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银川唐宋题壁文学研究200

  • 1、黄鹤楼/登黄鹤楼分联详析
  • 2、这首《登金陵凤凰台》,第一句起首落了下乘,靠第二句『凤去台空』四字兜回,终究是露了点痕迹;而第二首《鹦鹉州》比之凤凰台又稍差,前面三句只当得黄鹤楼第一句,靠第四句挽回了诗仙的水平:
  • 3、草地·访谈|5000普通人合拍疫中无名者的“余生一日”

  • 4、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 5、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 ·——回复『早安』,诗词君送你一天好心情——
  • 6、·——回复『早安』,诗词君送你一天好心情——
  • 7、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 8、【李白失意的诗句】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
  • 9、"一为迁客去长沙",李白不是被贬夜郎么,为何却写的是"长沙"?其实,长沙不是特指,而是一个典故。西汉著名文学家贾谊曾因受到权臣谗言而被贬长沙,李白这一句是借贾谊的不幸来自比,以贾谊的无辜受害引出自己的愤懑,有一种英雄相惜的情节,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清白。
  • 10、《行路难》:742年,李白奉诏入京,因受排挤,744年,被赐金还乡。这时写下了《行路难》三首,此时即使世路艰难,离别悲伤,前途渺茫,但李白还深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坚信总有一天还可以施展宏伟抱负,还渴望有朝一日能够奉职还京。李白希望自己像传说中的姜子牙一样能遇见贤明的周文王,像传说中的伊尹一样受到商汤的重用。
  • 1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 12、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 13、我又何尝不知道故乡的好啊,自己飘零已久,赋归无日,自成天涯孤凉客。

  • 14、登楼远望中原,只见在一片荒烟笼罩下,仿佛有许多城郭。想当年啊!花多得遮住视线,柳多掩护着城墙,楼阁都是雕龙砌凤。万岁山前、蓬壶殿里,宫女成群,歌舞不断,一派富庶升平气象。如今,胡虏铁骑却践踏包围着京师郊外,战乱频仍,风尘漫漫,形势如此险恶。
  • 15、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 16、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 17、李白曾经写过一首登黄鹤楼的诗,名字叫《送孟浩然之广陵》,全诗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情味,是因为这是李白和孟浩然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 18、这是一首仿作,但写得怎么样呢?来看后世学者的评价:
  • 19、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离开蜀地,乘船沿江东下,一路游览名山大川。到了襄阳(今湖北襄樊),得知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就专门去拜访他。孟浩然读了李白的诗,称赞不已,两人很快成了好朋友。开元十八年(730年)的春天,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就让人捎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相会。孟浩然来后,李白请他在黄鹤楼饮酒,二人别后重逢,相谈甚欢。几天后,孟浩然坐船出发,李白亲自送到江边。望着渐渐远去的帆影,李白写下了那首著名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20、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乘:驾。去:离开。空:只。返:通返,返回。空悠悠:深,大的意思悠悠:飘荡的样子。川:平原。历历:清楚可数。汉阳:地名,现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
  • 李白曾经写过一首登黄鹤楼的诗,名字叫《送孟浩然之广陵》,全诗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情味,是因为这是李白和孟浩然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 21、李白曾经写过一首登黄鹤楼的诗,名字叫《送孟浩然之广陵》,全诗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情味,是因为这是李白和孟浩然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 2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23、如对本文感兴趣,请点击上面蓝色字体

  • 24、是李白的作品,但是不算爱国诗。下面是简单介绍:《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而创作的怀古抒情之作。全诗八句五十六字,以登临凤凰台时的所见所感而起兴唱叹,把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悠远飘忽的传说故事结合起来摅志言情,用以表达深沉的历史感喟与清醒的现实思索。此诗气韵高古,格调悠远,体现了李白诗歌以气夺人的艺术特色。
  • 25、古文|唐诗宋词|国学经典|古代风俗
  • 26、这是一首仿作,但写得怎么样呢?来看后世学者的评价:
  • 27、我又何尝不知道故乡的好啊,自己飘零已久,赋归无日,自成天涯孤凉客。
  • 28、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楼》唐·崔颢
  • 29、偶像穿了个什么衣服,我也要买一个穿上。
  • 30、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
  • 31、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 32、这首诗在当时就很有名,传说李白登黄鹤楼,有人请李白题诗,他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羽《沧浪诗话》评:“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 3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34、崔宗之是一个潇洒的美少年,举杯饮酒时,常常傲视青天,俊美之姿有如玉树临风。苏晋虽在佛前斋戒吃素,饮起酒来常把佛门戒律忘得干干净净。
  • 35、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 单论崔颢的诗词成就和历史地位,那是远远不能和李白相比的,但是就黄鹤楼这一首诗,却赢得力压全唐的评价,以此观之,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古人不余欺也!
  • 36、单论崔颢的诗词成就和历史地位,那是远远不能和李白相比的,但是就黄鹤楼这一首诗,却赢得力压全唐的评价,以此观之,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古人不余欺也!
  • 37、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 38、顾惭祢处士,虚对鹦鹉洲。
  • 39、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 40、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 41、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 42、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 43、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 44、满怀忧愁辗转难以入睡,月照松林窗外一片空虚。
  • 45、诗中“黄鹤”所指甚明,除了实体“仙鹤”之外,它的指向应该是即“一切”之意。“不复返”,更是涵覆了生不逢时、岁不待人的无尽感伤。“白云”变幻难测,寓托着作者世事难料的吁嗟叹喟。如果说这个词和“空悠悠”使人看到空间的广袤,那么“千载”则使人看到了时间的无限性。时间和空间的组合产生了历史的纵深感和空间的开阔感,更加催生了乡愁。
  • 46、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 47、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 48、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李白《送友人入蜀》
  • 49、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 50、这是一首仿作,但写得怎么样呢?来看后世学者的评价:
  •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清平调其一》
  • 51、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清平调其一》
  • 52、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
  • 53、2019武汉马拉松,参赛选手经过黄鹤楼景区。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 54、这是一首仿作,但写得怎么样呢?来看后世学者的评价:
  • 55、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 56、译文:一旦成为贬谪之人,就像贾谊到了长沙,日日西望,望不见长安,也望不见家。黄鹤楼上传来了一声声《梅花落》的笛声,使这五月的江城又见到纷落的梅花。
  • 57、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乘:驾。去:离开。空:只。返:通返,返回。空悠悠:深,大的意思悠悠:飘荡的样子。川:平原。历历:清楚可数。汉阳:地名,现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
  • 58、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 59、满怀忧愁辗转难以入睡,月照松林窗外一片空虚。
  • 60、李白仿照《黄鹤楼》写下两首诗作,一首《登金陵凤凰台》,收录进《唐诗三百首》,是李白的七律经典之作,人人会背。而另外一首诗同样经典,却少有人知,这就是李白的《鹦鹉洲》。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