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里孔子说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 1、译文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 2、鲁昭公九年(公元前533年),孔子19岁,为了能够经常回到祖籍地宋国祭拜祖先,便迎娶了宋国人丌官氏之女为妻。
  • 3、(译文)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 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 5、译文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奉行终生?”
  •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6、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 7、6子使漆雕开①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②。
  • 8、37岁:公元前515年(鲁昭公二十七年)
  • 9、【论语全文解释】注释:三人同行,一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在其中。选取他们的优点跟着做,了解他们的缺点自己注意改正不犯。
  • 10、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11、孔子一贯主张谨言慎行,不轻易允诺,不轻易表态,如果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你的威信也就降低了。所以孔子说,古人就不轻易说话,更不说随心所欲的话,因为他们以不能兑现允诺而感到耻辱。这一思想是可取的。
  • 12、57岁:公元前495年(鲁定公十五年)
  • 13、(译文)孔子被匡地的人们所围困时,他说:“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体现在我的身上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 14、(译文)孔子遇见穿丧服的人,当官的人和盲人时,虽然他们年轻,也一定要站起来,从他们面前经过时,一定要快步走过。
  • 1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 16、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 17、【论语全文解释】注释:三人同行,一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在其中。选取他们的优点跟着做,了解他们的缺点自己注意改正不犯。
  • 18、孔子评论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被关在牢狱里,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呀。”于是,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 19、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 20、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 21、翻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适从。”
  • 22、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①,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②,知者利仁。”
  • 23、(注释)(1)游:指游学、游官、经商等外出活动。(2)方:一定的地方。
  • 24、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 25、孔子主张“君子周急不济富”,这是从儒家“仁爱”思想出发的。孔子的“爱人”学说,并不是狭隘的爱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而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他又认为,周济的只是穷人而不是富人,应当“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这种思想符合于人道主义。
  • 26、(翻译)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得。”

  • 27、②对曰:《论语》中记载对国君及在上位者问话的回答都用“对曰”,以表示尊敬。
  • 2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29、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 30、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31、(译文)子贡说:"贫穷而不去巴结人,富有而不骄傲奢侈,这种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精益求精,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现在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因为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了。"
  • 32、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 33、(翻译)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得。”
  • 注释: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 34、注释: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 35、(译文)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政,执政者便会像北极星一样,居于一定的位置,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 36、孔子开办私人学校,当在此前后。

  • 37、④共:同拱,环绕的意思。
  • 38、孔子说:“定期学习复习不是一种乐趣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愉快吗?别人不了解(认识)我,但我不怨恨(生气),也不是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吗?
  • 39、(译文)子贡说:"贫穷而不去巴结人,富有而不骄傲奢侈,这种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精益求精,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现在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因为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了。"
  • 40、24子曰:“孰谓微生高①直?或乞醯②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 41、④施于有政:施:一作施行讲;一作延及讲。
  • 42、孔子是一个十分坦率直爽的人,他认为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因为在只有10户人家的小村子里,就有像他那样讲求忠信的人。但他坦言自己非常好学,表明他承认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学来的,并不是“生而知之。”这就从一个角度了解了孔子的基本精神。
  • 43、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 44、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 4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 46、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 47、12岁:公元前540年(鲁昭公二年)
  • (译文)上车时,一定先直立站好,然后拉着扶手带上车。在车上,不回头,不高声说话,不用自己的手指指点点。
  • 48、(译文)上车时,一定先直立站好,然后拉着扶手带上车。在车上,不回头,不高声说话,不用自己的手指指点点。
  • 49、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求学的,几乎遍及各诸候国。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5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51、翻译:孔子说:“年末天气寒冷,这时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 52、(注释)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子贡:孔子的学生,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夫子:古代对人的敬称。孔子曾做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称他为夫子。后来也因此而沿袭称老师为夫子。其诸:表示推测的语气,相当于"大概"、"或者"之类的意思。
  • 53、受崔述的影响,以后学者继续从《论语》前后十篇用语、称谓的差异对其成书作出判断,有学者甚至认为《论语》最初只有单独的篇,其编定成书,要在汉代以后。
  • 54、(翻译)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得。”
  • 55、翻译:孔子说:“学了知识之后时常去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 5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 57、孔于周游列国14年,至此结束。
  • 58、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