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 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 2、(译文)忍不住一时的小忿,就会毁坏整个大事。
  • 3、(707)世界上最健康的生活方式!(最好背下来)
  • 4、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
  • 5、·小不忍则乱大谋。(出处)《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文)如果在小事情上不能忍耐,就会打乱大的计划。
  • The wise find pleasure in water; the virtuous find pleasure in hills。 The wise are active; the virtuous are tranquil。 The wise are joyful; the virtuous are long-lived。
  • 6、The wise find pleasure in water; the virtuous find pleasure in hills。 The wise are active; the virtuous are tranquil。 The wise are joyful; the virtuous are long-lived。
  • 7、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 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9、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 10、(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 11、译文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时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竟然连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已。”
  • 12、(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处)《论语·为政篇第二》(译文)懂得了就是懂得了,没有懂就是没有懂,这才是真懂。
  • 1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15、有教无类。
  • 16、(忍不住一时的小忿,就会毁坏整个大事。)
  • 17、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 18、德不孤,必有邻。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出处)《论语·雍也篇第六》(译文)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 1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出处)《论语·雍也篇第六》(译文)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 2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21、当仁,不让于师。
  • 2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23、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 24、(译文)暮春三月,穿上春天的衣服,约上五六人,带上六七个童子,在沂水边沐浴,在高坡上吹风,一路唱着歌而回
  • 25、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摘孔子《论语》(如果名分不正理论上便讲不通,理论上讲不通,事情便办不成;……因此,君子给某种事物起名字时,就一定要在理论上讲得通,在实践上就一定能行得通。)
  • 26、(译文)暮春三月,穿上春天的衣服,约上五六人,带上六七个童子,在沂水边沐浴,在高坡上吹风,一路唱着歌而回
  • 27、(如果财富能够争取得到,即使让我手执马鞭去做一个车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还不如去干我喜欢的事。)
  • 28、(译文)孔子说:“祭奠别人的先人,是谄媚;遇到符合道义的事不敢做,是懦夫。”
  • 2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 30、(面对着实行仁德的事,就是老师在前,也不要谦让。)

  • 31、(出处)《论语·宪问篇第十四》(译文)看见利益要能想到是否合乎道义,见到危难要敢于献身。
  • 言必信,行必果。
  • 32、言必信,行必果。
  • 33、·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出处)《论语·宪问篇第十四》(译文)仁德的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 3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 35、译文: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 3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 37、(译文)忍不住一时的小忿,就会毁坏整个大事。
  • 3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39、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 40、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是年孔子开始为委吏,管理仓库。

  • 41、(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处)《论语·为政篇第二》(译文)懂得了就是懂得了,没有懂就是没有懂,这才是真懂。
  • 43、解释:名分不正,说话就不能顺理成章。
  • 4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45、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46、解释:热衷于传播小道消息的行为,是对道德的背弃。
  • 47、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摘孔子《论语》(如果名分不正理论上便讲不通,理论上讲不通,事情便办不成;……因此,君子给某种事物起名字时,就一定要在理论上讲得通,在实践上就一定能行得通。)
  • 4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49、(君子以言论超过行动为耻辱。)
  • 50、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 51、·君子谋道不谋食。(出处)《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文)君子用心求道而不费心思去求衣食。
  • 52、·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 53、(译文)孔子说:“君子总是胸怀宽广,小人总是忧愁悲伤。”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