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2、--拉罗什富科人之所助者,信也。

  • 3、诚信像一面镜子,一旦打破,你的人格就会出现裂痕。
  • 4、——裴多菲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
  • 5、诲人不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出处:《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示例:圣人说:,你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的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八回)近义词:谆谆教导、不厌其烦、循循善诱。
  •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7、诲人不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出处:《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示例:圣人说:,你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的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八回)近义词:谆谆教导、不厌其烦、循循善诱。
  • 8、学而优则仕: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出处:《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示例:我有力量释放了你,叫你达到的愿望。(老舍《四世同堂三十四》)
  • 9、诲人不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出处:《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示例:圣人说:,你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的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八回)近义词:谆谆教导、不厌其烦、循循善诱。
  • 10、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 11、闪光的东西不一定都是金子。
  • 12、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 13、在社会上,我乐于助人,热心公益事业,是一个传递爱心的小邮递员。
  • 1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15、——克雷洛夫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
  • 16、诚信,是人类文明的阶梯。
  • 17、诲人不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出处:《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示例:圣人说:,你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的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八回)近义词:谆谆教导、不厌其烦、循循善诱。
  • 18、诚信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善于欺骗的人,永远到不了桥的另一端。
  • 欺骗,设计圈套,陷害,……我已不敢继续想下去。
  • 19、欺骗,设计圈套,陷害,……我已不敢继续想下去。
  • 2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21、书上解释说——诚信,即诚实守信。
  • 22、理屈词穷:理:道理,理由;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出处:《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示例:沙汀《呼嚎》:正如一般忽然陷于的专横者一样,他立刻把最后一张牌摆出来了。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近义词: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哑口无言反义词:义正言辞、理直气壮、振振有词。

  • 23、有教无类: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示例:他的教书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朱自清《经典常谈诸子第十》)
  • 24、有时候你认为别人可能不需要你的服务,如果这种自我安慰的想法让别人察觉了,就会让别人觉得你是个懒人。
  • 25、而这些条件中最重要的就是诚信品质。
  • 2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 27、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 28、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 29、言必信,行必果:说话算数,行动要坚决。出处:《论语子路》: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 30、敬而远之:敬:尊重;远:不接近;之:代词,指对象。表示尊敬却有所顾虑不愿接近。出处:《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示例:老舍《四世同堂》:手脚又厉害,都只向他点头哈腰的。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近义词:敬若神明、若即若离反义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形影相随。
  • 31、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 什么是诚信?诸葛亮就是诚信。

    32、什么是诚信?诸葛亮就是诚信。

  • 33、(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疑惑
  • 34、(答案)(1)什么(2)因此
  • 3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3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 37、--朱自清凡事总要有信心,老想着“行”。
  • 38、敬而远之:敬:尊重;远:不接近;之:代词,指对象。表示尊敬却有所顾虑不愿接近。出处:《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示例:老舍《四世同堂》:手脚又厉害,都只向他点头哈腰的。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近义词:敬若神明、若即若离反义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形影相随。
  • 39、有教无类: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示例:他的教书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朱自清《经典常谈诸子第十》)
  • 40、未知生,焉知死?
  • 41、驷不及舌:驷:古时由四匹马拉的车;舌:指说的话。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出处:《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示例:酒自外入,机繇内泄。悔从醒生,。(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十二回)
  • 42、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脱离劳动人民。出处:《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 43、犯上作乱: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出处:《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示例:在封建社会的教条之下束缚久了的人,最怕的是,不忠不义的罪名。(郭沫若《少年时代反正前后》)
  • 4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破,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4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破,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46、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 47、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 48、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
  • 49、………………诚信像土,为无数幼苗提供了营养。
  • 50、(1)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 5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可开交?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