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在下发现李白的诗几乎都带浪漫色彩,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等;而杜甫之诗,出于寒贫怀才不遇,悲愤写实之意境,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便是代表诗仙李白之浪漫,诗圣杜甫之现实,不同凡响、不同风格之过人之处……

  • 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
  • 2、同时,它又具有杜诗特有的格律谨严的特点。全诗前三联对仗,前两联看似随意,其实工整。而第三联以“峨眉”对“岘首”自然天成,堪称绝妙。
  • 3、山荒人民少,地僻日夕佳。
  • 4、岘首,即岘山。这里代指郑炼要回的故乡襄阳。

  • 5、(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内容、表达技巧的能力。“峨眉”是诗人的居住地,“岘首”是襄阳庞德公隐居的地方,也是郑炼将要前往之地。上句“峨眉晚”,写出离别之际因天色薄暮,而诗人不得不与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下句想象友人到达襄阳,正是春光明媚之时,表达对友人一帆风顺抵达目的地的美好祝愿;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情。用“地阔”“天高”刻画出峨眉与岘首两座山相距遥远,借景抒情,抒发离别之后两人分居两地,相隔遥远的孤独寂寞之情。
  •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咏怀古迹其一》
  • 6、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咏怀古迹其一》
  • 7、“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8、“触忤愁人到酒边”的“酒”,正是“别筵”的饯别之酒,“酒边”的“剑南春色”,也就是诗人“别筵”的眼前风光,虽然是美丽的,但没有心情来欣赏。
  • 9、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 10、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 11、天末怀李白唐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 12、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 13、D.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 14、所谓“名家”,就是一个时代的代表作家。杜甫就不用说了;近几年为什么反复考陈与义?——山东考完北京考、全国卷考——别看他在老百姓中的认知度极低,但在文学史上可是宋诗的代表人物之一。

  • 15、鸳鸯帐里暖芙蓉,低泣关山几万重。
  • 16、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 17、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 18、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 19、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悲青阪》
  •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 20、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 21、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南邻》
  • 22、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沈波。《蒹葭》
  • 23、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 24、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梦李白其一》

  • 25、夜阑接软语,落月如金盆。《赠蜀僧闾丘师兄》
  • 26、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
  • 27、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梦李白其一》
  • 28、皮干剥落杂泥滓,毛暗萧条连雪霜。《瘦马行》
  • 29、用蔡文姬此句,暗含“见汝无期”的沉重;又“天高地下”指情势不同。诗中“地阔”“山高”既是写景,又暗含再逢之难的哀伤。
  • 30、却看妻子愁何在,浸卷诗书喜欲狂。
  • 31、颈联中,诗人从虚实两面着笔,“地阔峨眉晚”,峨眉脚下天色已晚,实写诗人友人郑炼分别时所处的环境;“天高岘首春”,岘山之上春色盎然,诗人想象友人所到之地的景色。自此一别,我在峨眉,君在岘首,峨眉与岘首之间,地阔天长,距离遥远,要想会面,谈何容易?在赠别之际想到会面之难,进一步深化友谊,同时写出了诗人临别之际的踌躇与不舍。
  • 32、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33、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 首联显老杜一贯思维,将家国情怀与个人遭逢联系在一起。起笔即愁烦不尽。

    34、首联显老杜一贯思维,将家国情怀与个人遭逢联系在一起。起笔即愁烦不尽。

  • 35、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
  • 3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 37、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
  • 38、(注)①把:握,执。②岘首山,在襄阳。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 39、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40、鸳鸯帐里暖芙蓉,低泣关山几万重。
  • 41、岘首,即岘山。这里代指郑炼要回的故乡襄阳。
  • 42、第二首"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 43、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悲青阪》
  • 44、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 45、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前出塞其七》
  • 46、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南邻》
  • 47、其次,除“名家非名篇”外,《赠别郑炼赴襄阳》也符合近年来出题人选材的另一重要倾向:注重诗歌“实用性”的考察。
  • 稠花乱蕊裹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江畔独步寻花其二》
  • 48、稠花乱蕊裹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江畔独步寻花其二》
  • 49、(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内容、表达技巧的能力。“峨眉”是诗人的居住地,“岘首”是襄阳庞德公隐居的地方,也是郑炼将要前往之地。上句“峨眉晚”,写出离别之际因天色薄暮,而诗人不得不与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下句想象友人到达襄阳,正是春光明媚之时,表达对友人一帆风顺抵达目的地的美好祝愿;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情。用“地阔”“天高”刻画出峨眉与岘首两座山相距遥远,借景抒情,抒发离别之后两人分居两地,相隔遥远的孤独寂寞之情。
  • 50、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 51、与儿时的旧友分别了四十年,在此之间的
  • 52、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 53、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
  • 54、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 55、把君诗过日③,念此别④惊神。
  • 56、时间,会留下最真的人。
  • 57、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