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 1、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2、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 3、送灵澈上人
  • 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5、候火云蜂峻,悬军幕井干。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6、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7、宿王昌龄隐居
  • 8、连山变幽晦,绿水函晏温。柳宗元《饮酒》

  • 9、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 10、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 11、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
  • 12、到了唐代,王维作为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人物,他将山水田园诗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创造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的“诗、画、禅”为一体的高超意境,在诗坛上树起了一面属于自己特有的伟大旗帜。
  • 13、水色渌且明,令人思镜湖。李白《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
  • 1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15、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 16、故验家山赏,惟有风入松。
  • 17、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18、春天的颜色真是五彩缤纷,太阳是红灿灿的,天空是湛蓝的,树梢是嫩绿的,迎春花是娇黄的……难怪诗人爱吟咏春天,画家爱描绘春天,因为春天是世界一切美的融合,一切色彩的总会。一起学习一下描写春天自然风景的诗句古诗,春天描写山水自然风光的古诗词。

  • 19、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储光羲《江南曲四首》
  •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 20、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 21、游九龙潭
  • 22、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 23、作者:王安石
  • 24、连山变幽晦,绿水函晏温。柳宗元《饮酒》
  • 25、六月北风寒,落叶无朝暮。度樾与穿云,林黑行人顾。
  • 26、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27、去去独吾乐,无然愧此生。
  • 28、春山夜月

  • 29、连山变幽晦,绿水函晏温。柳宗元《饮酒》
  • 30、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31、海明先见日,江白迥闻风。
  • 32、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 33、这首诗可谓是把一个“隐者”的生活写的有声有色,惟妙惟肖,作为一个“佛系”的老头子,王维活的潇洒任性,兴致来了独来独往地游玩天地间,有了喜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一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把人生的那种哲思态度,通过一坐一看已然顿悟,这又显然是一幅“诗中有画”的山水之境。
  • 译文: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 34、译文: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 35、作者:施肩吾
  • 3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37、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 38、作者:刘长卿

  • 39、作者: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 40、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辛弃疾《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 4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
  • 42、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 43、春山夜月
  • 44、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 45、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 46、谪岭南道中作李德裕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苏轼《惠州一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淳祐十年(1250)前后,连州知州朱诜为画不如亭赋诗.环绕皆山远胜滁,地无炎瘴气清虚.十亭留咏夸前辈,八景搜奇出故墟.拍岸惊涛通海道,插天峭壁壮侯居.烟云变态无穷极,百幅生绡画不如.
  • 47、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 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

    48、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

  • 49、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辛弃疾《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 50、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 51、作者:武则天
  • 52、生查子旅思
  • 53、游九龙潭
  • 54、作者:李白
  • 55、一尺过江山,万点长淮树。石上水潺潺,流入青溪去。
  • 56、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忆》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