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文天祥《除夜》

  • 1、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贾谊
  • 2、莫避春阴上马迟。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 3、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
  • 4、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陈陶《陇西行》
  • 5、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宋陆游
  •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 6、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 7、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8、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陆游
  • 9、梅似雪,柳如丝。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 10、盛世垂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曾国藩
  • 1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步出夏门行》
  • 1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 13、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过若松町》
  • 14、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宋陆游
  • 15、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马上作》
  • 1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17、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立春日感怀》
  • 18、梅似雪,柳如丝。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 1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步出夏门行》
  • 2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 21、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 22、谁使神州,百年陆沉,青毡未还?怅晨星残月,北州豪杰。陈人杰《沁园春丁酉岁感事》

  • 23、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黄庭坚《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
  • 24、梅似雪,柳如丝。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 25、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罗隐《西施》
  • 26、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曹植《怨歌行》
  • 27、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
  • 28、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 29、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 30、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明戚继光《马上作》
  • 31、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 32、莫避春阴上马迟。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 33、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34、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 35、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陆游
  •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明戚继光《马上作》
  • 36、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明戚继光《马上作》
  • 37、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陆游
  • 38、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过若松町》
  • 39、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 40、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 41、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李大钊《厌世心与自觉心》
  • 42、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 43、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宋陆游
  • 44、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
  • 45、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宋陆游
  • 46、爱国如命,见义勇为。蔡锷《致柏文蔚电》
  • 47、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曹植《怨歌行》
  • 48、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 4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 50、天厌虏,臣离德。史达祖《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
  •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 51、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 52、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

  • 53、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李大钊《厌世心与自觉心》
  • 54、天厌虏,臣离德。史达祖《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
  • 55、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
  • 56、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马上作》
  • 57、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贾谊
  • 58、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陈陶《陇西行》
  • 59、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