
  • 47、(元)王吉昌词168首
  • 而这首《鹦鹉洲》确实达到了这种效果。
  • 48、而这首《鹦鹉洲》确实达到了这种效果。
  • 49、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
  • 50、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 51、滩头日落沙碛长,金沙熠熠动飙光。
  • 52、西涯老作动千古,白首载歌还沈翁。

  • 53、日暮乡光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54、虽然不能用前四句逐一对比来评价两首诗的水平高低,但李白当然知道崔颢之诗,已经表达到淋漓尽致,难以超越,也应知自己比较满意的这首写黄鹤楼的诗仍不如崔颢之诗。因此,之后又专门模仿崔颢《黄鹤楼》题诗《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 55、译文:被贬谪的人要远去长沙,日日西望长安方向也看不见家。黄鹤楼上传来了一声声《梅花落》的笛声,在这五月的江城好似见到纷落的梅花。
  • 56、西风忽动庾公尘,僊人仍归九天上。
  • 57、由于这首诗句中饱含了李白对好友的真挚情感,又写出长江浩浩荡荡的气势,所以后来,人们认为,崔颢和李白在为黄鹤楼作诗的过程中,两人“打”了个平手,于是,这两首诗都成为了我国唐诗中的著名诗篇。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