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从陶令田园去,一样秋风别有情。

  • 1、文人园林与淡墨画卷
  • 2、春城三百七十桥,两岸朱楼夹柳条

  • 3、取自杜甫诗句“绮绣相展转,琳琅愈青荧。”而命名的绣绮亭建在黄石假山上,亭东是海棠春坞,亭南是玲珑馆,亭西是远香堂,亭北是隔水相望的待霜亭。春天来了,亭子周围牡丹盛开,花瓣儿层层叠叠;紫藤串串,招蜂弄蝶;更有金黄的枇杷挂满枝头,引来鸟儿啄食。
  • 4、林泉入梦意茫茫,旋起高楼拟退藏。
  • 5、文人园林与淡墨画卷
  • 偶傍沧浪构小亭,依然绿水绕虚楹。
  • 6、偶傍沧浪构小亭,依然绿水绕虚楹。
  • 7、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元·维则《狮子林即景》
  • 8、译文:姑苏城中屋宇相连,没有什么空地;即使在河汊子上,也架满了小桥。苏州是名副其实的水城,城内河网交错,多水港、小桥,因此显得“闲地少”。
  • 9、“枕中”句,用《枕中记》“一枕黄粱”之典故。“黄粱梦”是对人生的隐喻,几十年争名逐利宠辱浮沉,富贵荣华转眼成空,到头来不过大梦一场。文徵明《槐幄》诗道:“梦回玄蚁争穿穴,春尽青虫对吐丝。”《槐雨亭》诗道:“老来不作南柯梦,犹自移床卧晚凉。”前句用《南柯太守记》和“庄生梦蝶”之典故,同样喻指人生如幻。后句则说明,园主早已从功名之梦中苏醒,安享悠闲的光阴。
  • 10、烦君远饯意偏饶,念我离群怎寂寥。
  • 11、“梦隐”,是拙政园中重要建筑的名字。这一名称,揭示出王献臣修筑拙政园的深层原因。它还揭示出园林对于文人生活的重要意义——对于从功名利禄的尘梦中惊醒的文人而言,园林为他们提供了安顿的家园。文人隐居其中,仿佛从时间的流转和世事的无常中抽身而出,归栖于仙境。
  • 12、出自:宋·苏舜钦《沧浪亭》。

  • 13、赏水的最佳去处,从绿洲分出来的一只支流弯弯曲曲,扑面而来,经过小飞虹过小沧浪有着余韵未尽的感觉。小飞虹架水而建让人在观赏园林水山时给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 14、十八曼陀罗花即是梵语中的山茶花,拙政园宝珠山茶花历史几乎与园林一样长。传至清朝初年时,古山茶树高大繁盛,花开时节,探出墙头能遮住园外的半条路。
  • 15、瑶台玄圃隔壶天,远在沧瀛缥缈边。
  • 16、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拙政园与谁同坐轩联)
  • 17、缀云峰映春波绿,心境清如兰雪诗。
  • 18、微波吹锦浪,晓色涨红霞。
  • 其中部分画,还有意地营造出一种“无人之境”。如《水华池》,有些似倪瓒“一河两岸”的构图,一汪池水隔开两岸,一座空亭伫立岸旁。但这幅画,表达的并非倪瓒画中寂寞寥落的人生孤旅,而是“一片横塘意,何当棹小舟”的清闲与风流,诗中则描绘出碧水涵容天光,荷花淡雅明净的风景。在园中无人到访的地方,也默默运化着一片美不胜收的世界,留待一叶小舟,泛入花光水色间。这种“无人之境”,类似苏轼笔下的“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之境。
  • 19、其中部分画,还有意地营造出一种“无人之境”。如《水华池》,有些似倪瓒“一河两岸”的构图,一汪池水隔开两岸,一座空亭伫立岸旁。但这幅画,表达的并非倪瓒画中寂寞寥落的人生孤旅,而是“一片横塘意,何当棹小舟”的清闲与风流,诗中则描绘出碧水涵容天光,荷花淡雅明净的风景。在园中无人到访的地方,也默默运化着一片美不胜收的世界,留待一叶小舟,泛入花光水色间。这种“无人之境”,类似苏轼笔下的“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之境。
  • 20、言敞东轩,睨彼丛棘,君子于何,帷晏以适。
  • 21、清代《圆明园四十景图》由清代宫廷画师沈源、唐岱绘制,并由乾隆题词
  • 22、出自: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 23、谁家燕喜,触处蜂忙,绮陌南头,见梅吐旧英,柳得新绿。
  • 24、“枕中”句,用《枕中记》“一枕黄粱”之典故。“黄粱梦”是对人生的隐喻,几十年争名逐利宠辱浮沉,富贵荣华转眼成空,到头来不过大梦一场。文徵明《槐幄》诗道:“梦回玄蚁争穿穴,春尽青虫对吐丝。”《槐雨亭》诗道:“老来不作南柯梦,犹自移床卧晚凉。”前句用《南柯太守记》和“庄生梦蝶”之典故,同样喻指人生如幻。后句则说明,园主早已从功名之梦中苏醒,安享悠闲的光阴。
  • 25、《南巡盛典》中苏州狮子林园插图
  • 26、鸥鸟群嬉,不触不惊;菡萏成列,若将若迎.(蒋堂《北池赋》,北池为唐宋时代苏州官府园林)
  • 27、春意盎然那烟柳一片迷离,风姿柔柔那枝条飘拂水面。不去长安管什么分别离愁,只有绿荫和清晨的鸟啼声。
  • 28、备注:2022年日历取材范围涵盖整个苏州地区,主题方向是展示苏州地区的园林古建之美、江南山水之美、传统人文之美、非遗工艺之美、物产风物之美等,力图向您展示一个古典传统且全域立体的大苏州。
  • 29、出自:宋·苏舜钦《沧浪亭》
  • 30、怎么写好诗词?第我觉得初学诗词,格律知识要懂一些,对于格律诗来说格律已成定式,可以找这方面的只是来看,但要学填词,我觉得应该要有一本词谱。第懂了一些格律方面的知识就可以看看一些诗词,要先学会分析诗词,了解诗词,欣赏诗词。第要经常写一些诗词,但在写的同时要多看书,看诗词是一方面,同时还要看看古人的一些著名诗词,并去用学到的知识分析它,再看看名家的评说。第除了看有关诗词方面的书外,还可以看一些有关美学方面的书籍,毕竟艺术是相通的,比如说美学基本原理中的对比与统节奏与韵律都很适合诗词。还可以读点音乐方面的书,节
  • 31、拙政园东园明快开朗,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主要景点有兰雪堂、缀云峰、芙蓉榭、天泉亭、秫香馆等。兰雪堂是东园的主要厅堂,堂名取意于李白“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诗句。兰雪堂为五楹草堂,堂前两棵白皮松苍劲古拙,墙边修竹苍翠欲滴,湖石玲珑,绿草夹径,东西院墙相连。堂坐北朝南三开间,“兰雪堂”匾额高挂,长窗落地,堂正中有屏门相隔,屏门南面为一幅漆雕《拙政园全景图》,屏门北面为《翠竹图》,全部采用苏州传统的漆雕工艺,屏门两边的隔扇裙板上刻有人物山水。芙蓉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之优,屋顶为卷棚歇山顶,四角
  • 苏轼曾有诗云“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首描写杭州西湖的诗句,用于苏州园林同样适用。

    32、苏轼曾有诗云“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首描写杭州西湖的诗句,用于苏州园林同样适用。

  • 33、鲁望五湖原有宅,渊明三径未全荒。
  • 34、拙政名园访紫藤,繁花密叶一层层。
  • 35、三十一首古诗,既是古典园林的文化精髓,也可视作是苏州古典园林有形和无形遗产的结合产物。从诗词中可看到,苏州园林,是古代造园艺术的积淀;是古代士大夫的精神生活追求,是古代上层社会居住文明的遗存,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多重的,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今日园林研究从中都能找到佐证。
  • 36、瑶环瑜珥纷触目,琅玕玉树相交加。
  • 37、拙政名园访紫藤,繁花密叶一层层。
  • 38、文酒相携唱和时,山亭水榭两依依。
  • 39、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zgshscjxh)
  • 40、拙政园的营造,就体现了“会心”和“意远”的美学精神。拙政园位于娄、齐二门之间,苏州城内。《若墅堂》题道:“虽在城市而有山林深寂之趣。昔皮袭美尝称鲁望所居‘不出郛郭,旷若郊墅’,故以为名。”诗道:“会心何必在郊坰,近圃分明见远情。”“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画中则绘竹篱草堂,依于城门之下,一文士正缓步徐行,后一僮仆拄杖相随。诗与画表达:不必前往远离人境的郊野居住,结庐人境之中,既有山林之趣,亦有与我的心灵相契合的妙境。这是“会心不远”的体现。
  • 41、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元·维则《狮子林即景》
  • 42、离别泪,盈盈血。流不尽,波添咽。

  • 43、瑶台玄圃隔壶天,远在沧瀛缥缈边。
  • 44、“梦隐”,是拙政园中重要建筑的名字。这一名称,揭示出王献臣修筑拙政园的深层原因。它还揭示出园林对于文人生活的重要意义——对于从功名利禄的尘梦中惊醒的文人而言,园林为他们提供了安顿的家园。文人隐居其中,仿佛从时间的流转和世事的无常中抽身而出,归栖于仙境。
  • 拙政园的水廊是波形水廊。
  • 45、拙政园的水廊是波形水廊。
  • 46、熟悉《红楼梦》的游客注意往左看,两座湖石站在路口象守护神一样,正好和书中描述的大观园门口的情况一致,一象猛兽,一象鬼怪。右面这鬼怪石,藤萝似散发,有耳有鼻,形神兼备。曹雪芹先生的祖父在苏州织造府为官多年,小时候居住园中,耳濡目染,把拙政园的胜景嫁接到他心目中的大观园也在情在理,秫香馆也成了稻香村,见山楼成了藕香榭等等,为我们的拙政园也添色不少。
  • 47、谁家燕喜,触处蜂忙,绮陌南头,见梅吐旧英,柳得新绿。
  • 48、今夕是何年?戏台下,惹动一袭清婉愁怀。可否,深闺一梦回千年,看袅晴丝吹来唐风宋月的海棠庭院,倚妆楼赏遍十二亭台月明中?
  • 49、拙政园三十一景图,由文徵明作画,每画配一诗,文氏又亲自以篆隶行楷等不同书体书写。文氏书画,最具苏州文化特色,在这些诗画中,文人气息尽显。二十世纪末,三十一景图由苏州名家刻石上墙,供今人雅赏。
  • 50、在梦隐楼之前,若墅堂北,横绝沧浪池中。
  • 51、中国山水画营造出一种“形神交融”的意境。在画卷中多采用虚实结合、浓中有淡、淡中有浓的表现手法。“画中意,园中景”,庭园在立体的山水构图中根据画卷主题精心布局,在气势恢宏的写意水墨画中庭园占到比例相对较少,但大多可以发现其屋宇的建筑形制,画家巧思意境的表达方式,融入到上水画整体的观念中。
  • 52、释义:居住在世上独一无二的偏僻幽静的山野,离开了城市的喧闹干扰。

  • 53、闲登万里台,旷然心目清。
  • 54、王希孟,北宋晚期著名画家,中国绘画史上仅有的的天才少年。宋徽宗慧眼独具,认为:“其性可教”,于是亲授其法。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四月,王希孟用了半年时间终于绘成名垂千古之鸿篇杰作《千里江山图》卷,时年仅十八岁。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