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谈到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被关在监狱之中,但那不是他的罪过。”于是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 1、在孔子的学说里,“仁’是核心思想和终极的追求,其核心要义是“仁者爱人”。而要得到这个仁。达到”仁”的境界,不仅需要内心的体验,更需要投身现实。当然,不论是思想还是在行动,都必须有个出发点,而有子的这段话,则明确指出,求“仁”应该从孝悌做起。换句话说,就是从孝悌这个根本点出发,推而广之,就能成为仁人君子。
  • 2、在训解《论语》的诸多著作之中,《论语集解》居于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地位。从皇侃的《论语义疏》到邢昺的《论语注疏》、朱熹的《论语集注》、再到刘宝楠的《论语正义》,这些“论语学”史上有重要影响的经典注本,无一不是在《论语集解》的基础上成就。
  • 3、在训解《论语》的诸多著作之中,《论语集解》居于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地位。从皇侃的《论语义疏》到邢昺的《论语注疏》、朱熹的《论语集注》、再到刘宝楠的《论语正义》,这些“论语学”史上有重要影响的经典注本,无一不是在《论语集解》的基础上成就。
  • 4、译文 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 5、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 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8、19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 9、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 10、子贡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喜欢、赞扬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还不能肯定。”子贡又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厌恶、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是不能肯定的。最好的人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
  • 11、译文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 12、(译文)孔子说:“君子心怀道德,小人却一心想着自己的田土;君子心怀法度,小人却一心贪图实惠。”
  • 13、云:“近不失亲,远不失举,可谓义矣。”
  • 14、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人,鲁国陬邑人。
  • 15、(译文2)孔子说:“《关雎》这首诗,抒发快乐的感情,但没有放荡,抒发哀怨的感情,但不致损伤。”

  • 16、试译:有人说:“冉雍有仁德,可是没口才。”孔子说:“要口才做什么?对人尖嘴利舌的,老让人讨厌。他仁不仁我不晓得,但是要口才干什么呢?”
  • 17、19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 18、试译:哀公问:“弟子们哪个好学啊?”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好学,他从不迁怒,同样的错误从不犯两次。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了,没听说有好学的了。”
  •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人,鲁国陬邑人。
  • 19、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人,鲁国陬邑人。
  • 20、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 21、述而第七(主要记录孔子的容貌和言行)
  • 22、试译:孔子说:“三年学习中,始终对俸禄不动心,这个不容易做到。”
  • 23、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 24、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 25、15岁:公元前537年(鲁昭公五年〕

  • 26、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 27、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2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29、蔡国人:虔字子析,鲁国人;高字子骄,鲁国人:会字子期。鲁国人。
  • 30、试译:孔子说:“君子没什么好争的,一定要争的话那就比比射箭吧。射手首先相互揖让,登堂射箭;射完后相互作揖下堂,比输的喝罚酒。这种比争是有君子风度的。”
  • 31、(2)异端:不正确的言论。另外、不同的一端。
  • (译文)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 32、(译文)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 33、(译文)孔子说:“只听了单方面的供词就可以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说话没有不算数的时候。
  • 34、试译:孔子说起颜回,叹道:“可惜(早死)了!我眼看他天天向上,却没能见到他成道。”
  • 35、译文 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 36、57岁:公元前495年(鲁定公十五年)
  • 37、翻译:仁,距离我远吗?只要我想要做到仁,仁就随着心念到了。
  • 38、子贡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喜欢、赞扬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还不能肯定。”子贡又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厌恶、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是不能肯定的。最好的人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
  • 39、亲君子,远小人,这是孔子一贯的主张。在选用人才的问题上仍是如此。荐举贤才、选贤用能,这是孔子德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法制度下的选官用吏,唯亲是举,非亲非故者即使再有才干,也不会被选用。孔子的这种用人思想可说在当时是一大进步。“任人唯贤”的思想,在今天不失其珍贵的价值。
  • 40、译文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 4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 42、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 43、不要伤害母亲!说文解字:母,为你做牛做马,像奶牛一样哺育你的人!
  • 44、翻译: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多么贤德啊,颜回!”
  •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45、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 46、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 47、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 48、鲁昭公九年(公元前533年),孔子19岁,为了能够经常回到祖籍地宋国祭拜祖先,便迎娶了宋国人丌官氏之女为妻。
  • 49、(译文)孔子说:“我完完全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去事奉君主,别人却以为这是诌媚呢。”
  • 50、(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 51、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 52、26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叛矣夫!”
  • 53、(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