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路》:“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2023-05-02 04:32:21
1554
- 1、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 2、抒发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远。扩展资料:自然界千姿万态,一年之中,花开花落,可说是季季不同,月月有异。这里,诗人却只选择了荷与菊这两种分别在夏、秋独占胜场的花,写出它们的衰残,来衬托橙橘的岁寒之心。诗
3、杜牧《山行》(云霞播讲)
- 4、正是:一作“最是”。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 5、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常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为什么此诗一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虽然橙和橘相提并论,但事实上市人正偏重于橘,因为“橘”象征着许多美德,故屈原写《橘颂》而颂之,主要赞其“独立不迁”、“精色内白”、“秉德无私”、“行比伯夷”。此诗的结句正有此意,在表达上融写景、咏物、赞人于一炉,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 6、后两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揭示赠诗的目的,“橙黄橘绿”说明秋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的一面。而橘树和松柏那坚韧不拔的品质,也最足以代表人高尚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诗人想通过这样的描写告诉好友,虽然青春已逝,但现在正是人生成熟的黄金阶段,鼓励朋友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 7、苏轼(1037-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 8、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 9、孟郊《游子吟》(蒋慧婷播讲)
- 10、这里橙橘并提,实则偏重于橘。从屈原的《橘颂》到张九龄的《感遇(江南有丹橘)》,橘树一直是诗人歌颂的“嘉树”,橘实则“可以荐嘉客”。橘树那“经冬犹绿林”、“自有岁寒心”的坚贞节操,岂止荷、菊不如,直欲与松柏媲美了。“菊残犹有傲霜枝”,后来就有人借用它比喻坚贞不屈的人。
- 11、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常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为什么此诗一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
- 12、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赏析: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常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为什么此诗一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虽然橙和橘相提并论,但事实上市人正偏重于橘,因为“橘”象征着许多美德,故屈原写《橘颂》而颂之,主要赞其“独立不迁”、“精色内白”、“秉德无私”、“行比伯夷”。此诗的结句正有此意,在表达上融写景、咏物、赞人于一炉,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13、赠刘景文古诗是七言绝句体裁,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抒发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远。
- 14、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 15、李白《静夜思》(鸣儿播讲)
- 16、苏轼的嗟叹感喟之情仅此一句,第二句便将笔势劈空振起,转到了“菊残犹有傲霜枝”。残菊与枯荷,虽同为衰飒场面,却以“傲霜枝”三字写出了秋菊的孤高之态和贞亮之节,看似与第一句对文,有互文见义、相与呼应,事实却侧重在“傲”字上。“擎雨”之“盖”乃实写,不过说像伞盖一样的荷叶都已一干二净;而“傲霜”之“枝”的“傲”则以移情手法写出了菊的内在精神,示人以凛不可犯的气概。
- 17、其时苏轼在杭州任上,也已经过了半百,正是年富力强,人生阅历积累到了一定高度的时候。所以这里的“一年好景君须记”,其实暗中比喻自己和刘景文都走到了人生的金秋季节,阅历丰富,却又年富力强,正是“橙黄橘绿”最好的人生阶段。
- 18、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诗人用冬景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 19、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常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为什么此诗一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
- 20、(唐诗三百首51)祖咏《终南望余雪》
- 21、李白《静夜思》(鸣儿播讲)
- 22、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23、杜甫《赠花卿》(张俊祥播讲)
- 24、每一节课程都是精心挑选
- 25、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26、苏轼(1037-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 27、héjìnyǐwúqíngyǔgài
- 28、(唐诗三百首3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 29、此诗是苏轼于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任杭州太守时所作。苏轼在杭州见刘时,刘已五十八岁。经苏轼向朝廷竭力保举,刘才得到小小升迁。不想只过了两年,景文就死去了。苏轼感刘人生坎坷遭遇,应当时景色作此诗作。《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 30、②擎:举,向上托。(擎雨盖:喻指荷叶)
- 31、苏轼丨《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 32、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
33、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
- 34、(释义):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
- 35、赠刘景文古诗是七言绝句体裁,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抒发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远。
- 36、古人说:“情随事迁”,而苏轼在这首《赠刘景文》中用景移情,把日渐凋残的初冬一下子打扮成一片金黄翠绿,用笔雅淡温柔,却有不尽的蓬勃朝气。
- 37、抒发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远。扩展资料:自然界千姿万态,一年之中,花开花落,可说是季季不同,月月有异。这里,诗人却只选择了荷与菊这两种分别在夏、秋独占胜场的花,写出它们的衰残,来衬托橙橘的岁寒之心。诗
- 38、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 39、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擎:举,向上托。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 40、这首诗描写了:荷败、菊残、橙黄、橘绿出处:宋代苏轼的《赠刘景文》原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 4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42、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
43、诗中所咏为初冬景物。为了突出“橙黄橘绿”这一年中最好的景致,诗人先用高度概括的笔墨描绘了一幅残秋的图景:那曾经碧叶接天、红花映日的渚莲塘荷,早已翠减红衰,枯败的茎叶再也不能举起绿伞,遮挡风雨了;独立疏篱的残菊,虽然蒂有余香,却亦枝无全叶,唯有那挺拔的枝干斗风傲霜,依然劲节。自然界千姿万态,一年之中,花开花落,可说是季季不同,月月有异。
- 44、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是为了鼓励有国士之才的刘景文。此人有才,却仕途不达,六十多岁了依旧潦倒。苏轼极为推崇他,两人成为知己。苏轼一边向上面举荐他,一边安慰、鼓励他,既悯伤其愁苦,又希望他振作,不因老病困穷而长此颓唐下去。
- 45、赠刘景文/文体:七言绝句《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作于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
- 46、✦菊残:菊花凋谢。✦犹:仍然。✦傲霜:不怕霜动寒冷,坚强不屈。
- 47、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是为了鼓励有国士之才的刘景文。此人有才,却仕途不达,六十多岁了依旧潦倒。苏轼极为推崇他,两人成为知己。苏轼一边向上面举荐他,一边安慰、鼓励他,既悯伤其愁苦,又希望他振作,不因老病困穷而长此颓唐下去。
- 48、《赠刘景文》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于元祐五年(1090)在杭州任知州时送给好友刘景文(名季孙)的一首诗,该作品是苏诗中的经典之作,脍炙人口。此诗勉励朋友珍惜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这首诗作于1090年(元祐五年)初冬,当时苏轼正在杭州任职,任两浙兵马都监的刘季孙也在。两人过从甚密,交易很深。诗人一方面视刘景文为国士,并有《乞擢用刘季孙状》予以举荐;另一方面赠此诗以勉励之。(苏轼赠此诗时,刘季孙已58岁了,难免有迟暮之感。)。
- 49、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 50、zhèngshìchénghuángjúlǜshí
- 51、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擎:举,向上托。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 52、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整首诗苏轼没有直接提到好友,而是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对好友的支持和勉励。
53、点击上方绿标,听吴桦姐姐为你诵读,
- 54、如果文章中有错误欢迎留言指正,谢谢。
- 55、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 56、这首诗写的是初冬的景色。为了突出“橙黄橘绿,这一年中最好的景致,诗人先用高度概括的笔墨描绘了一幅残秋的图景:那曾经碧叶接天、红花映日的诸莲塘荷,现在早已翠减红衰,枯败的茎叶再也不能举起绿伞,遮挡风雨了;独立疏篱的残菊,虽然蒂有余香,却亦枝无全叶,唯有那挺拔的枝干斗风傲霜,依然劲节。自然界千姿万态,一年之中,花开花落,可说是季季不同,月月有异。
- 57、3)一年好景君须记:“一年好景”:借喻,指当下的政治局势;“君须记”:老苏比刘老年少几年,此言发出,已是命令警告了。可见,老苏此时已经不再顾及什么人伦礼序了,这是最强烈的暗示,保命第切不可莽撞!
- 58、❖欢迎分享朋友圈或点击右下角在看❖
- 59、yīniánhǎojǐngjūnxūjì
- 60、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