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 1、后竺法兰卒,葬于白马寺西院,与摄摩腾墓东西相对,形制完全相同。其碑文为“汉开教总持竺法大师墓”。
  • 2、未成佛果,先结善缘

  • 3、像这样麻痹自己,一天天地过去,逐渐就走到了死前。
  • 4、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 5、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 年华,一半明媚,一半忧伤,生活,一半诗意,一半烟火。
  • 6、年华,一半明媚,一半忧伤,生活,一半诗意,一半烟火。
  • 7、※没有平静的心,就不会有清净处,也不会有平平安安的事。
  • 8、凡心千万,心轮静守,若悟不透,禅语一片,佛心一尊,看芸芸众生里,多少的人,不是一路艰辛,泪流满面,一路开怀,欢语一生,唯叹自己的人生路,荆棘坎坷,这也许上苍赠与的最好礼物,没历经风雨的人生,是无法承载,生命中的厚重!
  • 9、像这样麻痹自己,一天天地过去,逐渐就走到了死前。
  • 10、人们烦恼时,只看到是谁惹了自己,总是怨天尤人,怨这怨那,从不抱怨自己看不破,想不通,看不透,从不从自身找原因,只知道,烦恼天天有,捡来自己恼,却忘了:本是平常事,不拣自然无。
  • 11、※物质的享受不是真正的享受,精神的享受才是真正的享受。
  • 12、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

  • 13、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不让自己活得累。
  • 14、意指世间万物有种种生灭变化,存在的只是一个个过程片段,一切事物本身不能脱离其他外界条件和关系而独立存在,一切事物表现都是不真正把握的,不是真正了解的,正是所谓的一切皆流,无物永驻,这其实是佛法中“空”的一个概念。
  • 15、要把因果问题说清楚,首先要谈谈修心问题。
  • 16、人为阳,宁可闹些(阳)也不能太静(阴)。
  • 17、色即是空,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
  • 18、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 19、后竺法兰卒,葬于白马寺西院,与摄摩腾墓东西相对,形制完全相同。其碑文为“汉开教总持竺法大师墓”。
  • 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
  • 20、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
  • 21、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 22、种其因者,须食其果。

  • 23、公元67年(永平十年),他们一行以白马驮经,来到洛阳。明帝隆重接待,先将其安置于鸿胪寺,后又专门在洛阳城西雍门外建白马寺。此为中国国家设立僧寺之始。摄摩腾遂成为中国第一位沙门,白马寺也成为中国佛教的释源和祖庭。
  • 24、修心当以净心为要,修道当以无我为基。过去事,过去心,不可记得;现在事,现在心,随缘即可;未来事,未来心,何必劳心。
  • 25、公元67年(永平十年),他们一行以白马驮经,来到洛阳。明帝隆重接待,先将其安置于鸿胪寺,后又专门在洛阳城西雍门外建白马寺。此为中国国家设立僧寺之始。摄摩腾遂成为中国第一位沙门,白马寺也成为中国佛教的释源和祖庭。
  • 26、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 27、当你的错误显露时,可不要发脾气,别以为任性或吵闹,可以隐藏或克服你的缺点。
  • 28、关注并转发,功德无量……
  • 29、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 30、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
  • 31、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
  • 32、空余漱漱是泪眼,自此一刻便注定你就是我前世未阐释的姻缘。

  • 33、人为阳,宁可闹些(阳)也不能太静(阴)。
  • 活着,一定要有气度,这不仅仅是涵养,也是一种标识。在与人交往中,为人所看中的第一要素即是气度。修炼人生,展示自己活着的气度,让生命更有意义。
  • 34、活着,一定要有气度,这不仅仅是涵养,也是一种标识。在与人交往中,为人所看中的第一要素即是气度。修炼人生,展示自己活着的气度,让生命更有意义。
  • 35、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 36、后竺法兰卒,葬于白马寺西院,与摄摩腾墓东西相对,形制完全相同。其碑文为“汉开教总持竺法大师墓”。
  • 37、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
  • 38、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
  • 39、佛家认为,心是第一位的,身是第二位的,再延伸一下,我是第一位的(包括身心),世界是第二位的。
  • 40、人生要迈两道槛:情,钱,人生要会两件事:挣钱,思考,人生的两种状态:谋生,乐生,人生要做两件事:感恩,结缘,人生的两个基本点:糊涂点,潇洒点,人生三件事:学会关门,学会计算,学会放弃,人生三问:尽快有多快?稍后有多后?永远有多远?人生三处:发现长处,理解难处,不忘好处!——白岩松人生的轨迹确实不会按自己设定的方向走,世事无常、很多事我们无法改变,就连改变自己也是需要时间的。每个人都会孤独的死去,但是如果你对某人意味着什么,如果你帮助过某人或爱过某人,如果只有一个人记得你,也许你就永远不是真正的死去。身是菩
  • 41、一忧一喜皆心火,一荣一枯皆眼尘,静心看透炎凉事,千古不做梦里人。
  • 42、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 43、《赠东林总长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并没有消沉,而是将人生的苦难转化为理性的反思,通过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自然而然的表达出来,体现了诗人“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思想境界,更是一种旷达的人生态度。创作背景此诗偈创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这年神宗亲书一纸手札,将苏轼由被贬五年的黄州调往离京城开封不远的汝州任团练副史,这对谪居感到郁闷的苏轼来说心情略有缓解。不过团练副使只是一个“不得签书公事”的虚职,苏轼的政治处境和实际地位并没有实质上的改变,苏轼的内心这时是既矛盾又复杂,既有对宦海浮沉的愤懑,又有洞悉
  • 44、然后,接受失去它。
  • 45、提倡什么安详禅生活禅,实际上就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保持静中观察,慢慢就有了定力。
  • 46、心的变化,是最高超的魔术师的表演,看起来那么神奇奥妙,任谁也辨认不出来。
  • 47、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 48、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 49、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
  • 50、而禅语是证悟的高僧禅师们的证悟偈,不是出于佛经,但和佛经的内容吻合。
  • 51、以火的禅观开启智慧光明的人生:我们从清净的火焰禅观中觉起,充满了热情、勇气与智慧。我们拥有火的广大力量,将在人间开启智慧光明的行动。我们在行、住、坐、卧当中,都已远离了自卑的情怀,只有热情、智慧、欢喜。我们也拥有火的力量,来帮助我们的至亲及一切大众,超越自卑的心,圆满光明喜乐的人生。让我们共同以清净的火力,来从事人间的热情行动,让人间永远光明!
  • 52、每一个在你生命里出现的人,都有原因,都有使命。喜欢你的人给了你温暖和勇气;你喜欢的人让你学会了爱和自持;你不喜欢的人教会了你宽容和尊重;不喜欢你的人让你知道了自省和成长。没有人是无缘无故出现在你生命里的,每一个人的出现都是缘分,都有原因,都值得感恩。

  • 53、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 54、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 55、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 56、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
  • 57、竺法兰本为天竺学者之师,自言能诵经论数万章。他也是蔡愔一行在天竺国遇到的,受邀请后,却被佛徒挽留,后也辗转来到洛阳,与摄摩腾同住白马寺。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