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2023-04-08 09:35:14
6891
- 1、译:您老人家这么一说,使我的思想豁然开朗也。
- 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 3、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5、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 6、·巧言令色,鲜矣仁!
- 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8、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 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10、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 1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 12、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
- 13、解释:(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
14、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
- 15、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 16、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
- 17、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 18、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 19、·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 20、1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 21、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 2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23、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26、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孔子《中庸》(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 27、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论语》
- 2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29、解释:君子心胸坦荡故待人接物犹如行走在平坦大道上,安祥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患失,故常怀忧虑之心。
- 30、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 31、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根基。孔子认为,仁爱可以分为几个层次,而其根本在于孝悌,因为只有在家孝敬父母、爱护兄长,仁爱才能由家庭推广到社会。
- 3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孔子《大学》(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 33、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34、解释:君子心胸坦荡故待人接物犹如行走在平坦大道上,安祥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患失,故常怀忧虑之心。
- 35、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 36、1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 37、所以孟子老师说得很明白了: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
- 38、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39、(译文)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 40、3 0、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 41、解释: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去促成别人的坏事。
- 42、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孔子《中庸》(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 43、3 0、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44、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 45、解释: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
- 46、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 47、”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 48、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 49、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
- 50、巧言令色,鲜矣仁!
- 5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 5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