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科后——孟郊
2023-05-12 10:13:53
3903
- 1、yīniánhǎojǐngjūnxūjì
- 2、李白《赠汪伦》(云霞播讲)
- 3、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注释①刘景文:刘季孙(1033~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宋仁宗嘉祐间,以左班殿直监饶州酒务,摄州学事(《石林话》卷下)。宋哲宗元祐中以左藏库副使为两浙兵马都监。因苏轼荐知隰州。仕至文思副使。七年,卒,年六十。博通史传,性好异书古文石刻,仕宦所得禄赐尽於藏书之费。事见《东坡全集》卷六三《乞赙赠刘季孙状》、《东都事略》卷一一○《刘平传》。刘景文的父亲刘皴是北宋的将军,所以也养成他豪放的个性。因此苏轼称他为“慷慨奇士”。②擎:举,向上
- 4、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亦有作“正是”)
- 5、《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作于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抒发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远。
- 6、菊残:菊花凋谢。犹:仍然。傲霜:不怕霜冻寒冷,坚强不屈。
- 7、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云霞播讲)
- 8、苏轼的《赠刘景文》一诗中,点明作者写作目的诗句是: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这是一首(勉励)诗,诗中的橘树和人的一生一样,需要好好把握。
- 9、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10、(唐诗三百首51)祖咏《终南望余雪》
- 11、第三句则爽性喝破,人人皆以萧瑟秋风、严寒冬日为苦,作者却偏偏赞之为“一年好景”,且谆谆嘱咐“君须记”,此真以平淡无奇之语言给人以出乎意料之感受;至于收句,倘无力回天,则全诗必成虎头蛇尾,强弩之末。
- 12、李白《古朗月行》(平凡播讲)
- 13、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 14、引起我对此诗兴趣的原因有二:一是人时,二是四物。先说人时。
- 15、(唐诗三百首52)祖咏《望蓟门》
- 16、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祐五年(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深秋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 17、《赠刘景文》中“擎雨盖”的意思是指荷叶。其中“擎”是举、向上托的意思,“雨盖”是指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赠刘景文(北宋苏轼)原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 18、李白《赠汪伦》(云霞播讲)
- 19、(唐诗三百首29)孟浩然《春晓》
20、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云霞播讲)
- 21、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 22、⑷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须记:一定要记住。
- 23、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常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为什么此诗一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虽然橙和橘相提并论,但事实上市人正偏重于橘,因为“橘””象征着许多美德,故屈原写《橘颂》而颂之,主要赞其“独立不迁”、“精色内白”、“秉德无私”、“行比伯夷”。此诗的结句正有此意,在表达上熔写景、咏物、赞人于一炉,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 24、抒发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远。扩展资料:自然界千姿万态,一年之中,花开花落,可说是季季不同,月月有异。这里,诗人却只选择了荷与菊这两种分别在夏、秋独占胜场的花,写出它们的衰残,来衬托橙橘的岁寒之心。
- 25、此诗是苏轼于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任杭州太守时所作。苏轼在杭州见刘时,刘已五十八岁。经苏轼向朝廷竭力保举,刘才得到小小升迁。不想只过了两年,景文就死去了。苏轼感刘人生坎坷遭遇,应当时景色作此诗作。《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 26、✦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须记:一定要记住。
- 27、王昌龄《出塞》(王居琪播讲)
- 28、傲霜:不怕霜冻寒冷,坚强不屈。
- 29、③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30、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
- 31、(唐诗三百首19)王之涣《凉州词/出塞》
- 32、《晨眺拒马河》OverlookingtheJumaRiverEarlyintheMorning
- 33、yīniánhǎojǐngjūnxūjì
- 34、苏轼(1037-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 35、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却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 36、②擎:举,向上托。(擎雨盖:喻指荷叶)
- 37、【赠刘景文翻译】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佑五年(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初冬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 38、韩翃《寒食》(王美琛播讲)
- 39、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亦有作“正是”)
40、抒发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远。扩展资料:自然界千姿万态,一年之中,花开花落,可说是季季不同,月月有异。这里,诗人却只选择了荷与菊这两种分别在夏、秋独占胜场的花,写出它们的衰残,来衬托橙橘的岁寒之心。诗
- 41、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须记:一定要记住。
- 42、李白《静夜思》(鸣儿播讲)
- 43、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 44、zèngliújǐngwén赠刘景文běisòngsūshì北宋苏轼
- 45、东坡作此诗时年已也已步入老年了。他当然不能预知不久的将来还遭到流放海南之厄。但他一向旷达乐观,主张应多方面地适应外界的环境变化,不因年老而颓唐消沉。然则此诗也不妨看做诗人本身的一生写照。盖苏轼一生,坎坷挫折,亦云多矣,却始终没有被逆境吓倒,而稍摧其志。然则此诗固亦夫子自道也。其身后“橙黄橘绿”,使千载以下之人尚能分享其甘美的艺术果实,也算是美不胜收了。故窃以为如仅以景语之美来赏析此诗,犹属皮相也。
- 46、(唐诗三百首58)王昌龄《出塞》
- 47、(唐诗三百首43)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 48、这里橙橘并提,实则偏重于橘。从屈原的《橘颂》到张九龄的《感遇(江南有丹橘)》,橘树一直是诗人歌颂的“嘉树”,橘实则“可以荐嘉客”。橘树那“经冬犹绿林”、“自有岁寒心”的坚贞节操,岂止荷、菊不如,直欲与松柏媲美了。“菊残犹有傲霜枝”,后来就有人借用它比喻坚贞不屈的人。
- 49、苏轼丨《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50、(唐诗三百首5)沈佺期《杂诗》
- 51、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常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为什么此诗一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虽然橙和橘相提并论,但事实上市人正偏重于橘,因为“橘”象征着许多美德,故屈原写《橘颂》而颂之,主要赞其“独立不迁”、“精色内白”、“秉德无私”、“行比伯夷”。此诗的结句正有此意,在表达上融写景、咏物、赞人于一炉,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 52、(唐诗三百首9)张旭《桃花溪》
- 53、【赠刘景文翻译】苏门六君子(按卒年排) + 乌台诗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