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如天乐日夜闻,锦姝绣妾何纷纷。——贯休《洛阳尘》

  • 1、百年莫惜千回醉,一盏能消万古愁。翁绶《詠酒》
  • 2、云起钟楼暝,桃开野寺春。——萨都剌《钟山遇风雨·其一》
  • 3、不尽怀人兴,钟楼日暮登。——赵蕃《隐山寺梁昭明题额》
  • 4、野人心性百事慵,尺书未入扬雄宅。——康海《寄滕子冲》
  • 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黍离》
  •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王维《酬张少府》

    6、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王维《酬张少府》

  • 7、摩诘家风非世有,渊明心性与时违。——王之道《秋兴八首追和杜老·云影曚曨日洒晖》
  • 8、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 9、独出南关访翠微,钟楼佛阁霭霏霏。——元淮《访屏风山》
  • 10、可怜古井门外,依旧钟楼屋西。——揭傒斯《过何得之先生故居三首·其一》
  • 11、竹色溪不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至剡中》
  • 12、可怜古井门外,依旧钟楼屋西。——揭傒斯《过何得之先生故居三首·其一》
  • 13、浅水荷花开傍桥,晚钟楼殿碧山椒。——刘子翚《次韵张守同往华严》
  • 14、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李白《渌水曲》
  • 15、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
  • 16、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 17、年来木石同心性,老去烟霞入肺肝。——止庵法师《为常上人题在山图》
  • 18、自言野心性,眯目九衢雾。——真德秀《送裘司直得请西归》
  • 19、晨起探梅穿野寺,晚来移席傍钟楼。——李梦阳《正月望日繁台寺集》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 20、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 21、它山待刻钟楼作,震撼烟霞十万家。——方回《再次韵谢吴遁翁》
  • 22、关河无限清愁,不堪临鉴。岳珂《祝英台近·北固亭》
  • 23、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王维《少年行》
  • 24、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戴复古《除夜》
  • 25、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刘禹锡《蜀先主庙》
  • 26、到底闭门非我事,白鸥心性五湖傍。——戴复古《家居复有江湖之兴》

  • 27、一双野鸭欺晚寒,出没冰河底心性。——杨万里《後苦寒歌》
  • 28、可怜古井门外,依旧钟楼屋西。——揭傒斯《过何得之先生故居三首·其一》
  • 29、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屈原《国殇》
  • 30、浅水荷花开傍桥,晚钟楼殿碧山椒。——刘子翚《次韵张守同往华严》
  • 31、云起钟楼暝,桃开野寺春。——萨都剌《钟山遇风雨·其一》
  • 32、咄哉个丈夫,心性何堕顽。——白居易《自咏》
  • 33、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田园田居》
  • 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杜牧《秋思》
  • 34、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杜牧《秋思》
  • 35、我亦少年心性在,经从准拟作遨头。——戴表元《张景忠学正之平江》
  • 36、小雨疏烟晚来景,老僧相对倚钟楼。——戴复古《海上鱼西寺》

  • 37、来往通家不厌频,青山心性白云身。——戴表元《舒子俊见过》
  • 38、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戎昱《咏史》
  • 39、可怜古井门外,依旧钟楼屋西。——揭傒斯《过何得之先生故居三首·其一》
  • 40、佳人一壶酒,秋容满千里。李贺《追和何谢铜雀妓》
  • 41、侧踏毡鞋双足热,钟楼西畔打球来。——李云龙《广州元夜歌·其六》
  • 42、百年莫惜千回醉,一盏能消万古愁。翁绶《詠酒》
  • 43、咄哉个丈夫,心性何堕顽。——白居易《自咏》
  • 44、晨起探梅穿野寺,晚来移席傍钟楼。——李梦阳《正月望日繁台寺集》
  • 45、独出南关访翠微,钟楼佛阁霭霏霏。——元淮《访屏风山》
  • 46、海燕岁微渺,乘春亦暂来。张九龄《归燕诗》

  • 47、洛社冻醪熟,伊鲂丝绘肥。司马光《喜才元过洛小诗招饮》
  •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 48、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 49、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吕岩《牧童》
  • 50、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 51、树杪钟楼出半层,佛床点鼠弄残灯。——张至龙《宿灵岩》
  • 52、我亦少年心性在,经从准拟作遨头。——戴表元《张景忠学正之平江》
  • 53、晨起探梅穿野寺,晚来移席傍钟楼。——李梦阳《正月望日繁台寺集》
  • 54、偶然寂无喧,吾了心性源。——皎然《偶然五首》
  • 55、洛社冻醪熟,伊鲂丝绘肥。司马光《喜才元过洛小诗招饮》
  • 56、世名检束为朝士,心性疏慵是野夫。——白居易《闲夜咏怀,因招周协律,刘、薛二秀才》

  • 57、柳外飞飞峡蝶儿,惠风心性彩云姿。——张镃《嘲蝶》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