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

  •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 2、认识11个生字,会认会写8个生字,特别要注意学习“碧、村、童、剪”的写法。
  • 3、总之,诵读要力求做到"声情并茂",真正体味出古诗词中所包孕的思想内涵和审美意蕴。
  • 4、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 5、拼音(shī)拼音(cūn)

    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 6、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 7、作者:曾巩
  • 8、我们知道,李白是一个豪放的名士,而杜甫是一个拘谨的儒生,他们虽说都生活在开元天宝的"盛世"和安史之乱(公元755年—763年)期间,但两人的身世境遇和人生历程却是大不相同的。
  • 9、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春天,杜甫在历经一段时间的流离转徙的生活后,终因陕西旱灾而迁居四川成都草堂。
  • 10、②解把--解得,懂得。飞花--柳絮。
  • 11、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 12、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 13、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夏日山中》
  • 14、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 15、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原诗具体如下:《咏柳》唐代: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作者简介:贺知章,字季真,号四明狂客。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其他《咏柳》诗:《咏柳》宋代: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咏柳》唐代:韩偓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

  • 16、③这两句的意思是: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临降、柳叶飘零的时候啊!
  • 17、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
  • 18、重点学习“诗、童”的注意要点。预设:“诗”注意偏旁占格在左边的位置少一些;“童”注意上下结构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 19、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 20、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诗中把杨柳比作婀娜的美女,形象地描绘出枝条细柔修长的杨柳摇摆于春风之中的迷人风态。二月的春风被诗人比喻成一把剪刀,细细地剪裁出了那些嫩绿的柳叶。
  •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李商隐《柳》
  • 21、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李商隐《柳》
  • 22、拼音(shī)拼音(cūn)
  • 23、“明诗意”是要了解整首诗的意思;
  • 24、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于谦《观书》
  • 25、东风柳陌长,闭月花房小。贺铸《绿罗裙东风柳陌长》

  • 26、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 27、任何个体生命的成长和壮大,需要多种文化养分的滋养和培育,更缺少不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染和光照。谈起中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重要性,笔者十分认同中科院院士、中华诗教委员会主任杨叔子讲过的一段话——
  • 28、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望洞庭》
  • 29、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原诗具体如下:《咏柳》唐代: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作者简介:贺知章,字季真,号四明狂客。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其他《咏柳》诗:《咏柳》宋代: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咏柳》唐代:韩偓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
  • 30、古诗《咏柳》
  • 31、早春的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如同一位婀娜美人,垂下来的万缕垂丝好像是绿色的裙带。不知这绿叶是谁剪裁出来,原来是二月的春风细细剪裁。
  • 32、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 33、化妆(zhuāng)喝醉(zuì)
  • 34、一样春花,为何两样情怀?
  • 35、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降临、柳叶飘零的时候啊!

    “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第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 36、“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第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 37、只懂得用它的飞絮蒙住日月,却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 38、“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 39、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 40、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 41、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唐代诗人、书法家。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 42、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 43、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 44、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乌衣巷》
  • 45、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 46、古诗(shī)村(cūn)居
  • 47、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 48、请看动画解析课文、学生字和词语
  • 49、只觉得眼前已是一片生机盎然,东风吹来水面绿波荡摇。
  • 50、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 “明诗意”是要了解整首诗的意思;
  • 51、“明诗意”是要了解整首诗的意思;
  • 52、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 53、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 54、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乌衣巷》
  • 55、译文:

  • 56、3)《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诗人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缤纷的“乐春图”。全诗充满了生活情趣,诗情画意。诗人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将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展露无遗。本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字里行间透出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 57、【咏柳古诗的意思全解】在讲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几句诗句:(出示课件)
  • 58、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 59、青山如黛远村东,嫩绿长溪柳絮风。
相关内容