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苏轼《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 1、点评:有的地方刻有“䖝二”两个字,也是这种文字游戏,其实是“风(風)月无边”的意思。
  • 2、手举金樽带月吞。(李白)
  • 3、苏轼在京城会考时,主审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名家欧阳修。他在审批卷子的时候为苏轼清新洒脱的文风所倾倒。为防徇私,那时的考卷均为无记名式。所以欧阳修虽然很想点选这篇文章为第但他觉得此文很像门生曾巩所写,怕落人口实,所以最后评了第二。一直到发榜的时候,欧阳修才知道文章作者是苏轼。在知道真实情况后欧阳修后悔不已,但是苏轼却一点计较的意思都没有,苏轼的大方气度和出众才华让欧阳修赞叹不已:“这样的青年才俊,真是该让他出人头地!”并正式收苏轼为弟子。
  • 4、【苏轼行酒令】考官无言以对,只好自我解嘲说:“苏学士真是名不虚传,佩服佩服!”
  • 5、“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地拿走了羊肉。

    “猜拳”,即用手指中的若干个手指的手姿代表某个数,两人出手后,相加后必等于某数,出手的同时,每人报一个数字,如果甲所说的数正好与加数之和相同,则算赢家,输者就得喝酒。
  • 6、“猜拳”,即用手指中的若干个手指的手姿代表某个数,两人出手后,相加后必等于某数,出手的同时,每人报一个数字,如果甲所说的数正好与加数之和相同,则算赢家,输者就得喝酒。
  • 7、“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傲慢地端起了最后一盘青菜。
  • 8、苏轼考进士,作了篇春秋大文,叫《刑赏忠厚之至论》,其中有段落如下:
  • 9、锦绣文章 出人头地
  • 10、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
  • 11、有一次,苏东坡携着晁补之、秦红豆博客少游前去拜访方外知交佛印禅师。佛印禅师是一个不拘泥小节之人,遂留他们下来喝酒聊天。出家人称酒为“般若汤”。喝着喝着,众人的雅兴就上来了。于是,苏东坡提议行酒令,答不上来罚酒三杯。这个酒令要求共有3句组成,第一句说的是落地无声之物,中间要贯穿人名,最后一句要对应一句诗。意境要吻合。
  • 12、点评:为了吃一顿,可以憋在船舱里好长时间,月夜游湖,行令吟诗,只有古人才会寻求这些乐趣。
  • 13、掌握写景当中虚实结合、侧面烘托的手法。
  • 14、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
  • 15、“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迅速地拿走了羊肉。

  • 16、苏东坡有诗句曰:“枝上柳絮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可见他对女人并不太在意,他每次被贬之时,都会将身边的姬妾送人,但始终没有舍得将王朝云送人,由此可见他对王朝云的喜爱和依赖。
  • 17、【苏轼的故事】王安石回来以后,看了这两句诗,心里很不满意。他为了用事实教训一下苏东坡,就把苏东坡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东坡在黄州住了将近一年,到了九月重阳,这一天大风刚停,苏东坡邀请好友陈季常到后园赏菊。只见菊花纷纷落瓣,满地铺金。这时他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往事,才知道原来是自己错了。
  • 18、能在知名师范大学食堂内吃口饭,心生欢喜。一是听说这食堂环境不错,美食颇多;二是可回忆下自己的校园生活,触景生情。可是进入校园之后没看见一个学子,恍悟:学校放假,食堂没有开。
  • 19、关注小轩私人号“hhyy1188”获取更多文玩资讯;
  • 牡丹:位尊者饮,甲子年生者饮,行福禄寿令。
  • 20、牡丹:位尊者饮,甲子年生者饮,行福禄寿令。
  • 21、点评:为了吃一顿,可以憋在船舱里好长时间,月夜游湖,行令吟诗,只有古人才会寻求这些乐趣。
  • 22、人生的常态是无常,没有谁可以一帆风顺地走下去。
  • 23、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有著名的《猪肉颂》打油诗:“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这里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就是著名的东坡肉烹调法了。苏东坡后来任杭州太守深受百姓爱戴。而这“东坡肉”也跟着沾光,名噪杭州,成了当地的一道名菜了。
  • 24、“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引文:《初入庐山三首》其一)穿着草鞋,拄着青竹拐杖,我身上只带了一点零花钱。奇怪了,这么一座深山里,每个人都认识我苏东坡。
  • 25、作者:苏轼由于作者与当权者政见不合,被排挤到密州去当地方官,心情很抑郁,同时他已七年不见弟弟子由,心里十分怀念,种种思绪通过此词来抒发。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

  • 26、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
  • 27、明朝徐谓,晚年穷困潦倒,一天,刚咬牙沽得二两黄酒,自己尚未及解馋,恰三友来访。时至中午,留客吃饭。因见酒少,便议行酒令,胜者喝。
  • 28、从古至今,文思才情大多离不开酒。先读曹操的《短行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酒诗当推李大诗人的《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还有苏轼更是爱酒之人!黄庭坚曾为其画题诗云:“东坡老人翰林公,醉时吐出胸中墨。”且看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何等豪迈!易安居士的词中,更有酒香!
  • 29、2021年第136期·总第691期
  • 30、点评:八风指称、讥、毁、誉、利、衰、苦、乐。人若是为“称誉”陶醉心,人的品格修养就在称誉里损伤;人若是为“讥毁”动心,人的成就就会败在讥毁的手中;人若是为“利乐”所迷,人的尊严就会利乐葬送,人若是为“衰苦”所折,人就会为衰苦打倒。
  • 31、北宋苏轼所作的《水调歌头》全诗原文如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32、苏东坡看了,心里不由暗暗好笑起来:“西风”明明是秋风,“黄花”就是菊花,而菊花从来就敢于顶风傲霜,最能耐寒耐冻,说西风“吹落黄花满地金”,岂不是大错特错了?想到那里,苏东坡诗兴大发,不能克制,就提笔蘸墨,信手续写了两句:
  • 33、桃花:多子者饮,新婚者饮,行漁翁下网令。
  •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苏轼在黄州东坡种菜时写下的对联,是写给苏小妹的。
  • 34、“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苏轼在黄州东坡种菜时写下的对联,是写给苏小妹的。
  • 35、苏东坡搁下毛笔,又待了一会,见主人还不回来,便起身告辞了。再说王安石回家后,到书房见了苏东坡的那两句话,只是摇了摇头,并不与苏东坡计较。

  • 36、(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 37、苏轼在京城会考时,主审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名家欧阳修。他在审批卷子的时候为苏轼清新洒脱的文风所倾倒。为防徇私,那时的考卷均为无记名式。所以欧阳修虽然很想点选这篇文章为第但他觉得此文很像门生曾巩所写,怕落人口实,所以最后评了第二。一直到发榜的时候,欧阳修才知道文章作者是苏轼。在知道真实情况后欧阳修后悔不已,但是苏轼却一点计较的意思都没有,苏轼的大方气度和出众才华让欧阳修赞叹不已:“这样的青年才俊,真是该让他出人头地!”并正式收苏轼为弟子。
  • 38、离我们最亲、最近的文人是谁?
  • 39、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游船离岸,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谁知佛印和尚老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 40、相传有一次,苏东坡与佛印和尚共同打坐悟禅,时间过了很久,佛印突然对苏东坡说道:“我看你的坐姿,非常像佛。”苏东坡听闻后满心欢喜,但是苏东坡想超越佛印,就对佛印说:“我看你的坐姿,就像牛粪一样。”
  • 41、由于苏轼自小受道教的启蒙教育,他的一生对道教情有独钟,常穿道袍,游访道士。如《放鹤亭记》对道人张天骥大加赞赏,而《后赤壁赋》又以道人入梦结尾。
  • 42、苏东坡慢吞吞地回答:“盐也毛(mǎo,通‘冇’,‘没有’的意思),萝卜也毛,饭也毛,岂不是‘毳’饭?其实你一直在享用着啊。”
  • 43、苏东坡刚一念完,王笔就醒悟过来:好哇,“龟”和“贵”,“鳖”和“笔”都是同音字,这不是辱骂大人杨贵和我王笔吗?他立刻指着苏东坡喝道:“狂徒,你胆敢骂人!”
  • 44、“尸骨”未寒一天,苏轼和佛印乘船游览西湖,苏轼有心捉弄佛印,抬头看见河边一只狗叼着根骨头,便写道:“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将诗句丢入水中,随即答道:“水漂东坡诗(尸)。”
  • 45、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当父子名动京师、正要大展身手时,突然传来苏轼苏辙的母亲病故的噩耗。

  • 46、牡丹:位尊者饮,甲子年生者饮,行福禄寿令。
  • 47、苏东坡接到回函,本以为会得到一番称赞的,却是这样的评价,不禁大怒。
  • 他们规定“令”中各句须依次嵌有“天”、“地”、“左右”、“前后”、“三”、“四”等字,末句末字要是“心”,可用谐音字。并要求酒令要点明行令者的身份。
  • 48、他们规定“令”中各句须依次嵌有“天”、“地”、“左右”、“前后”、“三”、“四”等字,末句末字要是“心”,可用谐音字。并要求酒令要点明行令者的身份。
  • 49、有一只蚂蚁,正在低头赶路。
  • 50、苏东坡提笔在手,疾书一联:日落香残,去掉凡心一点;火尽炉寒,来把意马拴牢。
  • 51、就在小苏轼自满的时候,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天,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拿着一本书上门求教。他对小苏轼说:“我问了好多文人,但他们都不认识这本书上的字。听说你博学多识,大家都把你叫神童,你肯定认识,因此我走了好多路专门来找你,期望能得到你的帮忙。”苏轼一听很自信地接过老人手里的书,心想:“不就是字吗?我肯定行!”但他翻开书看了一会儿就呆了,这本书不但没看过,就连名字都没听过,而且书中有很多字他根本就不认识。这一刻,他明白了人外有人的话的意思了。对着老人满含期望的眼睛,他只好惭愧地摇了摇头。
  • 52、他们规定“令”中各句须依次嵌有“天”、“地”、“左右”、“前后”、“三”、“四”等字,末句末字要是“心”,可用谐音字。并要求酒令要点明行令者的身份。
  • 53、“嫦娥家中吞仙丹。”这也没有仙丹吃。
  • 54、当即对道:小妹窗前捉半风。“半”对“双”,“风”对“月”,甚为妥贴。有趣的是,“风”的繁体字“风”,半风即“虱”,意思是说小妹在窗前捉虱子。小妹气得扭头就走。
  • 55、六举人呆若木鸡。 秦始皇并吞六国的意思是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才有了大秦王朝。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